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涵贵 《医学综述》2012,18(3):415-417,423
物质成瘾已成为国际性的社会问题。对物质成瘾的研究由来已久。已有研究发现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在个体成瘾的发生、发展、维持以及复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物质成瘾的注意偏向研究处于初步阶段。在此从物质成瘾注意偏向的研究方法和临床应用方面予以综述,为今后的成瘾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注意被认为是认知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外界刺激被个体加工的首要环节.注意偏向在物质成瘾形成机制占有重要作用.通常认为由于选择性注意的存在,导致一些与酒相关的刺激被AD患者优先加工并放大,造成过度饮酒行为[1].本文系统总结了近些年有关AD患者注意偏向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范式及研究成果,为国内研究酒及酒相关线索对AD患者的行为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网络成瘾是一种非物质依赖的行为成瘾,具有一些与其他成瘾行为类似的特征.大量研究证实,具有成瘾的个体,往往存在某些认知功能的改变,对相关刺激表现出注意偏向[1-2].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采用情绪stroop的实验室方法,探讨不同程度网络使用者对网络相关刺激和消极情绪词汇的注意加工偏向,以了解网络成瘾者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从而为通过认知策略的调整来防治网络成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event related functional MRI,ER-fMRI)方法考察AD患者脑内负责空间注意定向及解决干扰效应神经机制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AD与正常老年对照组前后注意网络相互作用的差异。方法 对12例AD和10例正常老年对照组进行了视觉定向中返回抑制效应与Stroop色词任务相结合的实验测试,同时采用Siemens Sonata 1.5 T成像系统,采集其脑部的BOLD-fMRI数据,通过 SPM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 12例AD受试者中 10 例及全部对照组的资料符合研究条件而被采用。AD患者和正常老年对照组在单独完成 Stroop和 IOR 任务时,脑区激活模式相似。结论 AD 患者和正常老年对照组的Stroop干扰效应均受注意的调节,但注意调节的神经机制很可能是不同。  相似文献   

5.
医科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网络成瘾倾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与网络成癌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问卷"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6所医科院校的900名医科大学生进行测试,对医科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与网络成瘾倾向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医科大学生在专业兴趣、求助行为、压力应对和信息利用等方面存在适应性不良,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其网络成瘾倾向群体的检出率为9.18%.医科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网络成瘾倾向差异非常显著(P<0.001),网络成瘾倾向群体学习适应性各成分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有相关性(P<0.01).结论医科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与网络成癌倾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2].对网络成瘾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可能存在缺陷.网络成瘾者可能有轻度的躁狂,会在社会交往、职业或经济方面存在困难[3];他们更喜欢通过上网来宣泄负面情绪[4];网络成瘾行为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具有冲动控制障碍谱系的ERt特征[5].其次,网络成瘾的发生可能和人际关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及成瘾程度与家庭环境、依恋的关系,以及探讨家庭环境与依恋的关系.方法 490名大学牛被试完成青少年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依恋问卷.结果 被试总体中37名有网瘾;网络成瘾组在家庭环境的矛盾性上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成瘾组被试在母爱缺失、父爱缺失、父亲拒绝、母亲消极纠缠、父亲消极纠缠、对母亲愤怒、对父亲愤怒上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成瘾组分别为(13.16±4.62)分,(14.18±5.42)分,(14.41±5.44)分,(19.10±4.59)分,(18.89 ±4.42)分,(12.37±4.80)分,(11.35±4.17)分;正常组分别为(11.77±4.06)分,(11.59±4.02)分,(16.56±4.99)分,(15.78±4.91)分,(9.87±4.52)分,(9.65±4.25)分,P<0.05,0.01].除家庭环境中的独立性与依恋各因子无显著相关外,其他因子与依恋因子存在有一定相关(P<0.05,0.01),青少年网络成瘾程度只与母爱缺失有显著负相关(r=-0.360).结论 家庭环境与依恋存在显著相关,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和消极的依恋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认知控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控制指的是通过适应性整合信息的变化使对正在变化的或者新颖的任务要求作出灵活反应的一系列过程。对认知控制的研究一直是认知科学的重要内容。最常用的经典范式是Stroop任务和侧抑制(flanker)任务,以Stroop任务应用更久远、更广泛。利用Stroop效应研究认知控制可通过多种模式进行,如事件相关诱发电位、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由于fMRI技术能无创伤性地对神经元活动进行较准确的定位,有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力,较好的可重复性,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内一种全新的研究手段。近年来使用这一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利用经典的Stroop任务进行的fMRI成为研究人脑在认知控制中的冲突解决以及错误检测等方面一个主要的试验范式,提出并不断修订了对认知科学的理解心。本文回顾认知控制研究的主要任务及其神经机制、fMRI的一般原则及相关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在校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探讨影响网络成瘾的相关冈素,为预防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广州市城区完全中学一所,农村初中、高中各一所,以应激性生活事件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网络成瘾测试问卷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1392例(89.2%)为互联网的正常使用者,158例(10.2%)为中度网络成瘾者,10例(0.6%)为重度网络成瘾者,58例为从未使用过网络.网络成瘾高危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性别、父亲的文化程度、应激性生活事件问卷的四个维度和总分及应对方式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对方式、男性及在家庭及人际交往中所遭遇的应激事件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发生.结论 广州市在校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高;男性、父亲的文化程度低、经常使用消极应对方式处理各种问题的个体,当他们遭遇与家庭、人际交往有关的应激事件时,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近年网络心理学(Cyberpsychology)研究的热点,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2,3].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的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会问题的主要表征、网络成瘾者个性特征、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翟倩  丰雷  张国富  刘敏  王晶晶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687-169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信息科学技术的产物,普及率逐年递增。个体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单元,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在带来前所未有便利的同时,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成瘾现象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广大青少年人群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一个既重要又特殊的时期,同时也是对文化知识进行选择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心理和生理状态尚未成熟和稳定,很容易出现网络成瘾情况。调查显示青少年网民数量在网民年龄结构比中所占的比例最高。本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现况从多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低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及成瘾倾向,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抽取安徽某大学一、二年级大学生190名,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3%,其中男生8.1%,女生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年级为8.9%,高于一年级1.1%(P0.05);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6.8%,其中男生19.4%,女生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年级为19.8%,高于一年级13.5%(P0.05)。网络成瘾组及倾向组与正常组比较,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组(P0.01);在应对方式上,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在消极应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极应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倾向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且倾向于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探讨个性特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1年广州某大学300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美国网络成瘾自测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调查人群中,16.1%的网络成瘾量表得分/〉5分,66.4%上网的时间经常比预计的长;33.9%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31.5%认为自己过于关注网络;31.5%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21.9%认为上网影响了自己学业成绩或朋友关系。网瘾量表得分与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的神经质、精神质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6.1%。网瘾量表得分与神经质、精神质得分的相关性高,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易激惹或孤独、固执的人较易形成网络成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方法 以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96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定.结果 网络游戏成瘾高、低倾向组在生活事件的学习压力、受惩罚及其他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同时网络游戏成瘾高倾向组在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分别为(9.36±2.53)分,(19.95±3.48)分,(7.30±1.02)分],低于低倾向组[分别为(10.62±2.44)分,(22.85±3.46)分,(7.92±1.5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网络人际关系成瘾高、低倾向组在生活事件的所有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同时网络人际关系成瘾高倾向组在客观社会支持及主观社会支持方面[分别为(8.38±3.57)分,(18.69±3.25)分],低于低倾向组[分别为(10.66±2.14)分,(23.12±3.1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网络信息成瘾高、低倾向组在生活事件的丧失和其他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网络信息成瘾高倾向组在主观社会支持方面[(21.75±3.33)分],低于低倾向组[(22.87±2.9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倾向在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个性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AS)、应付方式问卷(C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68名研究组和70名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付方式中的自责、幻想和退避评分均显示高于对照组(P<0.01);EPQ的精神质、神经质、掩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精神质、神经质、掩饰倾向明显,缺乏社会支持,面对压力时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应用与网络成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应用特点,对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原因进行研究。方法294名大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112名,女生182名,平均年龄21.43岁。使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所有被试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5%。上网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上网参与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16PF的推理能力(B)、支配性(E)与非成瘾者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412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者35人,成瘾率为8.49%,其中男生成瘾率(12.04%)明显高于女生(5.43%)(P〈0.05)。成瘾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4个因子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在高中生网络成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特质问卷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长沙市5所大中专学校的40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有恒性人格特质对网络成瘾总分(标准回归系数为-0.168,t=3.18)、戒断退瘾反应因子(标准回归系数为-0.216,t=4.17)、耐受性因子(标准回归系数为-0.139,t=2.64)和时间管理问题因子(标准回归系数为-0.158,t=3.01)有一定的预测作用;(2)幻想性人格特质对网络成瘾总分(t=2.47)、人际及健康问题因子(t=3.08)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乐群性人格特质对强迫性上网行为因子(t=2.14)、时间管理问题因子(t=2.41)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敢为性对人际及健康问题因子(t=2.42)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 人格特质对网络成瘾倾向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在校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R)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MPAI)对在校大学生364人进行方便取样问卷调查,以CIAS-R总分≥65分为网络成瘾的判断指标;同时调查有关学习成绩、个性特点、人际关系、家庭结构、类型及父母的职业等情况。结果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2.09%,男性13.04%,女性11.6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05)。女性CIAS-R总分(54.10±9.94)明显高于男性(51.42±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P=0.032)。MPAI结果显示,总分及戒断性、失控性、低效性、逃避性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成瘾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民主的家庭类型(OR=1.491, 95%CI=1.038~2.142)以及不良的学习成绩(OR=2.472, 95%CI=1.467~4.168)是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与学习成绩可能互为因果,非民主类型的家庭是网络成瘾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内蒙古地区5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探讨网络成瘾与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环境间的关系.方法 从我区5所高等学校中随机抽取5 000名学生填写网络成瘾量表,家庭环境中文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网络成瘾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相比,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控制性、父情感温暖、理解、父过分干预与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