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52例接受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的分析,验证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52例接受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的患者,术后6个月再植椎板均愈合,没有发生骨质吸收、医源性椎管狭窄粘连、脊柱后突及不稳现象.结论 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于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有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和恢复椎管的完整性,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继发性椎体滑脱和腰椎不稳的发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2.
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是解决颈髓压迫的重要手术之一,其近期效果满意。但由于椎板切除后颈后部疤痕和其它软组织占据其间隙,再次压迫脊髓的可能以及棘突椎板切除引起颈椎不稳。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能较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我院1987年以来,改进了黑川高秀氏颈椎后路椎板双开门式椎板成形植骨术,治疗了11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兆伟  王世欣  温进杰 《河北医学》2007,13(10):1165-1167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要点,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经棘突椎板截骨将椎管后部结构整块取下,处理完椎管内病变后再将后部结构原位回植固定,完成椎管成形。随访病例28例,单节段减压16例,两节段减压12例。术后进行OSwestry疗效评分与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1年随访28例,疗效优良率87.4%,术后3年随访22例疗效优良率89.3%,术后CT显示椎管直径明显增加。回植的组织均无移位,全部骨性愈合。结论:该术式椎管显露充分,椎管结构完整保留,脊柱稳定性好。能防止瘢痕粘连压迫硬膜及神经根,尤其是远期效果好,是一种接近于解剖性重建的成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椎板切除术后重建椎管后部结构,保持脊柱稳定预防疤痕粘连压迫硬膜及神经根。方法;采用经棘突椎板截骨将椎管后部结构整块取下,处理完椎管内病变后再将后部结构原位回植固定。结果;1992年6月以来。用这种方法治疗胸腰段椎管内疾患556例,其中随访半年以上的264例,取得了满意的 效果。结论;这种方法能够充分显露椎管,保留椎管的解剖结构,术后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防止疤痕粘连压迫硬膜及神经根,是一种接近于解剖性重建的成形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棘突椎板翻转90°回植的部位和固定方式,观察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严重腰椎狭窄患者,均整块切除棘突椎板,在完成椎管扩大减压后把棘突椎板翻转90°回植于椎板狭部。随机采用同种异体骨钉或丝线缝合进行固定,进行临床观察和CT测量。结果随访6-60个月,无滑椎等腰椎不稳,CT观察椎管直径扩大50%,骨块骨性愈合骨钉固定优于丝线缝合固定。结论棘突椎板回植是重建腰椎部结构的有效方法,可避免腰椎不稳或医源性椎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前瞻性探讨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术在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通过对16例接受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方案治疗腰椎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资料的分析,验证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术在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以及临床应用疗效。结果 接受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术的所有16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术后疗效满意,术后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假关节、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特别是在防止术后医源性、继发性椎管狭窄、维持脊柱稳定性方面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15例需椎板减压患者在行常规椎管减压解除神经根硬膜囊压迫后,应用钛网行椎管成形,后路脊柱融合。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行X线摄片、CT、MRI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钛网被自体骨固定,位置良好,椎体稳定,硬膜外无明显疤痕压迫。提示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后路融合有利于维持手术效果,减少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沈奕  凌卓彦  王伟力 《现代医学》2007,35(6):482-484
目的 评价后路椎板减压植骨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实施后路椎板减压植骨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36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治疗评价标准,36例患者中临床疗效优26例(72.2%),良7例(19.4%),优良率达到91.7%.结论 后路椎板减压植骨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棘突椎板翻转90°回植的部位和固定方式,观察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严重腰椎狭窄患者,均整块切除棘突椎板,在完成椎管扩大减压后把棘突椎板翻转90°回植于椎板狭部。随机采用同种异体骨钉或丝线缝合进行固定,进行临床观察和CT测量。结果随访6~60个月,无滑椎等腰椎不稳,CT观察椎管直径扩大50%,骨块骨性愈合骨钉固定优于丝线缝合固定。结论棘突椎板回植是重建腰椎部结构的有效方法,可避免腰椎不稳或医源性椎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并椎间植骨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椎棘突椎板原位回植,RF内固定,椎间植骨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远期疗效。方法:2001年4月至2007年2月收治该病人68例资料齐全,棘突椎板整块取下,神经根管减压,RF内固定,椎间盘摘除,滑脱椎复位,椎间植骨,棘突椎板再原位回植。随访时观察病人的疗效,椎间是否融合,滑脱是否复发,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固定椎间隙的高度变化。结果:随访12-60个月,平均36个月。21例Ⅰ度滑脱与39例Ⅱ度滑脱术后全部解剖复位,8例Ⅲ度滑脱,有2例留有Ⅰ度滑脱,68例椎间完全融合,65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有3例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结论:棘突椎板原位回植,重建椎管后部结构,可预防疤痕粘连压迫硬膜及神经根,预防术后复发,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兔腰椎板开窗术后微小骨粒回植模型,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18只雄性新西兰兔,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全麻后以L5棘突为中心,充分显露左侧L5椎板,用微型小枪钳慢慢咬去椎板、黄韧带,进行开窗术,暴露约0.8 x 0.3 cm大小骨窗后直接缝合处理。实验组在L5左侧开窗后将开窗咬下的碎骨粒剪碎,然后将碎骨粒镶嵌于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塑成拱桥形,放置于硬膜外开窗处,缝合切口,术后观察椎板开窗位置CT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CT检查示术后8周实验组开窗处微小骨粒形成菲薄的骨板,12周后形成的骨板较厚,骨梁连续,椎管形态及容积无明显变化,未见脊髓受压。对照组开窗处在8、12周局部有少量骨质增生,周围黏连组织侵入椎管,椎管未重建。结论 兔椎板开窗处再植自体微小骨粒的骨重建,形成的骨板可遮挡疤痕侵入椎管,减少椎管内黏连。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个新的手术方法,在手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时,能有开阔的视野;能安全、彻底、有效地处理椎管内病变组织;不损伤主要韧带群;棘突椎板保持完整;保证脊柱稳定性;防止椎管内粘连。采取断骨不断韧带或少断韧带的方法,将病变区域的棘突椎板连接块整体取出,处理椎管内病变后整体回植。手术后患者腰椎管内病变解除,体征消失,拍X线片及CT显示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后骨连接良好,较术前无向前移位,无明显骨痂形成,未引起骨性椎管狭窄。通过本术式在三例手术中的应用,能较好的体现出在设计本术式时所要达到的标准;手术方法简单、安全,与传统术式用时相近;手术适应症较广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治疗矢状位脊柱畸形较轻型退行性脊柱侧弯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1999~2003年经手术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中老年退行性脊柱侧弯44例,其中单节段狭窄25例、双节段19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47~72岁,平均63岁。采用后正中纵切口,包含融合节段上下各一椎体,行单侧椎板开窗减压7例、单节段全椎板切除18例、双节段全椎板切除19例,将减压节段的棘突从基底截取,去除一面皮质行单面皮质保留横行覆盖骨窗,如骨窗较大可取相邻节段的棘突,再行椎板Moe融合矫形内固定(Isola 17例、Diapason 27例)。术后进行Oswestry疗效评分与影像学观察。结果随访1-4年,平均3年,术后1年随访33例,优良率93.9%;术后2年随访27例,优良率为88.9%。术后2年CT扫描未见椎管内疤痕形成,椎管直径明显增加:覆盖的棘突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融合率为92.6%.2例固定节段上一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1例椎弓根钉松动:1例椎弓根钉断裂无症状,骨窗已融合;1例伤口延迟愈合。无复发性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及脊柱失代偿、假关节等并发症。结论棘突截骨椎管成形内固定术,能在减压固定的基础上减少椎管内疤痕形成,防止腰椎管狭窄复发:提高覆盖骨融合率并缩短融合时间,近中期效果好。是矢状位脊柱畸形较轻型退行性脊往侧弯并腰椎管狭窄症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治疗矢状位脊柱畸形较轻型退行性脊柱侧弯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1999 ̄2003年经手术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中老年退行性脊柱侧弯44例,其中单节段狭窄25例、双节段19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47 ̄72岁,平均63岁。采用后正中纵切口,包含融合节段上下各一椎体,行单侧椎板开窗减压7例、单节段全椎板切除18例、双节段全椎板切除19例,将减压节段的棘突从基底截取,去除一面皮质行单面皮质保留横行覆盖骨窗,如骨窗较大可取相邻节段的棘突,再行椎板Moe融合矫形内固定(Isola17例、Diapa-son27例)。术后进行Oswestry疗效评分与影像学观察。结果随访1 ̄4年,平均3年,术后1年随访33例,优良率93.9%;术后2年随访27例,优良率为88.9%。术后2年CT扫描未见椎管内疤痕形成,椎管直径明显增加;覆盖的棘突融合时间3 ̄6个月,平均4个月,融合率为92.6%。2例固定节段上一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1例椎弓根钉松动;1例椎弓根钉断裂无症状,骨窗已融合;1例伤口延迟愈合。无复发性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及脊柱失代偿、假关节等并发症。结论棘突截骨椎管成形内固定术,能在减压固定的基础上减少椎管内疤痕形成,防止腰椎管狭窄复发;提高覆盖骨融合率并缩短融合时间,近中期效果好。是矢状位脊柱畸形较轻型退行性脊柱侧弯并腰椎管狭窄症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可行性,并报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7倒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减压范围:C3-C7者24例,C3~C6者3例。椎板抬起后,用塑性好、长度合适的重建钢板固定于棘突根部和同位椎侧块,术中不咬除棘突和棘上韧带。结果术中无因为植入钢板而引起神经血管损伤,手术时间延长15—30min,随访6~32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由术前8.7分提高到12.7分,6个月提高到13.6分,6个月以后改善不明显。手术后CT显示椎管扩大满意,门轴骨愈合率96.7%,随访期间2例发生鹅颈畸形,5例出现轴性症状。结论重建钢板开门侧固定有利于门轴侧骨性融合,由于保留了后方的棘突和韧带,术后颈椎的生理弧度和稳定性良好,鹅颈畸形及轴性症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采用棘突椎板整体切除翻转覆盖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重建脊柱后路的稳定结构,本法有效地扩大了椎管,起到了保护脊髓,防止粘连疤痕形成的作用,此法除需一种特殊的切开器外,简便易行,不需另取骨移植,故不失为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同相  肖睿  官清  李兴波  魏书一 《西部医学》2012,24(11):2151-2153
目的探讨带蒂椎板复合体回植、钛网固定,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椎管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保留双侧关节突关节,根据椎管内肿瘤的大小,采用磨钻或微型咬骨钳沿双侧关节突内侧缘打开一个或多个椎板,切断一端棘上和棘间韧带,将椎板复合体翻转,椎管内肿瘤切除后再将其原位回植,钛网固定,重建椎管完整性和脊柱的稳定性。结果 13例椎管内肿瘤全部成功切除,切除椎板数2~4个,平均(2.5±0.5)个。1例因粘连致硬脊膜破损,1例哑铃型神经鞘瘤术后6个月复发。随访12~27个月,平均(13±0.5)个月,所有病例回植物稳定,无塌陷及椎管狭窄,术后肢体瘫痪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椎管内肿瘤术中将带蒂椎板复合体翻转,术后用钛网回植固定,方法简便、安全,有利于保持椎管的完整性及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腰椎管扩大成形术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使用特制限深椎板骨刀后路切开椎管减压。43例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仅行椎管扩大椎板关闭成形手术;38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减压椎板关闭成形加钉棒系统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减轻或消失,随诊73例,随访时间6月至6年,平均2年7月。回植关闭的椎板棘突愈合。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良率87.7%。结论:该手术操作减压彻底,临床疗效满意,脊柱稳定性好,能有效地预防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