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42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血流速度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分析。结果:(1)椎基底动脉与颈内动脉相比,血流速度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低范围内均可发作,而脑血栓形成及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则集中在椎基底动脉低血流速度范围内。(3)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与脑梗死发病率呈正相关(r=0.9983,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缺血严重的患者有发生脑梗死的高度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变与脑缺血病的关系。方法:对162例老年人颅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结果与结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颅内外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中,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较明显,P<0.0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脑梗塞发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经颅超声多普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诊断,对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包括椎基底动物 频谱、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及脉冲指数(PI),并与正常组52例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TCD异常率为95.2%(61/64),单侧椎动脉(VA)血流异常53.12%(34/64),双侧VA血流异常23.43%(15/64),椎动脉合并基底动脉(BA)血流异常18.75%(12/64)。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降低。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TCD改变主要为椎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的流速降低。  相似文献   

4.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PCI就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效果良好,我们对2008年9月-2009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后循环缺血患者60例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彭旭  钟秀娟  方芳 《广西医学》2003,25(6):930-932
目的: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发作时椎基底动脉(VBA)血流的特点。方法;从151例VBI患与同年龄段121例正常人VBA的血流参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VBI患VBA经颅多普勒(TCD)基础特征是:血流阻力升高和/或伴有血流速度改变。结论:TCD对VBI患的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作时脑供血的变化。方法:对3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病24h内进行TCD检查。结果:36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均异常,其中26例显示PCA血流异常,大多数同时显示ICA系统血流异常,MCA和ACA异常发生频率相近,ICA系统以两支血管联合异常为多。两系统均以血流速度减慢为主,少数出现动脉硬化征(+)。结论:TCD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非常敏感,宜早期检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同时存在ICA系统血管的供血障碍,TCD对诊治这类患者及预防缺血性卒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佘颖芳 《中外医疗》2014,(20):127-128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该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114例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5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8%,经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椎动脉血流速度为(36.83±4.72)cm/s,右椎动脉血流速度为(35.62±4.68)cm/s,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为(37.95±4.92)cm/s,其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供血,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兰丙欣  王越圣 《中原医刊》2007,34(12):80-81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指的是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的一类疾病。中老年脑供血不足常见的原因有椎基底动脉、头颅内主要动脉的狭窄及血管痉挛、血压改变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致微循环血液淤滞等因素引起。利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观察椎基底动脉及颈动脉内血液状态和流速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对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1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眩晕分级患者临床资料、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F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平衡功能[前庭症状指数(VSI)、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平衡时间],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BPPV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随着BPPV患者眩晕分级加重,椎—基底动脉系统PSV、EDV、MFV、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下降,RI、PI及VSI指数升高(P<0.05)。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PSV、EDV、MFV与VS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与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I、PI与V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与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BPPV患者病情程度AUC均>0.7。结论...  相似文献   

10.
王伟芳  鲁靖 《黑龙江医学》2023,46(4):451-453
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高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AIV)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VBAIV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峰速度变化,并分析TCD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LVA、RVA、BA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29、11.454、8.566,P<0.05)。200例受检者中,真阳性87例,真阴性100例,假阴性13例。TCD诊断高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灵敏度为87.00%,特异度为100.00%,漏诊率为13.00%,准确度为93.50%,阴性预测值为88.50%,阳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TCD观测结果能够有效反映高龄VBAIV患者的血流变化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