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并优化最佳b值。方法经病理或临床随访及相关辅助检查证实的72例肝脏良性肿瘤和73例恶性肿瘤(共312个病灶)在1.5TMR成像系统上行不同b值DWI(300s/mm2、800s/mm2、1000s/mm2)扫描,获得各组b值的DWI图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分别测量各b值下病变的DWI信号强度、ADC值,比较各b值组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ADC值,并绘制各b值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得出ADC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优化DWI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最佳b值。结果不同b值组间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脏良性和恶性病变组ADC值均随b值增加而逐渐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不同b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70、0.955、0.957(AUC>0.5),且b=300s/mm2时获得的ADC值的诊断效能最大,以ADC值=1.43×10-3mm2/s为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最佳阈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3%和89.3%。结论 1.5TMRDWI联合多通道相控阵线圈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b=300s/mm2时获得的ADC值诊断效能较高,易于发现更多病灶,高b值时鉴别肝脏肿瘤良恶性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医学》2017,(3):257-259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06—2016-06间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怀疑为肝脏肿瘤的9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验确诊为肝脏良性、恶性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良性肿瘤患者归为良性组(23例),恶性肿瘤患者归为恶性组(67例)。对两组均行MRI扫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 DWI)扫描,其中IVIM设置8个b值,范围在0~1200s/mm~2,通过MADC图像处理后得出ADC(表观扩散系数)、D(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以及f(快速扩散成分所占比)等相关指标参数值。观察良性组、恶性组相关指标参数情况及差异。结果良性组ADC值为(2.02±0.59)×10~(-3)mm~2/s,D值为(1.60±0.47)×10~(-3)mm~2/s,f值为(29.88±13.24)%。均显著高于恶性组的ADC值(1.14±0.41)×10~(-3)mm~2/s,D值(0.85±0.32)×10~(-3)mm~2/s,f值(21.62±10.12)%,差异显著(P<0.05)。两组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下ADC、f、D面积分别为AUCADC=0.879、AUCf=0.889、AUCD=0.914,对应的良性、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90.8%,82.0%,97.6%。诊断特异度分别为71.3%,82.1%以及71.3%。其中以AUCD的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灵敏度最高。结论 IVIM DWI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D值(慢速表观扩散系数)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罗山县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均行DCE-MRI、DWI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 单独、联合诊断与病理组织检查符合率.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对宫颈癌患者盆腔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4例宫颈癌伴盆腔淋巴结肿大(短径≥0.5 cm)的初诊患者,均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肿大淋巴结以及宫颈癌原发灶的ADC值,并计算出相应的rADC值(淋巴结ADC/癌灶ADC),参照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转移性、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及rADC值.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以及rADC值对宫颈癌患者盆腔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 44例宫颈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63枚、非转移性淋巴结35枚,转移性淋巴结ADC值、rADC值均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812,诊断阈值为0.997×10-3 mm2/s,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13%、71.43%;r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695,诊断阈值为1.16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3.49%、77.14%.结论 ADC值和rADC值均对宫颈癌患者盆腔转移性淋巴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rADC值的诊断效能并未优于ADC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定量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不同b值条件下ADC值的差异,探讨最佳b值选择及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ADC值阈值。方法采用Siemens Verio 3.0T磁共振设备,对96例肝脏占位病变行DWI扫描,b值设定为200,500,800s/mm2,分别测量不同b值条件下病灶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随b值增加,各种病变的ADC值均逐渐下降;各种病变b200组与b500、800组之间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500与b800组之间,除肝细胞癌外无明显差异;b值取500、800s/mm2时,可获得相对稳定的ADC值。2、不同b值下,肝血管瘤与其他各组病变间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肝脏恶性肿瘤间、FNH与转移瘤间无统计学差异;当b值为500、800s/mm2时,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与FN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最佳b值为500s/mm2,以ADC值1.27×10-3mm2/s为最佳阈值,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1.4%、85.2%。结论通过不同b值条件下ADC值的定量分析,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是对常规MR检查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应满  王振平 《海南医学》2010,21(16):97-98,96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病人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并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ADC值分别为(1.34±0.12)×10^-3mm^2/s、(1.79±0.21)×10^-3mm^2/s、(3.23±0.28)×10^-3mm^2/s、(4.07±0.65)×10^-3mm^2/s,肝脏良性肿瘤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的ADC值,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瘤和原发肝癌的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别诊断较困难。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特别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肝囊肿、25例肝脓肿及27例囊变或坏死的肝肿瘤行DwI扫描,对比分析其DWI及ADC图表现,测量肝囊肿、肝脓肿、囊变或坏死的肝肿瘤的囊腔的ADC值及肝脓肿、囊变或坏死的肝肿瘤的壁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囊肿、肝脓肿及囊变坏死的肝肿瘤的囊腔的ADC值分别为(3.42±0.34)×10-3mm2/s、(0.74±0.4)×10-3mm2/s、(2.27±0.35)×10-3mm2/s,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脓肿及囊变坏死的肝肿瘤的壁的ADC值分别为(1.78±0.31)×10-3mm2/s、(1.41±0.26)×10-3mm2/s,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结合ADC值测量可作为鉴别肝囊肿、肝脓肿及囊变或坏死的肝肿瘤的一种有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冯光耀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430-2431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均接受DCE-MRI、DWI检查,以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DCE-MRI和DWI单独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88,P<0.001);肝血管瘤ADC值高于肝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DCE-MRI联合DWI诊断准确率[86.21%(50/58)]高于DCE-MRI[63.79%(37/58)]、DWI[68.97%(40/58)]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CE-MRI联合DWI诊断Kappa指数(0.793)高于DCE-MRI(0.455)、DWI(0.532)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CE-MRI、DWI联合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能明确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弥散程度,有效提高疾病诊断准确度,为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肝脏常见良恶性病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影像特点,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肝正常25例及9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扩散加权成像,并测量ADC值。结果在扩散敏感系数(b值)为600s/mm^2的DWI上,正常肝组织ADC值为(1.52±0.24)×10^-3 mm^2/s。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瘤ADC值分别为(4.04±0.64)×10^-3 mm^2/s、(2.57±0.47)×10^-3 mm^2/s、(1.43±0.51)×10^-3 mm^2/s、(1.76±0.76)×10^-3 mm^2/s,肝脏恶性肿瘤与肝囊肿、肝血管瘤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析扩散加权成像及测量ADC值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0T 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前列腺癌中诊断的价值,及其与病理Gleason评分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52例前列腺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PCa)22例、前列腺增生(BPH)30例.所有病人均行常规MRI扫描,以b=0、800 s/mm2建立ADC图及测量病灶ADC值,根据ADC值来鉴别诊断PCa和BPH.并评估其与病理Gleason评分及PSA的相关性.结果:52例前列腺疾病病人ADC平均值为(1.028±0.310)×10-3 mm2/s,PCa病人ADC平均值为(0.788±0.204)×10-3 mm2,低于BPH的(1.204±0.251)×10-3 mm2/s(P<0.01).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根据ROC曲线确定的ADC值最佳诊断界值点为0.831,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100.0%.ADC值与PSA之间呈负相关(r=-0.519,P<0.01),ADC值与Gleason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508,P<0.01).结论:ADC值定量评估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ADC值高低可初步判定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进而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中ADC值在鉴别脊椎良恶性压缩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随访证实的椎体压缩骨折85例共147节椎体,其中恶性组55例共100节椎体;良性组30例共47节;选取同一患者病变椎体附近的正常椎体组成对照组69例共69节椎体。b值为0、300s/mm2。并测量良性组、恶性组及对照组相应椎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计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组、恶性组及对照组ADC值分别为:(6.95±1.97)×10-4mm2/s、(4.54±1.10)×10-4mm2/s及(1.41±0.84)×10-4mm2/s,经T检验,良恶性组间、良恶性组与对照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定量测定对鉴别脊椎良恶性压缩骨折的病因有一定价值,但部分存在重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合常规MRI在诊断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中的准确性.方法:49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常规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资料,将恶性肿瘤(28例)作为病例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成像参数在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5例二维超声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良性51例,恶性44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利用SonoLiver软件得到两组病变的时间-强度曲线,分析两组病灶的血流灌注特点,测得始增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的绝对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时间-强度曲线示良性组的AT、RT、TTP、IMAX分别为(26.43±5.08)s,(45.58±11.39)s,(54.77±11.30)s,(118.31±37.75)%,恶性组的AT、RT、TTP、IMAX分别为(13.42±3.53)s,(22.05±7.78)s,(25.16±8.85)s,(229.02±68.73)%,良性组的上升支斜率为(2.46±0.80)%/s,下降支斜率绝对值为(0.77±0.28)%/s,恶性组的上升支斜率为(9.39±3.13) %/s,下降支斜率的绝对值为(2.23±0.82)%/s.良恶性组的AT、RT、TTP、IMAX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绝对值等参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利用SonoLiver软件的时间-强度曲线可以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量化分析,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乳腺结节患者共计131个乳腺结节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并采用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对结节的11个弹性特征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应变均值(MEAN)、标准差(SD)、蓝色区域面积(AREA%)、复杂度(COMP)、峰度(KURT)、偏度(SKEW)、对比度(CONT)、均等性(ENT)、杂乱度(IDM)、一致性(ASM)、相关性(CORR)这11个特征量中,除复杂度(COMP)及相关性(CORR)外,其余9个特征量在乳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又以蓝色区域面积比值(AREA%)及应变均值(MEAN)的相关性最高,分别为0.765、-0.765,ROC曲线以蓝色区域面积比值(AREA%)的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性)最高,乳腺癌诊断截断值为64.78%,敏感度为94.1%,特异性为81.4%。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较为准确的评价手段,具备较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照分析18例膝周恶性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术前MR单次激励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MR-SSEPI-DWI)和术后标本定点取材的病理资料,计算肿瘤实质、瘤周水肿组织、肿瘤坏死部位及正常肌肉和骨髓组织的ADC值。结果 恶性骨肿瘤肿瘤实质(骨内部分及骨外软组织肿块部分)、瘤周水肿肌肉、瘤周水肿骨髓、肿瘤坏死及正常肌肉和正常骨髓组织的ADC值分别为[(1.181±0.236)×10^3mm^2/s(骨内部分)和(1.158±0.259)×10^3mm^2/s(骨外部分)]、(2.347±0.233)×10^3mm^2/s、(1.997±0.119)×10^3mm^2、(2.230±0.208)×10^3mm^2/s、(0.486±0.313)×10^3mm^2/s和(0.483±0.288)×10^3mm^2/s。各不同组织间ADC值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F=153.131);其中,肿瘤实质(骨内部分及骨外肿块部分)的ADC值高于正常肌肉(p〈0.05)及正常骨髓组织p〈0.05,低于水肿肌肉及水肿骨髓组织p〈0.05,也低于肿瘤坏死部位p〈0.05。结论 通过MR-SSEPI-DWI计算ADC值的方法,可以定量分析鉴别恶性骨肿瘤的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肿瘤实质与肿瘤坏死部位,从而为确定肿瘤实质的实际浸润范围及估计化疗后肿瘤坏死体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样病变良恶性的MD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样病变患者的临床及MD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病变16例,良性病变20例。二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者多表现为单发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甲状腺包膜不完整,邻近结构的侵犯和颈部淋巴结的增大,与良性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灶钙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钙化的形态及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甲状腺包膜不完整、病灶内细颗粒状钙化、邻近结构侵犯和颈部淋巴结增大对恶性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8%、70.6%、75.0%、77.8%、100.0%、76.9%,敏感性分别为68.8%、75.0%、75.0%、43.8%、56.3%、62.5%,特异性分别为75.0%、75.0%、80.0%、90.0%、100.0%、85.0%。结论 MDCT能全面观察甲状腺结节样病变的大小、形态、数量、边缘、强化、钙化、有无囊变、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颈部淋巴结情等况,对这些征象进行综合分析,对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MR,Magnetic resonance)弥散加权成像(DWI,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和表观弥散系数(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诊断椎体压缩骨折良恶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和89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MRI常规序列及DWI的影像资料统计学分析。结果 1、通过DWI信号强弱判断椎体病变的良恶性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3(p>0.05);2、在b=400s/mm2时,只是感染性病变和恶性肿瘤分别所致的压缩骨折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93,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的AD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采用常规MRI和采用常规MRI联合DWI时,在诊断椎体病变方面有显著差异,P=0.048(P<0.05)。结论通过DWI成像技术和测量ADC值,可做为鉴别椎体压缩骨折的良恶性一种新的诊断途径和标准;常规MRI序列与DWI技术相结合具有敏感度高、特异度强,在临床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中同反相位成相、表观扩散系数以及DWI序列在诊断椎体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病理诊断或随访确认为恶性肿瘤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5例,良性疾病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45例,其中65例恶性患者共计80个椎体,良性疾病共计50个椎体。均行MRI常规序列及DWI扫描并采用双回波技术在3D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中采集IP/OP图像;对比良恶性疾病的椎体DWI信号特点测定2组椎体的ADC值、SIR值和SAR值,应用ROC曲线确定最佳诊断指标以及诊断界值。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常规DWI序列信号并无规律可言;良性组ADC值(2.35±0.42)×10-3mm2/s高于恶性组(1.89±0.5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9,P0.001);良性组SIR值为(0.65±0.23),恶性组为(1.3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38,P0.001),良性组SAR值为(0.52±0.42),恶性组为(0.1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1,P0.001)。SAR值、SIR值以及AD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5.1%、72.4%和96.5%,ADC的最佳诊断界值为0.837。结论 DWI信号不能用于准确诊断椎体良恶性病变,而ADC值和SIR值、SAR值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其中以ADC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常规超声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常规超声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同时分析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与手术病理的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80例乳腺肿块患者手术病理诊断有65例良性,15例恶性.患者经过常规超声检查,显示有58例良性患者,与手术病理诊断相比,符合率为89.23%,同时超声常规检查显示恶性肿块14例,与病理诊断相比,符合率为93.33%.对8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超声声像图分析,良性患者的图像与恶性患者的图像有明显区别.声像图中,良性患者的图像显示有包膜,并且界限比较清晰,形态规则,内部的回声显示出均匀的状况,后方无衰减.恶性患者的声像图边界不太清楚,形态不规则,没有包膜,内部的回声显示不均匀状况,后方存在衰减.肿块在彩色多普勒下的特点,恶性肿瘤:RI值要高于0.7,纵横比高于1.0,PI值高于1.2.良性肿块:血流分级在0~1级以内,RI值要小于0.7,PI值要小于1.2.结论 常规超声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鉴别诊断乳腺良性或者恶性病变,二维灰阶声像图是诊断乳腺肿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R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MRI对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观察和记录良恶性病变病灶形态和边缘情况及强化和受累情况,并统计良恶性病变早期增强率、最大增强率及相对最大增强率。结果 8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者46例,恶性病变者34例,MRI对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性为88.24%,准确性为85.00%。恶性乳腺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毛刺、结节或肿块样强化及周围组织受累方面占比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乳腺病变MRI早期增强率、最大增强率及相对最大增强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影像学特征差异明显,尤其是恶性病变增强率明显较高,故MR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