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以腧穴热敏化为人门向导,开创艾灸调控人体机能新天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课题组18年来的灸疗研究思路、过程及结果。从灸疗研究的提出,以腧穴热敏化现象为切入点,探索腧穴热敏化的规律及其临床应用,创立了腧穴热敏化新灸法,提高了灸疗临床疗效,提出了腧穴热敏化灸疗新理论,展示了艾灸调控人体机能的新天地。本文试图说明提高临床疗效是针灸临床工作者永恒的科研主题,坚持继承和创新是保持、发扬针灸特色与优势的主方向。只有继承,我们才不会偏离中医固有的轨道,不会失掉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坚持自主创新,才有可能为中医疗效插上翅膀。同时也试图说明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即肯定现象.探索规律.提出假说-演绎推理-验证假说-肯定假说(上升为理论)或修正假说,能指导中医临床科研。  相似文献   

2.
开设《热敏灸》课程对针灸推拿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目前针灸发展现状,我们进行了针灸推拿学特色专业建设,提出了培养具有继承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型针灸推拿学高级专业人才的建设目标,并开设了一门基于腧穴热敏理论、灸疗热敏规律的《热敏灸》新课程,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继承、创新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内经》腧穴概念在热敏灸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内经》腧穴概念在热敏灸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方法:从《内经》对腧穴内涵的原始定义及临床热敏灸感的现象入手,论述热敏灸感的出现部位与《内经》腧穴概念的关系。结果:(1)腧穴的原始内涵是指动态的、敏化态、疾病在体表的反映部位与针灸治疗部位;(2)产生热敏灸感的部位是热敏态穴位,是灸疗的最佳选穴,也是施灸的准确部位。结论:《内经》腧穴概念及探感定位技术能指导临床提高灸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腧穴悬灸试验组(以下简称试验组)和非热敏腧穴悬灸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对照组采用非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每次40min,两组每日2次,共治疗5d,第6d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5次(共30d),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结论:热敏腧穴悬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优于非热敏腧穴悬灸,热敏腧穴准确定位能提高灸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热敏灸疗法是在继承传统艾灸疗法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一种新灸法,它补充了灸法得气标准,其核心理论是通过艾灸热敏腧穴,使其产生透热、传热、扩热等热敏灸感,激发经络感传,使气至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疗效明显。文章将从热敏灸的热敏腧穴客观化、作用机制、实验研究、临床疗效研究方面予以阐述,同时总结热敏灸在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腧穴热敏化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结果: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96.7%;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CRP、ESR、RF均较治疗前低(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热敏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62例PTN患者随机分为热敏腧穴悬灸试验组(以下简称试验组)32例和非热敏腧穴悬灸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对照组采用非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每次40 min,2组每日2次,共治疗5d,第6天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5次(共30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治疗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头痛生活质量问卷(MSQ)量表计分等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VAS计分、MSQ(即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3部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VAS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SQ(即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三部分)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13%,与对照组(53.33%)相比,P<0.05.结论 热敏腧穴悬灸治疗PTN疗效优于非热敏腧穴悬灸,热敏腧穴准确定位能提高灸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输卵管积水热敏化腧穴分布和热敏化表现形式规律。方法观察140例输卵管积水患者有无腧穴热敏化现象,热敏化腧穴出现频率及与病灶部位的关系,腧穴热敏化的表现形式,热敏化腧穴饱和灸量参数时间。结果 140例患者均出现了热敏现象,发现率100%,以子宫穴、卵巢穴、腰眼穴、大肠俞、关元俞穴位频率高,与病灶部位具有对应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化表现形式依次为局部透热扩热深层透热传导热及非热感,输卵管积水直径与腧穴热敏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及敏感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与饱和灸量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积水存在腧穴热敏化现象,热敏化腧穴与病灶部位具有明显对应关系,病灶严重程度与腧穴热敏化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及敏感性存在相关性;亦与饱和灸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敏灸与常规护理对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差异并挖掘临床选穴规律.方法:(1)选取我院行肛肠手术而导致尿潴留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式,随机将其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热敏灸治疗组采用热敏灸治疗,常规护理组予诱导导尿和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首次排尿量.(2)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有关腧穴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研究,通过SPSS Modeler 15.0和SPSS Statistics 25.0对腧穴运用频次、核心腧穴组合及聚类分析进行研究.结果:(1)热敏灸治疗组在提高有效率、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和改善首次排尿量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2)共纳入148篇研究,包括148个腧穴处方,涉及47个腧穴,三阴交、中极、关元是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最常用的腧穴,任脉及足太阴脾经是最常用的取穴经脉.结论:热敏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疗效确切,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在临床治疗时可以将同类腧穴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病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从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认识和干预手段入手,分析灸法治疗高血压前期的可能性,结合热敏灸的临床疗效优势,提出热敏灸干预高血压前期的思路与措施,以提高高血压前期的干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研究概况.方法:归纳、总结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相关文献.结果:先兆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疾病,中医治疗先兆流产采用辨证治疗,或用自拟方,或用古方加减,或用中成药,或用针灸等外治法.结论: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且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中药学是我国普通高等医药院校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点课程,目前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为提高其教学效果,本文以“教学内容创生”的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从“上好绪论课”、“引入中药文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中药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13.
灸疗为我国传统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灸疗器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为灸疗提供了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广,同时灸疗器具也在社会科技的进步中得到不断完善、改良和创新。文章阐述了古代灸疗器的发展、结合现代技术的灸疗器发展以及灸疗器研究展望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周华珺 《中外医疗》2013,32(16):126-127
目的就隔姜灸在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0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隔姜灸方法进行治疗,此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艾柱不直接接触皮肤,在艾柱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新鲜生姜片而施灸,加上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结果 30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经过隔姜灸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195例(65%),有效(症状有所减轻)30例(10%),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75例(25%),总有效率75%,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隔姜灸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有效,安全,无毒,无不良反应,既能够与生姜发挥协同作用,又可以防止治疗后遗留瘢痕,体现了中医在治疗月经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腰椎骨关节病是一种发生在腰椎的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随着社会老龄化而增加,急性发作时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该病的治疗,祖国医学治疗方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对近年来的中药内服、外治、针灸理疗、推拿、小针刀、穴位注射及运动锻炼等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国内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证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09年)、中国知网(CNKI,1979-2010年)、维普数据库(VIP,1989-2010年)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WF,1998-2010年),其中中国知网包括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针灸、针刺、高血压等,所有检索均截止2010年11月30日。对检索文献按照循证医学5级标准进行阅读、筛查,两位评价者独立阅读文题和摘要,并交叉核实纳入结果。结果针灸对照假针刺治疗高血压有效;针灸与常规西药(倍他乐克、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相比可能有治疗优势;针灸结合西药(硝苯地平)可能有增效之功;不同干预措施中针刺人迎穴可能优于其他穴位。结论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是肯定,特别是在与西药相比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优势,但由于纳入样本数量及治疗规范性问题,尚需要高级别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概括单味中药、复方、饮食、心理、针灸、中西医结合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中的防治作用,旨在提高中医药防治慢乙肝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概括单味中药、复方、饮食、心理、针灸、中西医结合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中的防治作用,旨在提高中医药防治慢乙肝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从腰骶铺灸疗法的定义、渊源、理论依据等方面对"腰骶铺灸"进行探析.腰骶铺灸是在研究、分析"铺灸"和"督灸"特点及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蔡氏通脉温阳灸演化而来,是一种创新的特色外治技术.运用艾灸结合药物作用于腧穴经络,激发协调诸经,发挥其治疗效果,更具有针对性,便于操作、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腰骶铺灸是以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和名老中医蔡圣朝教授灸法的治疗经验作为理论和治疗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脑瘫儿童反复感染和免疫调节的方法,更好服务临床康复治疗。方法:检索近15 a国内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小儿脑瘫反复感染和调节免疫的相关文章,从中药、推拿按摩、针刺、灸法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入手,总结中医药在小儿脑性瘫痪反复感染和免疫调节中的应用进展。结果:中医药治疗脑瘫患儿反复感染临床疗效肯定,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推拿按摩、针刺、灸法等,更多集中在中药治疗方面,而推拿、针刺、灸法等方面相关报道较少。结论:中医药能有效地降低脑瘫儿童院感率和改善免疫功能,且中医非药物治疗方面存在巨大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