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EPHB6对非小细胞癌(NSCLC)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的黏附和迁移实验以及小鼠体内转移模型来评价EPHB6在NSCLC转移中的作用.过表达和RNAi干涉技术用于对EPHB6生物学功能的分析.结果:恢复EPHB6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可增强细胞的黏附能力、降低细胞迁移能力.在患肺癌的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中,EPHB6的重新表达对肿瘤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EPHB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是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6,(2):133-135
目的:探讨EPHB6缺失突变del915-917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体内转移的作用。方法:定点突变EPHB6的表达载体pcDNA4-EPHB6-wt获得突变载体pcDNA4-EPHB6-del915-917,转染肺腺癌细胞A549,进而将细胞接种于NOD/SCID小鼠体内,通过转移灶计数、HE染色评价转移情况。结果:表达EPHB6-del915-917的NSCLC细胞体内转移显著强于表达野生型EPHB6-wt的细胞。结论:EPHB6的缺失突变del915-917促发NSCLC体内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B6(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yte B6,EPHB6)受体酪氨酸激酶表达与癌细胞的远处转移的关系,及其EPHB6表达失活的机制。方法测定正常肺组织(n=9)、未发生转移的NSCLC肿瘤组织(n=39)和发生转移的NSCLC肿瘤组织(n=39)中EPHB6的表达水平。检测24例NSCLC患者的正常肺组织和肿瘤组织中EPHB6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分析EPHB6甲基化水平与其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的肺组织相比,NSCLC中EPHB6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降低的EPHB6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转移的危险性增加有关。EPHB6的表达失活与高甲基化有关,在非小细胞系中EPHB6的表达可以被5-氮-2’-脱氧胞苷激活。结论 NSCLC中EPHB6表达沉默的机制是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椎寡转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单纯胸椎转移患者10例,同期行前路经胸肺癌联合胸椎转移病灶切除,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和生存时间。评估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10例单纯胸椎转移灶切除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48.00±27.48)min,术中出血量(1 500.00±547.72)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拔出时间(9.00±1.85)d,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术后患者VAS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10例中有6例(60.0%)患者Frankel分级至少降低1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胸椎寡转移患者同期行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联合切除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能会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复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经病理明确诊断,行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与复发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贫血、血小板计数、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化疗周期、治疗方式与肺癌复发有关(P<0.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A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及晚的临床分期是肺癌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OR>1);化疗>4个周期、放化疗联合治疗是肺癌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OR<1)。CEA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晚的临床分期是肺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OR>1);化疗>4个周期是肺癌远处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OR<1)。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后绝大多数出现复发,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中,保护因素有化疗>4个周期、放化疗联合治疗;促使肺癌复发的相关因素有CEA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临床分期ⅢB期。  相似文献   

6.
EPHB6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对ERK信号通路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B6(EPHB6)对于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RK的磷酸化水平及通路检测(PathDe-tect)法检测ERK下游分子和Ets结构域蛋白1(Elk-1)转录因子的活性.结果:A549细胞中EPHB6的表达导致ERK的磷酸化.相反,siRNA干涉EPHB6的表达可以逆转ERK的磷酸化.并且,EPHB6导致的ERK磷酸化与Elk-1转录因子脱偶联.结论:表明EPHB6对于ERK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及分期、分型等方面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1例NSCLC患者血清IL6水平,并与非肿瘤组及正常组相比.结果肺癌组血清IL6水平(11.803±8.357)μg/L明显高于正常组(7.263±4.365)μg/L(P<0.01),而低于非肿瘤组(17.414±17.128)μg/L;随着肺癌分期的增高,IL-6的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Ⅳ期又有所降低;肺癌组内各型间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IL-6水平与NSCLC的分期有关;结合临床资料,可作为NSCLC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转移的特点及其与淋巴结最大直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肺叶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可切除的NSCLC淋巴结的病理特点。结果可手术的NSCLC56例,淋巴结转移36例,占64.3%,纵隔(N2)和肺内(N1)淋巴结转移均超过50.0%。N2站淋巴结按其最大直径≤1.0cm,>1.0cm且≤2.0cm,>2.0cm分为三个等级,其转移率分为24.0%,46.0%和80.0%,两者间的相关分析:χ2=28.751,ν=2,P<0.001,rP=0.31;同样地,N1站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32.6%,44.9%和64.7%,两者间的相关分析:χ2=7.014,ν=2,0.025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根据预后因素给予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者不同放射剂量的疗效及耐受性。 方法 111例未经脑部治疗和全身化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分3组:(1)A组2 0例(肺癌术后,脑内单一转移病灶) ,全脑照射14d肿瘤量30Gy ,缩野至残留病灶外1cm ,照射5d肿瘤量15Gy ,总剂量至4 5Gy ;(2 )B组34例(肺癌术后,脑多发转移病灶) ,全脑照射17d肿瘤量39Gy ;(3)C组5 7例(脑内多发病灶及肺部有病灶) ,全脑照射14d肿瘤量30Gy。 结果 (1)近期疗效:3组放射治疗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均得到缓解;神经压迫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 8(10 0 % )、15 / 17(88.2 % )和2 8/ 35 (80 % )。(2 )远期疗效:总中位局部控制时间10个月(4~4 5个月) ,1和2年控制率分别为6 3.2 %、13.7%。总中位生存期为9.3个月(4~4 5个月) ,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 2 .7%、12 .8%。(3)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放射剂量提高可提高脑病灶的局部控制时间(P =0 .0 5 ) ,多因素分析显示卡氏评分对患者的生存期有影响趋势(P <0 .0 1)。 结论 根据预后因素给予NSCLC脑转移不同的放射剂量可得到较好的局部控制时间,避免对部分病人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部位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61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清除淋巴结922枚,阳性率40.8%。原发性肿瘤大小(T)因素中T1、T2、T3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2%、38.4%和55.2%(P〈0.01)。中、低分化鳞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7%和42.1%(P〈0.01)。中、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9.7%和55.9%(P%0.01)。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4.8%和36.3%(P〈0.01)。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鳞癌(P〈0.01)。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发生部位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筛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PHB6的体突变位点,并对突变的功能进行预测.方法 提取80例NSCLC患者肿瘤标本和3种NSCLC细胞系的基因组DNA,对EPHB6基因的整个编码区测序,所得结果与Genebank数据库比对,筛查得到EPHB6的突变位点.采用SIFT与Polyphen-2软件对目前所有已知的EPHB6体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 结果 在80例NSCLC患者标本中发现3种新的EPHB6体突变位点(3例),即R52C、Q498H和915-917del各1例,突变发生率为3.8%.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为包括R52C在内的多种EPHB6突变可能损害EPHB6的功能.结论 NSCLC中频发EPHB6突变,这可能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但需要进一步的功能性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2.
38例非小细胞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3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头部、胸部放疗并结合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结果近期疗效的有效率为76.3%(29/38).神经精神症状缓解率73.7%(28/38),肺部症状缓解率60.5%(23/38).1年生存率31.5%(12/38),2 a生存率10.5%(4/38).结论合理采用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CCR7的表达(鳞癌23例,腺癌14例,腺鳞癌3例),阴性对照标本采用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结果免疫组化显示CCR7在25例(62.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和1例(5%)癌旁正常肺组织中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RT-PCR显示CCR7 mRNA在29例(72.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和2例(10%)癌旁正常肺组织中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CCR7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局部浸润有关,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免疫组化和RT-PCR法显示CCR7表达对肺癌淋巴结转移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100%)、77.8%(61.1%)、84%(75.9%)、93.3%(100%)。结论CCR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CCR7的表达可作为预测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候选指标之一,对指导肺癌的靶向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β 半乳糖苷结合蛋白 3(Galectin 3)表达与肺腺癌淋巴及胸膜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鼠抗人Galectin 3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63例肺原发性腺癌和34例胸膜转移性腺癌(均来自肺,影像学显示为非直接侵袭病灶)中Galectin 3的表达。结果发现Galectin 3同时存在于胞浆及胞核,未见单独的胞核表达。肺原发性腺癌胞浆、胞核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1%、31.7%,胞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3)、临床分期有关(P<0.05)。胸膜转移性腺癌胞浆、胞核阳性率分别为97.1%、85.3%,胞核表达明显高于肺原发性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核内Galectin 3可能增强肺腺癌细胞侵袭转移潜能,可作为判断淋巴结转移和/或胸膜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凝溶胶蛋白(Gelsolin)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癌细胞转移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有完整资料的NSCLC患者癌组织标本及63例癌旁组织标本Gelsolin蛋白表达,分析Gelsolin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转移、预后的关系。结果:Gelsolin蛋白在63例癌旁组织中均为弱阳性表达,在肺癌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7%(20/63);Gelsolin蛋白阳性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Gelsolin蛋白阳性患者生存率较Gelsolin蛋白弱阳性或阴性患者为低(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淋巴结转移及Gelsolin蛋白阳性可显著增加NSCLC患者的死亡风险(P〈0.05)。结论:Gelsolin基因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NSCLC转移及低生存率有关,可作为临床早期发现NSCLC转移及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14例接受全脑放疗(WBRT).10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11例接受全脑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后行全身化疗(RT+CT).6例仅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全部病例定期随访直至死亡。结果:总的1年生存率为36.6%,中位生存期是8个月。WBRT组1年生存率35.7%.中位生存期10个月;SRT组1年生存率40%.中位生存期12个月:RT+CT组1年生存率54.5%.中位生存期17个月;单纯对症支持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0%.中位生存期1.7个月。结论: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选择脑部放疗加全身化疗可能比单纯脑部放疗有更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er,SSTR)表达的调节及孕酮联合奥曲肽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孕激素受体的表达;RT-PCR检测SSTR亚型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孕酮与奥曲肽联合应用后A549细胞的生存率。结果:A549细胞表达孕激素受体及SSTR2、SSTR1、SSTR4和SSTR5,不表达SSTR3。10nmol/L孕酮作用24?h后,A549细胞出现了SSTR3的表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至48h,SSTR3继续上调(P=0.012)。孕酮联合奥曲肽抑制A549细胞生长的作用比奥曲肽单药更强(P<0.05)。结论:孕酮上调A549细胞中SSTR各亚型mRNA的表达;孕酮联合奥曲肽对A549细胞的生长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