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2.
中药功劳木提取物对肿瘤MDR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功劳木的4种不同工艺提取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作用,以开发新型的肿瘤MDR逆转剂。方法:采用MTT法检测4种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及其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的增敏效果;罗丹明123(Rhodamine123,Rh123)蓄积实验检测4种提取物对细胞内药物浓度及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功能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4种提取物对耐药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0 mg/L为4种提取物的无毒剂量;在此剂量下,4种提取物对K562/ADM细胞逆转倍数分别为Ⅰ-4.81倍,Ⅱ-2.31倍,Ⅲ-4.17倍,Ⅳ-2.39倍,对MCF-7/ADM细胞的逆转倍数分别为Ⅰ-1.82倍,Ⅱ-1.40倍,Ⅲ-2.54倍,Ⅳ-1.51倍;此剂量的4种提取物应用后,使K562/ADM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Ⅰ-13.27%、Ⅱ-7.03%、Ⅲ-20.24%、Ⅳ-11.75%,使MCF-7/ADM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Ⅰ-6.3%、Ⅱ-3.67%、Ⅲ-8.6%、Ⅳ-3.48%。结论:中药功劳木的4种不同工艺提取物能够不同程度的逆转肿瘤细胞的MDR,抑制肿瘤细胞膜上P-gp的“药泵”功能,增加耐药细胞内药物浓度,有望成为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在白血病多药耐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TT检测DHA联合阿霉素(adriamycin,ADM)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ADM)生长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内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浓度,以检测DHA对白血病细胞膜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泵功能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HA对白血病细胞P-g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0、20、40μmol/L DHA实验组的细胞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46、2.16和3.52倍。DHA使用前、后K562/ADM细胞膜P-gp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Rh123蓄积试验中DHA应用后使K562/ADM细胞内Rh123浓度由用前的22.16%升至89.18%,Rh123外排试验中DHA应用后使K562/ADM细胞内Rh123浓度由用前的27.15%升至60.51%。结论:DHA:能有效逆转白血病细胞的MDR机制为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膜上P-gp的药泵功能,增加耐药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逆转耐药性,而不是抑制和P-gp表达。  相似文献   

4.
探讨白血病MDR1表达的意义,建立MDR1检测的简便快速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和经FITC标记MDR1单克隆抗体检测白血病外周血有核细胞MDR1的表达。结果:24例急性白血病MDR1表达为8.98±7.43,3例慢性白血病MDR1表达为3.60±1.30,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血病 M D R1表达的意义,建立 M D R1检测的简便快速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和经 F I T C 标记 M D R1单克隆抗体检测白血病外周血有核细胞 M D R1的表达。结果:24例急性白血病 M D R1表达为898±747,3例慢性白血病 M D R1表达为360±130,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01)。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各亚型中, M 3的 M D R1表达最低,依次增高为 M 2、 M 4 ,3组间差异显著( P< 00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白血病临床治疗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主要手段是化疗,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当今治疗最大难点,也是亟需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从中药中筛选高效低毒肿瘤耐药逆转剂“拮新康”,是由莲心、黄芪组成,2002年11月已获国家发明专利。经研究表明,拮新康有逆转耐药,增强化疗的作用,应用于临床治疗耐药白血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与环孢菌素A(CsA)单独及联合逆转人红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MDR的多药耐药性(MDR),并进一步探讨其耐药逆转机制。方法:分别以倍比稀释后不同浓度的TMP(50~6 400 mg?L-1 )和CsA(0.5~256 mg·L-1 )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MDR细胞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率,确定TMP和CsA的非细胞毒性剂量;采用非细胞毒性剂量,实验分为5组:G1组(TMP+ADM+K562/MDR)、G2组(CsA+ADM+K562/MDR)、G3组(TMP+CsA+ADM+K562/MDR)、阴性对照组(以K562/S代替K562/MDR)、空白对照组(以1640培养基代替药物),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50%的ADM浓度,即IC50,计算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细胞内ADM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跨膜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TMP及CsA的非细胞毒性剂量分别为320和2.0 mg·L-1,K562/MDR细胞的耐药倍数为19.2倍;TMP及CsA均能降低K562/MDR细胞的耐药性,逆转倍数分别为5.2及9.6倍,并且两者联合应用,逆转倍数为15.6倍;TMP和CsA单独及联合应用均能明显增加K562/MDR细胞内ADM浓度;TMP及CsA单独应用均能降低K562/MDR细胞P-gp的表达,并且两者联合应用使K562/MDR细胞P-gp的表达率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MP和CsA单独及联合应用可逆转K562/MDR细胞对化疗药物ADM的MDR,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其逆转机制可能为降低P-gp水平,升高细胞内ADM浓度,增强对ADM的敏感性,从而发挥治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波联合化疗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MDR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微波联合化疗药物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 6 2 MDR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四唑蓝快速比色法 (MTT法 )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吡柔比星 (THP)经 2 0min 43℃水浴加热处理 ,对K5 6 2 MDR的抑制作用明显提高 (P <0 .0 5 ) ,再联合微波对吡柔比星抑制作用的提高不明显。长春新碱 (VCR)经 2 0min 43℃水浴加热处理 ,对K5 6 2 MDR的抑制作用提高不明显 ,但联合微波后 ,长春新碱的抑制作用明显提高 (P <0 .0 5 )。结论 :微波与高温能增加K5 6 2 MDR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多药耐药的机理及逆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心实验室杨凌刘复强肿瘤及白血病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癌细胞产生的耐药性。多药耐药是一种主要形式的耐药,有2种类型:①肿瘤细胞在治疗的初始阶段就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为内在耐药性或原发耐药...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贝母素乙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逆转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唑蓝法(MTT)检测贝母素乙的细胞毒性及耐药逆转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ADR)蓄积以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贝母素乙可剂量依赖性的的抑制亲本细胞系SGC7901和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的细胞增殖,20μg/mL贝母素乙能够显著提高SGC7901/VCR细胞对化疗药(长春新碱、阿霉素、顺铂和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及细胞内ADR的浓度,贝母素乙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后能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处理48h后的凋亡率最高达44.5%。结论贝母素乙能够作为胃癌多药耐药逆转剂逆转MDR,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药物外排和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2.
SiRNA联合asODN靶向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靶向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siRNA和asODN联合应用逆转人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02的效果。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MDR-1基因同一序列的siRNA和asODN及阴性对照siRNA,采用转染试剂lipofectin2 000分别转染人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02;利用RT-PCR检测MDR-1mRNA和Western Blot检测MDR-1蛋白质的表达;采用罗丹明123外排实验检测P-糖蛋白(P-gp)的转运功能,MTT法检测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逆转效果。结果:siRNA、asODNa、sODN和siRNA联合应用均能降低MDR-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提高P-gp的转运功能,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明显恢复,asODN和siRNA联合应用效果明显提高(P<0.05),低浓度的siRNA(200 nmol/L)比高浓度的asODN(5μmol/L)的效果强(P<0.05)。结论:siRNA、asODN能有效地逆转人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02的多药耐药,asODN和siRNA联合应用效果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3.
三氧化二砷对胃癌耐药细胞P-gP、GST-s表达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细胞的P-糖蛋白(p-glucoprotein,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 transferring enzyme,GST-s)抑制作用.方法 逐渐递增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浓度诱导胃癌细胞株SGC7901产生耐药性SGC7901/VCR.MTT法测定诱导前后VCR、5-氟尿嘧啶(fluorouacil,5-Fu)、表阿霉素等抗癌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明确SGC7901/VCR是否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即具有多药耐药性;Western blot测定肿瘤细胞内P-gp、GST-s表达.结果 胃癌SGC7901/VCR细胞对VCR、5-Fu、表阿霉素的耐药倍数分别为16.56倍、2.69倍及13.05倍.经As2O3预处理24 h后,VCR、5-Fu、表阿霉素对SGC7901/VCR的耐药倍数显著下降(P<0.05).SGC7901/VCR在静息时细胞内P-gP、GST-s8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GC7901.而As2O3可使SGC7901/VCR细胞内P-gP、GST-s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三氧化二砷可以抑制P-gP、GST-s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细胞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人白血病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苦参碱的细胞毒性及其对K562/ADM细胞药敏性的影响,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药物浓度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细胞凋亡百分率的变化。[结果] 苦参碱的非细胞毒性剂量为50μg/mL,低细胞毒性剂量为125μg/mL。50μg/mL苦参碱可增加K562/ADM细胞内阿霉素(ADM)浓度和K562/ADM细胞凋亡百分率,使K562/ADM细胞的IC50由原来的35.2μg/mL降低至15.8μg/mL,其逆转倍数为2.2倍。[结论] 苦参碱可部分逆转人白血病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与增加细胞内药物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巯嘌呤/维拉帕米-介孔氧化硅释药系统并评价其逆转耐药作用。方法采用共缩聚法合成介孔氧化硅纳米粒并载药,制备巯嘌呤/维拉帕米-介孔氧化硅释药系统;动态透析法研究该释药系统的体外释药特性;噻唑蓝比色法(MTT法)评价该释药系统的逆转耐药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所制备释药系统的粒径在170~250 nm左右,Zeta电位在-30 m V~-40 m V,微观形态呈球形,均匀分布,具有规则介孔孔道。体外释放显示维拉帕米缓慢释放,6-巯嘌呤加入诱导剂之前无释放,加入诱导剂后释药过程呈现先突释后缓释。MTT法检测显示所制备释药系统与阳性药维拉帕米及同浓度物理混合物相比,具有显著逆转耐药作用。结论所制备的巯嘌呤/维拉帕米-介孔氧化硅释药系统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及逆转耐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新剂型微乳丹参酮对人白血病敏感细胞株(sensitive K562 cell line, KS)及其阿霉素(ADM)耐药株(ADM resistant K562 cell line,KA)的多药耐药性逆转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中药制剂微乳丹参酮作为逆转剂, 丹参酮和空白微乳体系作为对照,作用于耐药株,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荧光强度法检测逆转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微乳丹参酮、空白微乳体系及丹参酮均可显著降低KA的耐药性,微乳丹参酮的作用最强,逆转倍数显著高于空白微乳体系和丹参酮两组(P<0.05)。微乳丹参酮、空白微乳体系及丹参酮均可降低KA的P-gp和Bcl-2表达水平,使肿瘤细胞凋亡比率上升,微乳丹参酮的作用最强,使肿瘤细胞在ADM作用下的凋亡比率增加(P<0.05)。三者均可使细胞内ADM药 物浓度升高,微乳丹参酮作用后的KA细胞中ADM的浓度最高,与空白微乳体系和丹参酮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gp药物外排和Bcl-2高表达引起的凋亡抑制是多药耐药的发生机制之一。微乳丹参酮有很强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可显著增加KA细胞内ADM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白血病耐药株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阿霉素及黄芩苷对白血病亲本细胞及耐药株细胞的抑制率,通过计算阿霉素对耐药株细胞及亲本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评价耐药倍数,通过阿霉素与黄芩苷联用的IC50评价黄芩苷的逆转作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黄芩苷作用后对耐药细胞内阿霉素药物蓄积的影响,RT-PCR检测黄芩苷对耐药细胞中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1以及LRP1表达的影响。结果:耐药细胞株的耐药倍数为17.384倍,黄芩苷10μg/ml和20μg/ml对白血病耐药株的逆转倍数分别为4.230和7.812,相对逆转率分别为0.81和0.93,黄芩苷作用后耐药株细胞内阿霉素蓄积明显增加,MDR1基因表达显著下降。结论:黄芩苷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具有显著的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了细胞内的MDR1基因表达进而抑制P糖蛋白对阿霉素的泵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