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原》一书系清代(咸丰年间)石寿棠所著。石氏七世事医,至寿棠则“朝而儒,夕而医,历数十寒暑如一日。”因此他“才识既高,学术并茂”。其临证时注重一个“原”字,探原立论,故有《医原》二卷书。石氏在该书论述病因病理、辨证、用药时,尤其突出“燥”与“湿”的理论,作为一种学术观点在中医文献中有其独特之处的。石氏认为:“天地之灾,不外燥湿;六气伤人,亦不外燥湿。”又说:“古人论药性,多言气味,少言体质。……病有燥湿,药有燥润,凡体质柔软,有汁有油者,皆润;体质干脆,无汁无油者,皆燥。然润有辛润、温润、平润、凉润、寒润之殊,燥有辛燥、温燥、热燥、平燥、凉燥、寒燥之异,……”其中尤以推燥之因,辨燥之理,论药之质,于“润”中变更诸法,最有见地。本文就《医原·女科论》一篇读后,对其论治女科病之润燥一法作一浅探,从中或可窥见石氏学术特色之一斑。  相似文献   

2.
《医原》系清代名医石寿堂所撰。寿堂 ,字芾南 ,江苏安东人 (今涟水县 ) ,七世事医。自幼读书即朝儒夕医 ,历经数十年 ,“才识既高 ,学术并茂”。于清咸丰十一年 (1 861 )著成《医原》。全书二卷二十篇 ,对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望闻问切及临床主要科目 ,无不论及 ,洞悉原委。其中“燥”“湿”理论是他主要的学术观点之一。其论述阐发之精详 ,是中医文献中少有的。其中有不少独特见解 ,给人以启发。本文试对其外感燥湿论作一探析。1 外感倡“燥”“湿”为纲 ,治疗以祛邪为先石氏认为 ,燥湿二气为百病之纲领 ,强调“燥也 ,湿也 ,…  相似文献   

3.
浅议燥邪的发病季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旭红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804-1804
燥邪,为六淫之一,是重要的外感致病因素,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燥胜则干”的论述,虽《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独遗燥气,但经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诸涩枯涸,干劲皴竭,皆属于燥”,而成为六气一类。关于燥邪的发病季节,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1以秋季为主喻昌鉴于《内经》无伤燥一门,古方绝无治燥之剂,乃根据临床实际,将“秋伤于湿”改为“秋伤于燥”,自其提出“大意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长夏伤于湿,秋伤于燥,冬伤于寒”(《医门法律·伤燥门·秋燥论》)之说,厥后递沿其言,医者多以为燥病生于秋,燥邪致…  相似文献   

4.
叶天士治燥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对燥证的治疗,论述非常详尽,提出了“上燥治气,下燥治血”之大法,集前贤之理训,发后学之未发,深为医家所赞誉。沿袭至今,仍不失其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今笔者不揣浅陋,谈点学习心得,以就正于同道。析机理不俗套,以上下为序叶氏认为,“燥为干涩不通”之疾,其病之所成大抵有上下二途。明确指出,对于燥证“内伤外感宜分,外感者由于天时风热过胜,或由深秋偏亢之邪,始必伤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把“燥”作为诸多疾病过程的“症状”。外感热邪,里热炽盛或余热未清,可直伤津液致燥;阴血虚损,瘀血内结,可耗精伤血致燥;阳虚失布,津失敷布亦可生燥。针对致燥之因,治疗标本兼顾,变化无穷。为后世“燥证”理论研究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秋燥系好发于秋季的一种外感热病。本病由燥热病邪致病,初发即具肺卫津干气燥之特点,临证可见咽干、鼻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派燥象。本病病情轻,传变少,病程短,易于痊愈,属于新感温热类疾病。一、秋燥源流关于燥证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素向·阴阳应象大论》云:“燥盛则干”,指出了燥气之特点;《素向·至真要大论》云:“燥者濡之”,进一步指出了治疗大法,但其时并无“秋伤于燥”之说。金元时期,对燥邪致病的理论与施治已有发展。如金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依据燥证特点补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概括,李东垣并创立了治燥诸方,如导气除燥汤、润肠丸等。但此时诸家所论之燥为热胜则燥,  相似文献   

7.
郭云协 《中医研究》2009,22(9):55-56
六淫之邪皆有外感内伤之分,如外感风寒与虚寒内生、外感邪热与六郁化火等;燥邪致病也有内燥、外燥之不同,因燥为寒热之中气,属性难明,故清·何廉臣有“六气之中唯燥气难明”之叹。历代医家对燥邪致病的论述相对简单,尤其是内燥致病的论述更是不详,难以启迪后学。笔者通过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内燥致病十分常见,且有发病规律。内燥不但可以耗伤津液引起所谓的“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的证候,还可在此基础上化火生风致风火内生,引起“风”和“火”的证候。  相似文献   

8.
中医习称道泄或房事后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四肢不温、少腹阵痛等病症为“夹阴伤寒”。陶华在《伤寒全生集·论沉脉形状指法主病第九》中说:“若脉沉.足冷,面赤、身热或燥,此盖夹阴伤寒也,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里散寒。”指出此症为“欲事劳伤,肾经虚损,复感寒邪”所致。但对此说,诸多学者持有异议。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肾虚非阴症》中说:“今之医者曰,有人入房之后,其复感冒风寒而发热者.谓之明症,不问见证若何,总用参。术、附、桂、姜、萸等温热峻补之药,此可称绝倒者也。”蒋宝素在《医略·伏邪》中说:“毋为夹阴…  相似文献   

9.
周步高  喻松仁 《新中医》2012,(4):138-139
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提出了“秋燥论”,纠正《内经》“秋伤于湿”之误,开创了秋煤论治的新方法、新思路,对后世燥证论治影响较大。现就喻嘉言秋燥论治及其治燥名方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红旗 《河北中医》1999,21(6):381-381
病有所偏,治有所宜,此为医之常理也。脾胃亦是如此。脾胃同居中焦,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阳有反正之意。《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歧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温病条辨》曰:“若脾病治胃,胃病治脾……或笼统混治,脾胃不分,阴阳寒热不辨……诸证蜂起矣。”脾以升为常,胃以降为顺;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道实,阴道虚。”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所以治脾宜温、宜补、宜升、宜燥,治胃宜清、宜润、宜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