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呃逆"俗称"打呃"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古人称为"哕",现代医学统称为"膈肌痉挛"轻者经饮温开水、深呼吸、休息,多可自愈,但重症而时间长者,日夜不停或稍有间歇,或数日、数月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质量.近两年,我科共收治58例患者,经针刺拔火罐、针灸、神经部按揉,均有效,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膈肌痉挛48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48例膈肌痉挛患者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外科术后22例,门诊26例;病程最短2d,最长半年。其临床特点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证。  相似文献   

3.
顽固性呃逆是内科临床的常见病症,以气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古称"哕",又称"哕逆",西医称膈肌痉挛。多因膈神经受到激惹而引起膈肌运动异常,在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经常伴随出现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针灸治疗呃逆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针灸治疗呃逆的进展蒋振亚,刘晓敏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610072)主题词呃逆/针灸疗法,综述呃逆一症,古代称“哕”、“咳逆”,是由膈肌痉挛所引起。以气逆上冲,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现将近年来,针灸在治疗本病方面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5.
黎婉荣  陈莉 《陕西中医》2009,30(9):1198-1199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本证古称“哕”,又称“哕逆”。其病机为胃气上逆,属西医膈肌痉挛,分中枢性和周围性。我科对慢性胃炎伴呃逆患者96例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根据其临床的表现,相当于中医古籍中所谓"哕"、"咳逆"、"打嗝"、"打咯忒"、"吃逆"、"吃忒"等;相当于西医的"膈肌痉挛"。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其证轻微,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不治而愈,亦可见于他病之兼症,其证多重,可昼夜不停或间歇发作,迁延数日至数月不愈~([1])。笔者单用行间穴治疗呃逆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呃逆,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呃逆一证,有时可以单独出现,有时常在其它疾病中以兼证出现。本证轻重差别极为明显,如偶然发作,大都轻浅,常可自行消失,或以取嚏、惊恐、闭气皆可取效;若持续不断昼夜不停,或间歇发作,迁延数日至数月不愈,或给予药物治疗也难以控制。针灸治疗,对于病程短的实证疗效较好,对于病程长的虚证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8.
膈肌痉挛在中医上称"呃逆",古证"哕",又称"哕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因饮食不节,情绪抑郁,病后体虚所致。临床上也常常会遇到病人因应用药物所致的膈肌痉挛,常见于应用抗菌素类药物或营养神经类药物的静脉滴注或服用后。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耳穴针刺结合火罐疗法对这类药物性膈肌痉挛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相当于西医的单纯性膈肌痉挛,而其他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胸腹腔肿瘤、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以及胸腹手术后等亦可引起膈肌痉挛。呃逆的病因多因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和正气亏虚等所致。胃失和降、气逆动膈是呃逆的主要病机。针灸治疗本病有确切的疗效,而且已见大量的临床报道。现将近几年的治疗概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眼针治疗呃逆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呃逆是指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膈肌痉挛,一般能自行停止。但在临床上常见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月,服用中西药物仍不能停止者。2001-2003年期间,笔者采用眼针治疗呃逆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呃逆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巍 《西部中医药》1996,9(2):38-39
针灸治疗呃逆临床疗效分析黄巍湖北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430022)呃逆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是由于膈神经或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所致。中医学称之"打呃"、"哕症"。发病常为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病症。...  相似文献   

12.
<正>呃逆又称膈肌痉挛,是因多种病症引起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收缩运动诱发的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症状。如持续超过72 h经多法治疗不能缓解者就称为顽固性呃逆,也称为难治性呃逆。笔者采取针灸辨证治疗顽固性呃逆61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在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顽固性呃逆患者6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各43例,常规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针灸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主证、次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呃逆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可减少呃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呃逆一症,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引起的临床病症。中医认为呃逆属胃失和降,临床表现为逆气冲出喉间,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甚者长时间呃呃连续频作,至呼吸困难。呃逆轻症持续几小时,重症持续几十天,呃逆严重影响患者饮食、睡眠、语言交流。针灸中药疗法是治疗呃逆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广为应用。笔者自2006年以来采用针灸、中药治疗呃逆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是由于寒气蕴蓄,燥热内盛,气郁痰阻,气血亏虚等原因而引起胃失和降,造成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  相似文献   

16.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已为主要表现的病症[1].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黄帝内经》中称为"哕".呃逆是临床常见疾病,针灸和中药治疗本病效果明显.笔者临床观察1例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呃逆的病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病案举例 孟某,男,79岁,因"间断性呃逆3d,加重2d"来诊.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引起呃逆,未行任何治疗,1d后加重,呃逆间歇时间变短.既往呃逆易反复发作,胃部手术史,胆囊切除.目前尚未进行任何治疗,现症见:呃逆频频,呃声短促、低沉,神志清,精神可,大便干,小便可,纳差,眠可,舌红苔薄,脉细无力.  相似文献   

17.
顽固性膈肌痉挛多见于老年患者。现代医学认为系某种疾病引起膈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虽经西药镇静、解痉以及中医针灸、理疗等能收一时之效 ,但极易复发。患者呃声连连 ,坐卧不宁 ,重则寝食俱废 ,对机体造成极大危害。 1992~2 0 0 0年 ,笔者运用自拟安膈汤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 34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4例 ,门诊患者 30例 ,住院患者 4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例 ;年龄最小5 5例 ,最大 76岁 ;病程最短 7日 ,最长 2 4日 ;脑中风 16例 ,冠心病 5例 ,肺心病 9例 ,静脉点滴地塞米松引起 4例。2 治疗方法用安膈汤治疗。…  相似文献   

18.
金丹 《吉林中医药》2006,26(2):45-45
膈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急,患者十分痛苦。笔者自1998~2004年共收治65例膈肌痉挛患者,采用针刺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5名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0岁,平均37·7岁;膈肌痉挛持续2~3d者23例,持续4~6d者20例,持续7d~2周者18例,病程在半年~1年者4例。其中各类胃部疾患所致者42例,胆囊炎所致者6例,中风患者5例,饮酒后发作5例,情绪刺激所致者4例,其它3例。初诊患者37例,其余28例均为经过各种方法治疗无效者。2治疗方法2·1诊断标准呃声频频,连续或间断发作,所有患者均经相关科室查体及理化检查…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加针刺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建珍 《光明中医》2008,23(6):753-753
呃逆,西医称膈肌痉挛,常人也偶有发作,大多轻微而自愈,若自觉胸膈气逆,抽掣时喉间发出呃逆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影响休息和睡眠,说明患者病情危重。我科2005年10月-2007年12月运用血府逐瘀汤加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呃逆西医学称为"膈肌痉挛",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本证有时可单独出现,有时在其他病症中以兼证出现。本病如为偶然发作,大多轻微,可不治而愈;若持续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