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苹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乳宁霜小剂量组、乳宁霜中剂量组和乳宁霜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制造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1月后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性激素。结果: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程度(P〈0.01),乳宁霜大剂量组疗效优于散结乳癖贴膏组(P〈0.05),与三举氧胺软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中、小剂量组疗效低于三苯氧胺软膏组(P〈0.01或0.05),与散结乳癖贴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能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的雌激素(E2)、沁乳素(PRL)和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升高孕激素(P)、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P〈0.05或0.01)。结论: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疗效,并能调节体内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磁贴穴位贴敷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磁贴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内服逍遥散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治疗前后腺体厚度。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乳房疼痛、肿块范围、肿块硬度、肿块大小及全身伴随症状积分差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腺体厚度改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纽比较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磁贴穴位贴敷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与内服逍遥散相当,且均能改善乳房腺体厚度(变薄),缓解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内服逍遥散。  相似文献   

3.
李勇生 《中医杂志》2006,47(10):761-762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以乳增散(治疗组)、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分别治疗乳腺增生病76例,比较两组疗效,并分别在治疗前后于黄体期第7天测量治疗组患者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和催乳素(PRL)的水平,以探讨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结果: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E2、PRL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P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患者体内E2、P和PRL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乳痛软坚丸对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分别采用乳痛软坚丸及逍遥丸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经期停药,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乳房疼痛程度、肿块大小及伴随症状。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在乳房疼痛程度、肿块大小、全身伴随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乳痛软坚丸对肝气瘀滞、气滞血瘀所致的乳腺增生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5.
乳增宁贴膏穴位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乳增宁贴膏穴位贴敷法与口服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乳增宁贴膏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予以乳癖消口服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疼痛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增宁贴膏穴位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疏肝化瘀汤治疗肝郁肾虚-痰凝血瘀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60例肝郁肾虚-痰凝血瘀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使用乳康软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使用疏肝化瘀汤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肿块大小积分和乳房疼痛积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肿块大小积分和乳房疼痛积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疏肝化瘀汤治疗肝郁肾虚-痰凝血瘀型乳腺增生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肿块大小积分和乳房疼痛积分,从而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逍遥蒌贝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乳腺增生病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和对照组(53)。治疗组采用逍遥蒌贝胶囊,对照组采用乳癖散结胶囊。共观察三个疗程。结果:疗效观察: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②治疗组与对照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硬度治疗效果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乳房肿块大小及范围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0.05)。结论:经临床验证,逍遥娄贝胶囊对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乳癖散结膏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乳房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外治疗法组和阳性对照组,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从而判断乳癖散结膏在改善乳房疼痛、软化乳房结节、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结果:外治疗法组治疗后乳房疼痛愈显率为57.0%,乳房肿块愈显率为24.0%,中医证候愈显率为31.0%;阳性对照组治疗后乳房疼痛愈显率为60.0%,乳房肿块愈显率为21.0%,中医证候愈显率为45.0%,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乳癖散结膏在缓解乳房疼痛、软化消散乳房肿块、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明显效果,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消增汤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药消增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消增汤内服,水煎服,1剂/日,早晚各1次。1个月为1疗程。月经期停服。对照组(30例)口服乳癖消,3粒/次,3次/日,1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乳房的疼痛程度、肿块的变化,对临床治愈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改善乳腺增生的作用,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症状积分在治疗后均有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雌二醇(E2)水平下降、孕酮(P)水平升高,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增汤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乳腺贴"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平行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180例有规则月经的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两组,"乳腺贴"贴敷治疗组(简称治疗组)90例,采用"乳腺贴"贴敷于乳房增生病变部位及穴位治疗;采用"乳腺贴安慰剂"贴敷于乳房增生病变部位及穴位(简称对照组)90例,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月,观察对比两组乳房疼痛、乳房增生肿块、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变化、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在患者乳房疼痛缓解、增生肿块缩小及分布减少(彩超检测下)方面均有较好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3月,治疗组患者BI-RADS分级均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BI-RADS分级III级转I级、III级转II级、II级转I级例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局部发痒3例,皮肤发红6例;对照组发生局部发痒3例,皮肤发红5例;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纳差、腹部不适、腹泻、便秘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乳腺贴"贴敷疗法能够消除或减轻乳房疼痛、减小乳腺增生肿块及分布范围、降低BI-RADY分级,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调冲消癥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内分泌与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服用乳癖散结胶囊,4粒/次,3次/d,内服;观察组采用调冲消癥方,每天1剂。两组疗程均为12周。进行治疗前后疼痛、肿块评分;检测治疗前后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含量,进行治疗前后乳腺钼靶X射线片检测,对有效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记录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Ridit分析,观察组钼靶X射线摄影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房疼痛、乳房触痛、肿块硬度、肿块分布范围及肿块大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E2和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和b F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27.12%低于对照组的47.06%(P<0.05)。结论:调冲消癥方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能减轻患者疼痛,软化、缩小肿块,并能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优于乳癖散结胶囊,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内分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散结乳宁膏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症痰瘀互结型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散结乳宁膏外敷治疗,对照组予以消乳散结胶囊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块大小、范围、触痛、主观疼痛、结节BI-RADS分级评分以及腺体厚度均改善,而治疗组肿块大小、范围、触痛及主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节BI-RADS分级评分和腺体厚度改变与对照组相当(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散结乳宁膏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症痰瘀互结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饮治疗脾虚浊阻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组30例口服健脾化浊饮,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酶、血脂、血糖、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肝脏B超影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  相似文献   

14.
腹针配合推拿治疗落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推拿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和临床整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次后疼痛指数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均P〈0.01);两组治疗3次后疼痛指数均低于同组治疗1次后(均P〈0.01)。治疗组治疗1次和3次后疼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治疗1次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配合推拿是一种治疗落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深刺下关穴配合烧山火治疗风寒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机理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风寒型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组采用深刺下关穴配合烧山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评分McGill(VAS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疼痛发作频次、神经递质含量[血浆P物质(SP)、血浆β-内啡肽(β-EP)、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物质(CGRP)]、红外成像技术和中医症状积分。结果:McGill(VAS评分、PRI评分和PPI评分):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发作频次: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β-内啡肽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浆P物质、CGRP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外成像技术:治疗组即刻温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 min、10 min、20 min和30 min后温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下关穴配合烧山火手法治疗风寒型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疼痛发作频次减少,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总有效率较高。此方法通过降低被致痛物质(P物质、CGRP)的含量、增加其有镇痛作用的神经递质(β-内啡肽)含量从而发挥了强大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观察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联合针刺治疗,针刺选取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再根据原发脏腑和疼痛部位配合相应的背俞穴、郄穴、阿是穴,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周。试验期间两组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且未行其他止痛治疗。记录试验期间两组患者每24小时服用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量表、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运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24 h服用阿片类药物剂量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KPS、QOL量表评分均显著增加(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缓解疼痛的总有效率达到90.0%(27/30),优于对照组的76.7%(23/3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可明显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行为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伤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将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新伤丸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WOMAC指数、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各期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和WOMAC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膝关节疼痛评分和WOMAC指数降低程度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增加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P<0.05)。生存质量方面:治疗1月时,2组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角色限制(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限制(RE)、心理健康(MH)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2组患者的PF、BP、GH、SF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RP、VT、RE、MH虽也有一定改善,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伤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疼痛症状、WOMAC指数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并提高患者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改善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况。  相似文献   

18.
张云 《新中医》2020,52(3):96-99
目的:观察消癥止痛汤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服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对照组加服血府逐瘀胶囊,观察组加服消癥止痛汤,2组均连续观察3个月经周期。痛经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个月经周期进行评价,并应用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对痛经症状进行评价。治疗前后评定盆腔疼痛症状、体征评分和气滞血瘀证评分、子宫内膜异位症专用生存质量评价量表(EHP-5)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疼痛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第1~3个月经周期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2组CMSS痛经持续时间评分和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疼痛相关症状、体征评分,气滞血瘀证评分和EHP-5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的基础上加予消癥止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气滞血瘀证患者,可有效减轻痛经及盆腔疼痛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散结膏穴位贴敷联合西黄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乳腺增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黄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散结膏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4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2组乳房疼痛、肿块硬度、肿块分布范围、肿块大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乳房疼痛、肿块硬度、肿块分布范围、肿块大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孕酮(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雌二醇(E2)、睾酮(T)、催乳素(PR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LH、FSH、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2、T、PR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20.
张军  张卫东  闵美林 《河北中医》2020,42(1):22-26,48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散结方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免疫球蛋白G(Ig G)、Ig M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一般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清热化痰散结方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块评分、红肿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腺体组织Ig G、Ig M及VEGF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29/30),对照组80.0%(24/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肿块评分、红肿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伴脓肿(溃破)、伴窦道者Ig G、Ig M均低于单纯肿块者(P<0.05),伴窦道者Ig G、Ig M均低于伴脓肿(溃破)者(P<0.05);伴脓肿(溃破)、伴窦道者VEGF均高于单纯肿块者(P<0.05),伴窦道者VEGF低于伴脓肿(溃破)者(P<0.05)。2组治疗后炎性腺体组织Ig G、Ig M及VEGF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清热化痰散结方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能抑制组织的免疫反应,降低VEGF水平,进而缓解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