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显著。李小娟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为气、痰、瘀壅结而成,临床治疗以疏肝行气、化痰逐瘀、软坚散结为主,自拟散结方加减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内分泌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较高,西医常以手术、131I、注入无水乙醇、甲状腺素抑制等治疗。而中医药在诊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方面有其独特疗效,且副作用小,甲状腺结节疾病的发生多与肝郁气滞、情志不舒有关,从肝论治良性甲状腺结节临床疗效较好。通过对良性甲状腺结节从肝论治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陈如泉诊治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是较为多见的内分泌病 ,往往是多种甲状腺疾病的表现形式。可由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多种病变引起 ,可呈单发或多发表现 ,以中年女性为常见。常见的治法有甲状腺激素治疗、硬化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或手术治疗。这些治疗方式各有不足 ,效果不很理想 ,而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则有一定的优势。导师陈如泉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 ,屡见奇效。现将陈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心得总结如下。1 注意鉴别诊断是治疗的关键1 1 区别是良性结节还是恶性结节甲状腺的恶性结节发病率不高 ,仅不足 1%。…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虽然治疗方法不少,但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中医学将甲状腺结节归属于瘿病、瘿瘤范畴,对其病名及病因病机认识历史久远,治疗经验丰富,治疗方法多样,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对甲状腺结节中医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陈如泉诊治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兴  陶冬青 《中医杂志》2002,43(8):574-575
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是较为多见的内分泌病,其发病率为4%~8%。其往往是多种甲状腺疾病的表现形式,可由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多种病变引起,可呈单发或多发表现,以中年女性为常见。常规的治法有甲状腺激素治疗、硬化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或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有一定的优势,导师陈如泉教授从事甲状腺疾病诊治多年,运用中医药理论治疗甲状腺结节,以基础方为主,参以辨证审因,每每屡见奇效。现将陈教授对该类疾病  相似文献   

6.
介绍梁苹茂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经验。认为甲状腺结节的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肝气郁滞、气结痰凝;用"结节方"治疗效果良好。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有明显的优势。李红教授基于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思路,重在调和肝脾、和解少阳、扶正为本、软坚散结。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本文分享李红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医案一则,整理其对该病的治疗经验,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中医药对其治疗有明显的疗效。本文通过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症状及病因病机分析,认为痰邪贯穿于甲状腺结节的始终,为本病的重要因素,并根据其痰邪病机提出化痰软坚法为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基本方法,包括理气化痰、活血化痰、养阴化痰、温阳化痰、清肝化痰、健脾化痰等方法,在临床中要辩证施治,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该病病因、诊断、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结果: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仍有待进一步阐明,特别是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结节等相关疾病的影响需深入研究及探讨,而本病的中医辨证标准以及疗效判断标准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中医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1].本病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有关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2].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病变,只有5%~15%有恶变可能[3].良性甲状腺结节较小时可无临床症状,逐渐增大时可有周围相关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梗阻等,甚至会因甲状腺肿大而影响美观.现代医学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定期随访观察、射频消融、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及手术切除等,而中医药疗法对该病具有治疗优势,疗效确切.朱镇华教授从事耳鼻喉科临床、教学、科研三十余年,在中医药防治耳鼻咽喉头颈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经验,笔者(第一作者)有幸跟诊抄方学习,现将其运用养阴清肺法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