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颖  和瑞欣  潘冉 《光明中医》2020,(2):234-235
目的探究肌张力分期针刺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偏瘫患者123例(2017年3月—2019年2月),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61例采取减重步行训练治疗,观察组62例采取肌张力分期针刺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 <0. 05);治疗后2组WHOQOL-100评分明显增高,观察组WHOQOL-100评分较对照组高(P <0. 05)。结论中风后偏瘫患者采取肌张力分期针刺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能提升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神经内科或康复科中风偏瘫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采取分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后期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应用简化Fugl-Meyer(FMA)进行肢体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MA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积分均提高,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治疗组运动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分期针刺较传统针刺能更好促进脑神经细胞的修复,促进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以头针和体针治疗,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痊愈率57%,有效率97.33%,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张野 《光明中医》2020,(4):564-566
目的观察肌张力分期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治疗中风偏瘫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肌张力分期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FMA评分、MBI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张力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风偏瘫的针刺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羽  邢素洁 《河北中医》1989,11(1):37-37
我所开设治疗偏瘫门诊,4年来收治300多例偏瘫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资料完整者200例,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导如下。一临床资科本组病例大部分经过CT检查而确诊的。200例中男116例,女84例。属脑出血者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例,脑血栓形成者79例,脑梗塞者95例,脑萎缩者5例,脑血管痉挛者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为治疗组60例,单纯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60例。结果: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丽  江钢辉 《新中医》2012,(3):110-111
目的:观察平衡阴阳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阴阳法即泻阴补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73.3%,2组痉挛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后临床痉挛指数(CS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平衡阴阳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分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又名卒中,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供障碍引起的局灶性脑神经细胞损害,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意识语言障碍和肢体偏瘫.自2002年12月~2005年12月,笔者根据中风偏瘫发生后的不同阶段、分期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并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Stroke with hemiplegia is the frequent symptom in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We had applied bilateral needling technique in combination with common needling technique to 40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from February to June 20061 The result is reported as follows.[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丽 《河南中医》2008,28(1):85-87
综述10余年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指出本病的研究要深入,筛选并确立针灸选穴及针刺方法的原则,以提高针灸临床的指导性;设立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参照现代康复学的功能评定,建立统一的评定标准;设立严格的对照组,使其治疗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运用针刺方法对存在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0例存在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症状开始改善时间明显早于A组;住院接受治疗的实际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结束后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运用针刺方法对存在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索从晋代到清代针灸治疗中风的古代文献,总结出治疗中风病的高频次穴位及组穴规律。方法:将中风病名、症状确立为中风检索词,通过建立数据库、频数分析、支持度对比的方法,总结出中风病总体腧穴运用频次,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3大症状腧穴运用频次及经络腧穴相关性。结果:中风治疗总体用穴频次和支持度居前5位的腧穴是百会、合谷、曲池、足三里、肩髃;辨证取穴方面,则体现了分部取穴和循经取穴的选穴规律;经络腧穴相关性方面,用穴、取经多集中在阳经和督脉,体现了辨证与辨经相结合。结论:古代文献关于中风病的治疗主要以针对症状为主、病因病机为辅,分部取穴和循经取穴为其选穴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急性期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针刺组,药物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脑复康250mL,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一次。针刺组除应用药物外,加“平肝潜阳法”针刺治疗。采用改良爱丁堡由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Barthel指数)、血脂和血液流变学进行治疗前后对照观察。结果:量表结果显示针刺组与药物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生化指标无特异性差异,血液流变学指标部分改善。结论:该量表能够较好的同步反映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变化,针刺疗法对急性期中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漫射光成像技术研究针刺治疗中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体针与头体针联合治疗在中风病患者脑内的成像差异,为两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将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体针组、头体针组,每组10例.体针组采取单纯体针治疗,根据患者症状选取不同穴位,半身不遂取手三里、肩髎、环跳、夹脊等,面瘫取风池、下关、颧髎等,失语取风府、廉泉等;头体针组采用头针和体针联合治疗,体针取穴同上,头针取相应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等.采用近红外漫射光成像(NIRS)系统,检测并评估针刺治疗前后大脑局部脑血流量即时变化,并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0.0%(9/10)、基本痊愈率为30.0%(3/10),头体针组分别为100.0%(10/10)、50.0%(5/10),头体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针组(P<0.05).两组成像结果显示,体针组与头体针组的前额大脑皮层血流量在针刺后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P<0.01);针刺20、30 min后,头体针组较体针组脑部血流量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均可显著促进脑皮层血流量及血氧饱和度增加,其中头体针联合针刺效果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9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取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与 BI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63%,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于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取中医针刺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Primary hypertension is the most comm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ome releva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puncturing Fengchi (GB 20)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 with hypertension. However, is this method effective for all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regards to this, the author conducted a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in clinic, puncturing Fengchi (GB 20)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yndrome of patient with hypertension. Now 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17.
早期针刺康复治疗中风病4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3年来,在总结早期针刺、康复治疗中风病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改进,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09例,对照组116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71.5%。结论:经统计学处理,X^2检验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治愈率、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各方面,都非常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可见对中风病早期进行针刺康复治疗是比较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且本法成本低,便于操作,因此,是目前临床中对中风病人最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针灸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自2008年3月-2013年9月住院的25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脑血管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平均发病后12d后开始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130例,总有效率97.2%;对照组128例,总有效率89.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针灸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用针刺加内科一般治疗,对照组用内科一般治疗。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4星期后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内皮素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比较,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差异。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有较好临床疗效,并能降低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内皮素l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风针灸介入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早期配合头针疗法,可以改善大脑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脑水肿,调节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阻止病情继续发展,提高神经系统自我修复和代偿能力,促进病变部位侧支循环的建立,加速自然恢复过程,缩短病程,并为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