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及腹部按揉对孕妇产后排便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产褥期产妇12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穴位按摩+腹部按揉组(观察组)64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64例。观察首次排便时间和便时情况。结果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早于对照组,排便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按摩及腹部按揉有利于改善产妇的排便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预防肛瘘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90例肛瘘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性状和排便感觉。结果:两组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排便性状和排便感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能有效促进肛瘘术后排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及穴位按揉的手法对脑卒中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85例予腹部按摩+穴位按揉,B组80例仅予腹部按摩,C组75例仅予常规护理。比较3组的排便情况。结果首次排便时间A组显著早于C组(P<0.01);首次排便情况A组明显优于C组和B组(P<0.05或0.01)。结论腹部按摩及穴位按揉对脑卒中患者的排便情况有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产妇在围产期阶段接受腹部按揉联合穴位按摩干预,以促进产后排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分娩的产妇82例,将其以数字随机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围产期实施常规产科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方案基础上实施腹部按揉联合穴位按摩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产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产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出现排便功能异常,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产科围产期干预计划的满意度达到75.6%,高于对照组的92.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在围产期阶段接受腹部按揉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产后排便功能的恢复,使住院治疗时间缩短,使产妇在产后能够保持良好心态,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按揉联合腹部按摩护理在预防卒中卧床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卒中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比较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穴位按揉联合腹部按摩护理)的首次排便时间、每分钟肠鸣音次数、便秘发生率及缓泻剂使用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为(19.34±5.18)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8±6.79)h,观察组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及缓释剂使用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揉联合腹部按摩护理可有效预防卒中卧床患者发生便秘,促进排便,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穴位按揉及舒适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艳文  张翠芹  许艳花  黄明 《河北中医》2007,29(12):1133-1134
目的探讨穴位按揉及舒适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12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予穴位按揉 舒适护理,对照组58例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的首次排便时间及首次排便情况。结果首次排便时间治疗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次排便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按揉及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排便情况。  相似文献   

7.
王志兰 《光明中医》2021,36(1):114-11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76例剖宫产产妇,按照干预方案的不同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干预)与观察组(38例,行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后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即在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上,观察组分别为(23.32±3.71)h和(50.23±10.11)h,对照组则为(28.52±4.47)h和(68.74±10.6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子宫复旧良好率对比中,观察组(89.47%)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应用于剖宫产中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感,改善产妇的肠道功能,促进子宫得以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针灸疗法配合腹部按摩治疗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6例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剖宫产术后处理和腹部按摩治疗,治疗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及恢复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产妇的总有效率是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66.04%(P0.05);治疗组产妇恢复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疗法配合腹部按摩可明显改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世华 《四川中医》2007,25(8):103-104
目的:探讨穴位针刺及腹部按摩对卧床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将123例卧床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选穴针刺 腹部按摩组)65例;B组(常规护理组)58例。分几个时间段比较A组、B组首次排便的时间及排便情况。结果:A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B组(P<0.01)。A组的首次排便情况好于B组(P<0.01);从使用缓泻剂的情况来看,A组使用率少于B组。结论:选穴针刺及腹部按摩有利于改善卧床患者的排便情况。  相似文献   

10.
董海英 《光明中医》2023,(3):558-560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对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85例乐安县中医院妇科就诊并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天和第3天胃肠动力恢复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可促进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