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勇  王晓岚  胡满香 《河北中医》2005,27(5):356-356
自《内经》提出“人以胃气为本”之说,脾胃的重要性在中医学治疗思想体系中已得以建立,经后世张仲景承气在胃,李东垣升阳在脾、甘寒益胃、甘温健脾、苦寒降逆在胃、诸虚皆由脾胃等诸说的进一步的发展充实,使“脾为后天之本”的思想深入医者之心,调补后天安五脏法也为广大医者所青睐。医家普遍认为脾胃病多由脾虚所致,故多用健脾益气之法。但是不详查病机,  相似文献   

2.
自<内经>提出"人以胃气为本"之说,脾胃的重要性在中医治疗思想体系中已得以建立,经后世张仲景承气在胃,李东垣升阳在脾、甘寒益胃、甘温健脾、苦寒降逆在胃、诸虚皆由脾胃等诸说的进一步的发展充实,使"脾为后天之本"的思想深入医者之心,调补后天安五脏法也为广大医者所青睐,但是不详查病机,妄用补腻药物造成气、痰、湿、食、瘀等病理因素滞留的情况在临床中也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健脾养胃护肝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的思路进行探析。方法:根据小儿脾胃生理、病理特点、病因病机总结治疗方法,并对健脾养胃护肝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的观点进行分析,并附验案佐证。结果:小儿脾胃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为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小儿脾胃疾病的诱因多由喂养不当、久病损伤或先天不足,其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脾湿胃燥、脾化胃纳等功能失调,脾胃受损后会衍生许多相关疾病。将治疗脾胃疾病的总的治疗方法归纳为健脾养胃护肝法,并可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分为多种治法如健脾、运脾、补脾、泻肝、疏肝、清胃、和胃、降逆等。并根据上述治疗方法可应用于鹅口疮、腹痛、厌食症等病症的治疗中,且获得验证。结论:对小儿脾胃病采用健脾养胃护肝法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医家普遍认为脾胃病多由脾虚所致,故多用健脾益气之法。然而明代医家吴昆却说:“脾胃宜利而恶滞”。笔者认为这句话是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性,对脾胃病治法的高度概括。治疗脾胃病贵在求“通”,疏通气机,恢复脾胃正常升降功能为治疗脾胃病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李郑生教授继承国医大师李振华治疗脾胃病“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学术思想,深刻认识肝、胃与脾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临床从湿祛脾自醒、肝疏脾复运、胃降脾可升3个角度“健脾”,在此基础上,明确药嘱对于临床治疗的重要性,尤其强调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服药时间、服药方法等。该文整理、探讨李郑生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健脾”常用药物及特殊药嘱,概括其包含的指导思想,以期提高临床治疗脾胃病的有效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一、健脾“治肝当先实脾”是自“内经”、“伤寒论”以来,历代医家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应以扶正治其本,祛邪治其标,但在扶正固本的过程中,健脾和胃确是主要关键,其理由有:(1)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从调理脾胃着手,比直接补气养血更为重要。(2)脾居中州,是运化水湿的枢纽、治湿离不开调理脾胃。(3)脾为肝病波及之要害,肝病者首当其冲是损伤脾胃,肝炎每多见脾胃症状。因此,治疗肝炎强调脾胃  相似文献   

7.
叶国芝老中医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李东垣、叶天士等医家对脾胃的论述,悉心钻研,深得要旨,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强调“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治疗上,叶老积四十年之经验,在脾胃病的辨证论治中,立法周到,选方准确,用药灵活,每每取效显著。现将其治疗脾胃病常用十法,按其适应证候,病机分析,选方用药等方面,分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清代吴中多出名医,善于总结经验,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大量的理论与医案专著。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吴医汇案》治疗脾胃病的验案,总结陈少霞、杨寿山、鲍竺笙三位吴中医家的临证组方思路,为临床脾胃病治疗提供有益借鉴。吴中医家陈少霞根据脾胃虚弱,脏腑功能失调病机,温清并用,扶正祛邪治疗脾胃病。杨寿山尤善以健脾和胃,培固后天之本,辅以醒脾祛湿为法。鲍竺笙注重审症求因,运脾燥湿,滋水涵木,交通阴阳。吴中医家治疗脾胃病过程中并非一味重用滋补建中之法,而是攻补兼施,以健脾益气为主,兼顾醒脾化湿、滋阴和胃、协调阴阳等多法,他们的辨证思路与用药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介绍崔公让教授运用芳香药物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崔教授认为,脾为湿困、升降失调,致使脾胃受纳、运化、升降等功能失调,治疗时应根据脾胃的生理特性,即“脾喜燥恶湿,胃喜温恶寒,脾喜升胃主降”等,辨证治疗。崔教授根据“芳香偏入脾”理论,治疗脾胃病时注重运用芳香化湿药、芳香理气药、芳香温中药,以达到健脾燥湿、行气解郁、温经止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认为,肝脏与脾脏、胃腑,在生理上互相为用、互相协调;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肝脏疾病的病位在肝,还涉及脾胃,历代医家持此观点和论述的数不胜数。《金匮要略》首条便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后“肝病实脾”理论即为历代医家传承,并得以发掘创新。清代医家柯韵伯提出的“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理论,在肝脏疾病辨治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