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2016年1~6月选取医院收治的急诊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0例和对照组10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急诊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率、护理合格率、护理差错率和急救物品完好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方面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差错率、护理缺陷率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急重症急诊患者的影响。方法:208例危重性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3例)和观察组(10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重症急诊患者采取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明显改善急诊护理质量,利于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仅实施风险管理护理的急诊科患者50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实施风险管理护理联合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急诊科患者50例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急诊监护室开展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入住医院的8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率及满意度予以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监护室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急在急诊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6~9月松阳县中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80例患者两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急诊护理缺陷率、护理差错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明显提高,表现为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缺陷率均有显著降低,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有了较大提高。前后护理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实施风险管理,使得护理工作出现的缺陷率和差错明显减少,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诊观察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观察急诊病房的20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将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投诉概率以及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满意度为9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以及投诉概率分别为2.00%、1.00%,对照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以及投诉概率分别为6.00%、5.00%,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急诊观察病房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的降低发生风险事件概率以及投诉概率,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规避急诊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2014年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10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2013年8~9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10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缺陷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操作、病历书写、规避纠纷、应急能力等方面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环境设施、服务态度、护理过程、护理结果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规避急诊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开展效果。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医嘱护理,观察组在实施急诊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管理。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显著(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到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急诊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及依从性,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及技能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的实施效果。方法:以丽水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8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对照1组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方法,对照2组采用急诊风险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方法。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和管理对策。方法:将2015~2016年进入医院接受急诊治疗的300例老年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进入医院接受急诊治疗的100例老年危重患者纳入到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结果: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前,对照组的300例患者中,共出现40例护理风险事件,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3.33%,其中,护士专业技能不足与护士过度疲劳,是风险的主要来源。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较多,护士专业技能不足是主要风险来源,实施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科气道护理风险管理在积极抢救气管插管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作用。方法:分析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从急诊科抢救中转运至相关科室的气管插管患者,共15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意外发生率及接收科室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意识障碍程度加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护理管理在急诊抢救、操作中有一定的作用,接受科室的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急诊气管插管患者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76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肺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13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急诊流程开展急救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急救技术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07%;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急救技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安全防范措施在急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湖州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急诊输液室中接受治疗的8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4~10月期间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在此期间接收的4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月~2014年4月期间急诊输液室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在此期间接收的40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此期间发生不良事件8例,观察组患者在此期间发生不良事件3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室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地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急诊病房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措施与成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管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病房管理中开展风险管理,不仅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医院急诊危重患者106例,将急诊危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3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53例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将两组急诊危重患者的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诊危重患者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进行护理安全管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还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保障急诊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90例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危重院内转运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观察组落实转运过程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急诊危重院内转运患者家属满意度、转运时间、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处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急诊危重院内转运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转运的时间、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处理能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转运过程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院内转运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提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处理能力,缩短转运时间,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强化细节管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60名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将常规护理管理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采取细节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三个项目进行客观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强化细节管理有助于完善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临床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