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在发病原因中以粘连性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病因的49%。[1]由于手术引起的粘连占70%,随着腹部手术的广泛开展,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逐年上升。[2]在治疗上,粘连性肠梗阻大多数采用非手术疗法,因为再次手术可造成新的粘连。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笔者用苦寒泻下法为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75例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吴玉生 《新中医》1996,28(8):40-41
泻下法治疗肿瘤急症的临床应用吴玉生主题词泻法,中医治法,急症/中医药疗法,肿瘤/并发症泻下法在中医治疗急症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运用泻下法治疗肿瘤急症常见的高热、癌痛、咯血、急性肠梗阻等,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泻下通腑法治肿瘤肠梗阻此法适用于腹...  相似文献   

3.
粘连性肠梗阻主要是指外科手术后损伤腹膜和肠管等,在愈合的过程中出现肠粘连。中医认为肠粘连的发病病机与经脉损伤致气滞血瘀、热邪闭郁、肠管功能紊乱、肠腑通降下行功能失常、滞塞不通等有关。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则:理气活血、清热导滞、通腑散结。用复元活血汤、木香槟榔丸和枳实导滞丸加减,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从痰湿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东亮  韩廷雨 《新中医》1997,29(1):57-57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2~4周,由于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易接受,故发病后外科多要求中医共同治疗。观教材及许多临床报道,治疗本病多为通降法,用大承气汤或麻子仁丸加减。笔者临床发现,除阳明腑实证外,证属痰湿蕴结者亦不乏其例,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燥湿化痰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1 病机分析所治病例中,皆发生于手术2周后,手术原因有肠梗阻、胃穿孔、腹部外伤、阑尾炎等。发病时均有腹胀、腹痛、呕吐、不排气等症状,外科确诊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虽采用胃肠减压、大承气汤胃管注入、补液等措施,症状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大承气汤以及大黄传统和现代的主要作用机理,总结了通脏疗法历代运用的状况和最近的研究进展,将其分为通腑行气法、通腑泻下法、通腑醒脑法和通腑解毒法,并指出其在肺部疾患,外科手术后的排气排便障碍、急腹症(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脑务管意外急性期、感染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病症中运用的特点和注意问题,对正确运用通腑疗法,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腑祛瘀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侯逢春(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050000)王敬兰(河北中医学院050091)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西医一般采用再次手术以缓解症状,但有可能造成再次手术后肠粘连。我们采用通腑祛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7.
粘连性肠梗阻属于祖国医学"肠结"、"关格"等范畴,是由于肠粘连或粘连带所致的梗阻,以腹痛、腹胀、呕吐、便闭为主要临床表现.20世纪60年代初本病占肠梗阻病人总数的20.19%[1],到90年代中期已占40%[2],随着腹部手术广泛开展,防治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和发展是当今外科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我们在应用通腑五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我校附属医院近10年收住院治疗的86例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腑五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粘连性肠梗阻属于祖国医学"肠结"、"关格"等范畴,是由于肠粘连或粘连带所致的梗阻,以腹痛、腹胀、呕吐、便闭为主要临床表现.20世纪60年代初本病占肠梗阻病人总数的20.19%[1],到90年代中期已占40%[2],随着腹部手术广泛开展,防治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和发展是当今外科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我们在应用通腑五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我校附属医院近10年收住院治疗的86例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在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发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对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理尚未明了,但研究工作在不断深入。本文对近10年来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介绍,包括中药、推拿、针刺、中医外科等。由此促进中医,特别是针灸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腑运肠汤内服联合灌肠辅助常规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中医组63例和常规组62例,常规组采用纠正电解质、持续性胃肠减压、补液、禁食等常规治疗措施,中医组加用通腑运肠汤内服联合灌肠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情况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中医组肠道排气时间、排便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白细胞(WBC)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第3、5、9天中医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同期常规组(P0.05)。治疗后中医组IL-6、CRP、TNF-ɑ值均低于同期常规组(P0.05)。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8%(P0.05)。结论:通腑运肠汤内服联合灌肠辅助常规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利于尽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反应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 粘连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手术之后。西医以再次手术解除粘连为手段,中医则多以瘀血阻滞,气机不利等辨析。其治,恒以活血化瘀,理气消胀,通腑导滞为主,但证之临床并  相似文献   

12.
通腑法,是指通导腑气,泻下大便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应用甚广,若用之得法,常收良效。笔者就数十年临床治疗体会,应用通腑法治疗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之心得,简介如下,以飨同道。1 1 急性胆囊炎,通腑泄浊痛自安 急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病年龄以中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常突然发作。以后胁下疼痛、寒战、发热、恶心、呕吐为主要临  相似文献   

13.
林继臻  刘明 《中医研究》2010,23(6):56-57
通腑泻下法是中医基础理论中藏象学说“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具体临床运用。本法的应用首推东汉张机创制的代表方剂——大承气汤。他常采用该方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少阴急下证以及痉病、宿食等病证。历代医家在仲景承气类方剂的基础上也多有发挥。金代张从正采用下法治疗多种疾病,进一步发展了通腑泻下疗法。至明末吴又可指出“温疫可下者约三十余证”,他采用泻下常用药物大黄治疗各种急性热病,丰富和发展了通腑泻下治法的理论。作者在临证时也经常使用此法,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腑通颗粒胃管注入及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62例粘连性肠梗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和腑通颗粒胃管注药及中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自行排便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院成方"顺气通腑合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顺气通腑合剂,观察并记录腹痛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气通腑合剂可提高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粘连性肠梗阻是在外科腹部术后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一般临床上肠梗阻分为血运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但在外科腹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以机械性的粘连性肠梗阻最为多见。临床上有腹痛与反复呕吐、吐出物为黄绿色液体或胃内容物,术后患者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腹部有时可见肠型,患者腹部有压痛,甚至反跳痛及肌紧张的体征,腹部叩诊鼓音,听诊可听到高调亢进肠鸣音;X线立位腹部平片可见肠管气液平面。西医治疗肠梗阻以手术为主,保守治疗方法有胃肠减压、灌肠、肠外营养支持等。肠梗阻在中医中属于"肠结"范畴。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在抗感染,维持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的同时,加以中药攻下通里,针灸活血行气,使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减少二次手术形成再次粘连性肠梗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通腑法在急重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凤娣 《新中医》1995,27(6):38-39
通腑法在急重症中的应用邱凤娣主题词泻下,中医治法,急症/中医药疗法通腑法在中医急危病症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其独特作用和显著疗效被广大医家所重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急重症工作的深入开展,除了用通腑法治疗急腹症外,通腑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许多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通腑汤治疗术后高龄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术后高龄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主要采取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等方法治疗,补液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平衡,并给予甘油灌肠剂灌肠;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通腑汤鼻饲加灌肠。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8.00%,总有效率为98.44%;对照组治愈率53.57%,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气活血通腑汤对术后高龄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约占各种类型肠梗阻的40%左右,为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对粘连性肠梗阻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疗法只能解决暂时性梗阻,而术后仍被再度粘连、梗阻所困扰。笔者采用活血通腑合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89例,并随机设立对照组87例,采用西医药常规治疗,进行对照观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89例中,男63例,女26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79岁,平均47.2岁。本组病人均有腹腔手术史,其中以急性阑尾炎术后为最多,共41例,占46%;消化道穿孔术后14例,占15.7%;胃大部切除或胃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20.
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之一。虽然手术治疗可松解分离粘连,但是由于手术创伤、积血、异物等因素,往往会引起再次新的粘连,因此临床上尽可能采取保守治疗。1990年12月至2010年1月,笔者运用通滞化瘀理气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6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外科要求中医会诊患者,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38.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