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伤寒论》对寒热错杂方证的认识,包括表寒里热证、中焦寒热夹杂证、上热下寒证、少阳失和证、阴阳失调证5方面证治。提出寒热错杂的形成与感邪性质及机体体质密切相关。且寒热错杂易影响中焦气机升降,其与脾胃生理特性及脏腑之间的病传密切相关。仲景《伤寒论》首创寒温并用之法治疗寒热错杂之证,尤其注重脾胃气机升降之要,明察气机升降失常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立法处方重视脾胃升降,寒温并用,以平调寒热,斡旋中焦气机为治疗寒热错杂之根本。本文从“辛开苦降以畅中焦、清上温下以畅中焦、解表清里以畅中焦、和解少阳以畅中焦、调节阴阳以畅中焦”五个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旨在探讨寒热错杂致中焦枢机不利的机理及证治,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口腔溃疡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反复。李建武教授精于辨证,擅于应用温药治疗寒热错杂、脾胃虚寒、脾肾阳虚及阴虚火旺等证型的口疮,注重寒温并用、阴阳并补、顾护中焦,灵活运用潜阳之法,临床疗效显著。现将李建武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寒温并用治法探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世幸 《四川中医》2005,23(2):20-21
《伤寒论》作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之专书,应用寒温并用之法,内容丰富,作者归纳15法,并指出其目的有二:一是用于病症之寒热错杂,二是出于制方配伍之考虑。  相似文献   

4.
皮肤病形成寒热错杂的病机与患者体质因素、邪正盛衰、脏腑的生理特性密切相关,本文从皮肤病形成寒热错杂之证的机理出发,探索寒热并用之法治疗皮肤病,以期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前列腺炎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病因复杂,症状多变,病程迁延。其病机与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的特点相符合,临证治疗应以寒温并用、虚实兼顾为法。  相似文献   

6.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法则。故对寒热错杂证,当以寒热并用疗法,效果始著。然寒热错杂之证,其肇常异,其证多惑,而寒热并用之法,亦当有别。笔者勒要钩玄,探讨如次。寒热饮燥易从化表里不偕常兼挟邪之为患,常不单一。如寒邪弥笃,治之热  相似文献   

7.
李文龙 《河南中医》2011,31(10):1088-1089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系统阐述了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的辨治规律。真寒假热之证,当辨明疾病本质,治宜破阴回阳,宣通内外上下;内外寒热并见之证,当分清表里虚实,治宜外散表寒,内清里热;上下寒热错杂之证,当分清病位病性,治宜寒温同施,上下兼顾;寒热互结中焦之证,当明辨痞满虚实,治宜寒热并用,通上下交阴阳。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伤寒论》厥阴下利之特征是下利与手足厥冷并见,病机为寒热错杂,因此有邪热亢盛、上热下寒、寒热错杂、阴寒内盛四个下利证型,当分别予以清热解毒、清上温下、寒温并用、回阳救逆等法治之,务使厥回利止,邪却正安。  相似文献   

9.
任若冰  芦少敏  朱玉梅  王黎 《光明中医》2023,(20):4044-4046
半夏泻心汤是医圣张仲景创立以辛开苦降、寒温并用之法来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的名方。芦少敏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研究发现,本方的适用证不仅限于病理表现为痞、呕、利的消化系统疾病,还可涵盖其他系统的疾病。笔者有幸跟随芦师学习,发现凡是中焦脾胃气机运化失常导致寒与热相互错杂的证候均可使用。现通过对泻心汤原文的解读及具体临床案例分析,探讨本方治疗经验,旨在说明有是证用是方的中医辨证施治之实质,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寒热错杂证指寒证、热证错杂并存于机体的一类证候群。《伤寒论》完善了寒热错杂证的辨治体系,形成了“寒热并用”理论,创立一系列寒热同调的方剂。在糖尿病中寒热错杂型的患者也占有一定比例,现在病因、病机等方面论述糖尿病寒热错杂证,并联系《伤寒论》中相关条文及临床上“寒热并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总结了针对该型糖尿病的治疗思路为寒热并用,立足脾胃,斡旋气机,方证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