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中医学角度并吸纳现代物理学、生物学、基因学等现代自然科学成果,解析中医气一元论的科学内涵,揭示了中医学整体思维的科学性,对中医的发展及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新荣  吴彦莉 《中医药学刊》2006,24(6):1068-1069
从气一元论与原子论的角度分析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不同之处,中医学是在气一元论思想指导之下形成的。包含有机整体论观点和朴素系统论思想;西医学是在原子论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包含机械论和还原论的观点。中医学与西医学分别存在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现代医学要求两种医学的统一,将两种医学的思维方式在保持其各自优点的前提下提高到现代系统论思想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管子》一书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一元论”思想,吸收庄子“道”“气”一体思想,提出了“道-气”一元论宇宙观,即《管子》“气一元论”;进而分气为“精”(清气)与“形”(浊气)。“道-气一元论”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有着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天地生人,以成其形”思想的影响,对阴阳理论的影响,对精、气、神理论的影响,以及对形神一体观的影响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中"气"的理论是中医学核心的基础理论之一,其内涵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被广泛地用来解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自然界和人的组成、变化及关系,以及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等各个方面。中医学的整体观是"元整体观",而不是"合整体观",元整体的本原是混沌一元的整体,由整体产生出部分。"气一元论"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由混沌一元的元气分化演变而来,气分阴阳,阴阳生万物。中医学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孕育和发展,"气一元论"贯穿《黄帝内经》始终。因此,只有明确了《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分类及其演变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整体观。  相似文献   

5.
从气一元论与原子论的角度分析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不同之处,中医学是在气一元论思想指导之下形成的,包含有机整体论观点和朴素系统论思想;西医学是在原子论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包含机械论和还原论的观点。中医学与西医学分别存在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现代医学要求两种医学的统一,将两种医学的思维方式在保持其各自优点的前提下提高到现代系统论思想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浅谈气一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昌  梁华龙 《河南中医》2009,29(5):431-433
"气一元论"为先秦道家稷下学派所创立。其主要内容是:气是构成宇宙的本质;气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尽管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人类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识逐渐精确,但中医"气一元论"仍有其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气一元论”作为统筹中医各学科发展的主要根基,是中医学者必不可缺的重要指导思想。对它的有效阐释及深入研究亦成为揭示经络可视化研究的关键桥梁。故本文基于“气一元论”探究经络中“气”之体现,认为经络实质仍以“气”为主,但有“气本、气动、气化”之区别,在经络学理论、脉诊、经络治疗等方面中得以体现。全文旨在强调现代经络学发展应以中医思维为主,应立足于经脉中“气”为中心,并进行理论阐释,同时对“气本、气动、气化”的本质研究提供中医理论佐证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9.
“气一元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唯物基础,亦为人体生命观之基本内核。“气”乃构成宇宙之本原,亦为宇宙之最高范畴。作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立足“生命宇宙整体观”,临证之时,以《周易》先天“乾坤两卦”分析患者“元气”之强弱及其运行规律;论治之际,以“气一元论”为宗旨,以“六经辨证”为大法,以“仲景方药”为医剑,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纯中医可以防治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本文先浅探“气一元论”之理论基础,然后再观其指导临床(婴儿肝炎综合征)之效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作为立命之本,阳气为其主帅,气机升降是其气化之机。笔者在临床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时,立足于元气及其升降原理,以"气一元论"理论为指导,认为元气不足,肾精亏虚为本病形成的关键,肝气亏虚升发无力、脾胃枢轴失常是其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中医理论逻辑之所以抽象、模糊,是因为追求中和.和则万物生长繁衍.中和思想是中医的核心与灵魂.中和的本质是关系的总和,是无法精确计量的.为表达以及达成中和,模糊成为了中医与生俱来的属性,模糊也是疾病的内在性状,中医对从失中和到中和或者相反过程的模糊描述,很好地体现了疾病的本来面目.用中和驾驭模糊,就是医者意也,模糊脱离中...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属于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对中国古代的医疗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之为医之始祖.成书年代众说纷纭,本文暂且不议.《黄帝内经》基本理论精神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13.
气化理论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这一理论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基本成熟,并对后世中医学理论发展与实践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化"概念主要是从自然、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体气血生化3个层面加以定义,用于描述"气"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相应变化。气化具有永恒性、普遍性、表象性、方向性、变动性、有序性6个特点。通过对《黄帝内经》"气化"概念与特点研究,有助于发掘气化理论在中医学基本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凸显中医原创思维特色。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常用文化负载词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首。《黄帝内经》中的文化负载词是《黄帝内经》英译的难点和重点。研究《黄帝内经》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黄帝内经》乃至中医英译都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两个《黄帝内经》英译版本中文化负载词英译比较的实证性研究,探讨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及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医英语的学科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5.
“象”诊察是中医诊查的关键手段,象思维则是贯穿整个辨证论治过程的主要思维模式.“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而知行合一是象思维的基本要求.象思维在中医学中应用广泛,贯穿了中医学诸多方面,无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阴阳、五行、藏象病机,还是中医临床基础中的诊断、治则、方药等.象思维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要...  相似文献   

16.
张载对《周易》“法象”学说有所发展,首先,明确指出“法象”普遍存在,即“盈天地之间者,法象而已”.言“法象”而非仅以“象”来指称,旨在强调对天地自然的效法与摹拟,此“象”既是一种形象,有其图画性特色,更是一种对天地自然之“象”的仿效.这种说法,将天地万物联系了起来.其次,提出了“法象”普遍存在的物质基础为天下一气:气聚...  相似文献   

17.
目的面对阻碍中医学复兴发展的重大障碍,虽然经过现代医学几十年的研究,至今仍无明确定论的人体经络实质,反过来探寻中国古人是如何发现人体经络的。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以及通过对中医学的源头《黄帝内经》[2]等书籍的学习、思考,从实践之路、理论之路两个方面来探寻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结果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实际上已经明确写在《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了。结论不是人体经络不存在,也不是现代人不如中国古人,只是中国古人走的这条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石破天惊,大大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能力,现代医学之所以研究人体经络实质几十年未果,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帝内经》经典语句的翻译,从不同语言文化的角度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黄帝内经》权威训诂本及《黄帝内经》三个英译本作为语料,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三个译本中《黄帝内经》经典语句的翻译。结果:翻译《黄帝内经》经典语句时,应本着等效翻译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黄帝内经》的原貌,从而忠实传递《黄帝内经》的医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结论:《黄帝内经》经典语句的翻译不仅给其他中医经典书籍翻译提供借鉴,而且对典籍翻译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珍  梁丽娜  唐由之  周尚昆  白星旸 《光明中医》2014,29(12):2494-2495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分析探究,阐释中医眼科的基本理论、解剖概念、病因病机、眼睛与脏腑经络的联系及其对眼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眼为人体重要的五官之一,主司视觉.中医眼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积淀了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眼病做斗争的丰富经验,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的《黄帝内经》,集先秦医学之大成,奠定了临床各科的发展基础,眼科的许多基本理论亦源于此.该书首次使用了眼的一些主要解剖名词,初步探讨了眼的生理功能以及眼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涉及到的眼部病症计40余种,并提出了眼病的针刺之法。  相似文献   

20.
系统生物学将会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代表21世纪生物学的未来,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具有无限的潜力,将对基础医学研究、临床研究及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影响。中医药的研究若能与系统生物学相结合,将有可能从系统的角度诠释中医药多靶点、平衡调理、标本兼治的治病机理和分子机制,为中医药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