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观察评价关节镜下清理术加膝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1例: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加膝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加膝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魏立伟  秦娜 《世界中医药》2013,8(11):1311-1313
目的:观察采用中药膝痛宁熏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8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并给予中药膝痛宁外用熏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为90.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和WOMAC评分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仅有VAS评分较前有明显降低(P〈0.05),WOMAC评分方面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膝痛宁熏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合内服益肾活血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内服益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进行治疗,治疗后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均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总有效率83.7%;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自身及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因药物引起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益肾活血方内服配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是较为理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潘贵超  王振全 《吉林中医药》2011,31(7):656+672-656,672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手术结合中药复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9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5例,前者仅做关节镜清理手术,后者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结果:Lequence评分及有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手术结合中药复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内服活血通络中药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膝关节早中期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组及中药组,分别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以及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口服中药进行治疗。于术前和术后5周、6月及12月进行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5周、6月及12月,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玻璃酸钠组及中药组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6月及12月中药组评分高于玻璃酸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配合活血通络法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对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后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128例(154膝)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病例,在关节镜清理术后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通过Lequesne评分标准,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与关节功能改善程度.结果:随访6月~24月(平均15.2个月),关节镜清理组在术后6周的评分与关节镜清理配合玻璃酸钠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6周后特别是术后6个月起,后者治疗效果优于前者(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后配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的长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治疗组另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另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赵建锋 《新中医》2014,46(6):100-10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中药组给予自拟益气通痹汤口服,玻璃酸钠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评价2组近期、远期疗效。结果:中药组和玻璃酸钠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远期疗效玻璃酸钠组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通痹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烫疗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烫疗药组(治疗组)和玻璃酸钠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的改变情况,并按照《膝关节功能及效应评定标准》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烫疗对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方(当归、牛膝、乳香、没药、伸筋草、透骨草等)配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7例,并以玻璃酸钠配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7例进行对比;结果:根据WOMAC评分标准显示,中药熏洗配合关节镜下清理术和玻璃酸钠配合关节镜下清理术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血清IL-1β、TNF-α的调节作用,探讨其防治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正常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行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CLT)造模,治疗组造模后1星期于犊鼻、后三里穴进行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对照组IL-1β、TNF-α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IL-1β、TNF-α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1β、TNF-α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刺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异常升高的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而发挥其抗炎作用,从而延缓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刺消巴布剂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骨刺消巴布剂组(A组),奇正消痛贴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正常组(D组)。A、B、C组通过改良经典的Videman固定法制备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A、B组外敷相应药物,C、D组不做任何处理,于造模成功后第1天和药物治疗后第5周测关节液中IL-1β、TNF-α含量。结果:造模后A、B、C组IL-1β和TNF-α与D组比较显著高表达(P〈0.01),而3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后,A组、B组与C组比较,IL-1β和TNF-α含量下降(P〈0.05),C组IL-1β和TNF-α表达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刺消巴布剂可能通过降低关节液IL-1β和TNF-α的含量,对膝骨性关节炎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药膏外敷对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Knee简称膝OA)临床症状与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白药膏治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例确诊为膝OA患者,随机分为白药膏治疗组和塞来昔布对照组各20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抽血检测IL-1β、TNF-α及MMP-9含量,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和20m行走时间等症状与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白药膏外敷治疗膝OA短期疗效明显,其取效可能与降低血清IL-1β、TNF-α等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以Wistar雌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机械损伤加混合细菌感染法建立盆腔炎性疾病动物模型,运用益气活血法的3个优化组方对模型大鼠进行治疗,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血清中IL-2、IL-6、IL-10、TNF-α、IgG及IgM的浓度变化。结果:对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呈现出IL-2、IL-6、IL-10、TNF-α以及IgG、IgM参数的顺序关系,IL-2、IL-6参数的改变呈现干预的正向关系,IL-10、TNF-α呈现干预的复杂性关系,IgG、IgM却没有意义(P0.05);IL-6、TNF-α的B组、C组与A组参数的差异,反映3组之间的治疗作用。结论:益气活血法对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呈现出顺序关系、正向关系、复杂性关系、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的关系,还呈现出不同比例中药的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15.
兰俊 《中医正骨》2009,21(10):6-8,11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黄芪注射液加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实验组采用黄芪注射液2mL加玻璃酸钠注射液2mL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mL加玻璃酸钠注射液2mL关节腔内注射。每周注射1次,共5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2周抽取关节液,7周后检测其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同时在治疗前后对全部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等进行检测,比较其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442).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1,P=0.795;t=-0.204,P=0.839)。治疗结束后2周,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0,P=0.000;t=13.05,P=0.000);两组患者关节液中TNF—α的含量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7,P=0.000;t=13.15,P=0.000)。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P=0.000;t=-5.47,P=0.000)。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方面的观察指标无临床意义上的变化。结论:黄芪可降低膝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用黄芪注射液加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关节镜清理术联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通过观察关节液中影响膝关节软骨生理病理过程的MMP13、IL-1、TNF-a、TGF-β细胞因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机制。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4周、6个月、12个月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MP13的mRNA原位表达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关节液中IL-1、TNF-α、TGF-β的含量,对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和蛋白酶进行量化比较。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的IL-1、TNF-α、TGF-β及MMP13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4周时IL-1、TNF-α含量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6个月时TGF-β含量较术前显著升高,对照组较治疗组同时期的IL-1、TNF-α、TGF-β的改变滞后;3两组术后6个月时IL-1、TNF-α指标显著改变,而TGF-β的含量变化较IL-1、TNF-α改变幅度小;4治疗组在术前与术后4周,术后4周与6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的IL-1、TNF-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IL-1、TNF-α均有显著下降;5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并不是所有标本都检测到MMP13且MMP13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1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均可以通过调节IL-1、TNF-α与TGF-β细胞因子生成,并维持分解与生成代谢的动态平衡,达到治疗疗效;2两组对于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及功能在关节液的表达上,是以降低IL-1、TNF-α对于软骨的破坏为主,而TGF-β对于软骨的修复出现较晚;3对照组于术后6个月关节疼痛才开始逐渐缓解,细胞因子IL-1、TNF-α、TGF-β的改变滞后;42组在术后4周时细胞因子IL-1、TNF-α含量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在术后6个月时细胞因子TGF-β含量较术前显著升高,临床表现为术后4周即关节疼痛开始缓解,在术后6个月时疼痛缓解显著,在术后6个月~1年时间段内关节功能康复疗效显著提高;5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和TNF-α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6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2和TNF-α含量,并与46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而IL-2水平则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与发展与血清IL-2和TNF-α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AECOPD不同证型、痰色、病情严重程度患者气道炎症程度的变化及其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择AECOPD患者中属于痰浊蕴肺和痰热壅肺两种证型者并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收集痰液与标准色谱比对进行评分,同时测定痰液中的IL-8、TNF-α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结果:(1)不同证型患者IL-8水平无差异(P>0.05),TNF-α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痰热壅肺者高于痰浊蕴肺者(P<0.05)。(2)不同痰色组的IL-8、TNF-α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的IL-8、TNF-α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痰色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RS=0.619)。(5)不同证型患者中其病情严重程度的构成有差异(P<0.05)。(6)痰色评分、病情严重程度与IL-8、TNF-α水平均具有相关性。结论:对于AECOPD患者,痰热壅肺者气道炎症水平可能高于痰浊蕴肺者,且痰热壅肺组中病情较重者较痰浊蕴肺者为多。从痰的颜色可以大致判断AE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气道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出自<回回药方>的"失合刺治丸"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2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清TNF-α和IL-6水平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各观察项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骨刺消巴布剂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组织内白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和对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骨刺消巴布剂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过程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6只,模型组10只,对照组10只,治疗组10只。重物打击法建立SD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分组采取相应处理。各组于第3天、第8天各处死一半,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IL-6、TNF-α含量的测定。结果: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样本内IL-6、TNF-α含量在伤后各时相均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治疗组、空白组IL-6、TN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相应处理后第3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样本内IL-6、TNF-α含量相比P〈0.05;第8天组间比较P〉0.05。治疗第3天后组织形态学病理程度分级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P〉0.05。但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P〈0.05。第8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相比P〉0.05。结论:骨刺消巴布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是通过调节组织内IL-6、TNF-α的水平以抑制无菌性炎症过程而实现的,与奇正消痛贴相比,其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