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的脉象是以脉搏的位置、幅度、力度、频率、节律、形态等方面来认识的.脉象从位置来分辨的有浮、沉、伏,以幅度来分辨的有洪、大、细,以力度来分辨的有虚、芤、实、濡、弱、微,以频率来分辨的有数、迟、缓,以节律来分辨的有促、结、代,以形态来分辨的有弦、紧、滑、涩、长、短、革、牢、动、散.现将古代医学家有关常见28种脉象的论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医学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女性医学家,她们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病,深得后人的敬仰和称道。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中医学家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1.“仙授”类。如《史记·扁鹊仓公传》中记载:扁鹊的成长是得到了一位“殆非常人”的长桑君的传授,而《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则指出该书中的蔺道人伤科经验是受神仙传授的,两者都带有神秘的色彩,其实这些“仙授”都是(讠乇)词,若没有自己的艰辛努力,“仙授”也是无济于事的。 2.“梦授”类。如宋金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张子和学习医学到了入迷的程度。一天,他做梦看见有人用大斧劈开了他的胸膛,并将古医经典放入其中。从此以后,他便熟悉医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我国著名中医学家裘沛然的生平 ,裘老从事祖国医学研究 70年 ,临床经验极其丰富 ,尤其治疗疑难杂病 ,更有独到之处。他除主攻医学外 ,还精通哲学、史学、文学、化学等科 ,曾任《辞海》(中医学科 )主编等职 ,其文学造诣亦极高深。裘老立德养心 ,胸怀洒脱 ,善于“识度”、“全神”,其平易近人 ,虚怀若谷的做人之道 ,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5.
张赞臣,近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中医事业,治学严谨,业绩卓著。他坚定捍卫中医事业,在关系着中医事业存亡的抗争废止中医案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他注重人才培养,热心中医教育事业,曾创办上海国医讲习所、中国医药研究所、上海中医专科学校等。临床造诣深厚,学验俱丰,饮誉海内外,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擅中医喉科、外科。在治疗耳鼻咽喉病症方面有其独到经验,注重整体,着重肺胃;抓住主证,内外结合;保护脾胃,务护正气。一贯追求“研求创新以发明”,对发展中医喉科学术起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如今,心理治疗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临床,而且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其实,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将心理治疗用于为患者治病了,而且卓见成效。下面便是几个我国古代有趣的心理治疗故事。  相似文献   

7.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文章结合古代医学家寻求真实、追求真理、捍卫真理、探索创新、诚实敬业的科学精神和为祖国医学事业进步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提出古代医家坚定追求真理的信念,自觉、主动、不懈努力的行为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学术委员、肿瘤科主任医师余桂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2月7日13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相似文献   

9.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0):F0002-F0002
潘澄濂先生(1910—1993),原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系浙江省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浙江中医杂志》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0.
11.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裘沛然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裘老1916年1月30日生于浙江慈溪裘市村,今已年过耄耋,但仍耳聪目明,能写细字;头脑清健,能继续为病人解除疑难杂症。平时,在他的书斋兼会客厅里,或接受求教,或看病,往来无虚客。清茗润喉,香烟缥缈,与入交谈,谈笑风生。先生毕竟是学问家,引经据典,古今中外,随手拈来,这些只能证明他的博闻强记,熳笥深厚,医文史哲,融会贯通。为了潜心做学问他不得不狡兔三窟常易地而居,所以上门走访除非事先预约,否则贸然造访,你可能找不到他。  相似文献   

12.
裘沛然,1916年1月生于浙江慈溪裘市村,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是担任《辞海》副总编、中医分;件总编的全国著名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如今年过耄耋,犹耳聪目明,头脑清健。  相似文献   

13.
许力行 《养生月刊》2006,27(11):994-995
在我国古代的文人中,无论是文学家、思想理论家,还是书画家、医学家,活到六七十岁甚多,八九十岁高寿者,亦不乏其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许多养生方法,这对后人,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借鉴。笔者以此总结出古代文人养生九法,介绍如下。一、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轼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在广东儋县建立一“息轩”,并题诗:“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可在15分钟至半小时,是持续用脑过程中一种良好的休息养生方法。二、睡…  相似文献   

14.
五、养生的道理就是讲做人的道理 中医治疗疾病强调精神心理因素,治病首先要治心,养生也首先要从养心做起,就是要从如何做人开始。养心就是注重精神心理因素的调节和品德的修养。从做人而言,就是养正气,养成浩然之气,“养得一身浩然气,春光布体日星悬。”近代医学研究发现,不仅大多数精神系统疾患和精神情志因素有密切的联系,而且许多躯体病变的发生、加剧或减轻的契机,也和精神因素关系甚大。所以,要求心存仁爱,与人为善。做人道理其实就是养生道理。裘教授非常推崇儒家做人的道理,他说做人做得好就能心里和顺,健康长寿,心存仁爱,与人为善,仁者寿,寿命就相对延长。处处有仁爱之心,处处行仁爱之举,处处有普济众生的思想、有帮助人的思想,助人为乐,这种思想就是仁心,有仁爱的人心里就平和。《内经》有句话:“故主(心)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身体健康,首先要有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副院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离休干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编委王雪苔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9月2日凌晨2∶03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王雪苔,1925年12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义县。1955年12月中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姜春华教授百年诞辰。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卫生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共同举办的隆重纪念一代名师姜春华教授百年诞辰大会,于2008年12月18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市卫生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及上海市中医界300多位领导、专家及学者参加会议。大会由姜春华教授的学生沈自尹院士主持,复旦大学副校长王卫平教授、上海市卫生局王红副书记、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凯先院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施杞教授、中山医院党委书记秦新裕教授等分别代表复旦大学、上海市卫生局、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了发言。学术报告会由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蔡定芳教授主持,姜春华教授生前好友我国著名中医学家裘沛然教授、华山医院沈自尹院士、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张云鹏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胡义扬教授、蔡定芳教授分别就姜春华教授的学术成就与影响作了深入探讨与研究。会议赠送了由蔡定芳教授主编、沈自尹院士主审,上海科学技术出...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占代的文人中,无论是文学家、思想理论家,还是医学家,活至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高寿者,不乏其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许多养生方法,这对我们后人,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借鉴。1、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轼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在广东儋县建一“息轩”,并题诗:“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可在十五分钟至半小时,是持续用脑过程中一种良好的休息方法。2、睡眠法:南宋大诗人陆游,享年八十五…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委员会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教授的新作《我说中医》,由学苑出版社推出。该书是近十年来作者的一些专题讲座和在全国各地一些会议上讲话内容的合成,包括中医药政策研究、中医药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者、本刊顾问、上海医科大学姜春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14日凌晨逝世。享年84岁。姜春华教授字实秋;1908年出生于江苏南通。自幼从父习医,18岁到上海开业,复向业于陆渊雷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姜老即活跃于上海医坛,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新中国医学院。1954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今上海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主任、脏象研究室主任,并相继兼任华山、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七届人大常委。历任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血防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中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顾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辞海·中医分册》主编,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顾问。姜老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者之一。他学识渊博,思想敏锐。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  相似文献   

20.
2《医学入门捷径六书》 医药学发展到明代已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方书繁多,卷帙浩繁,徐春圃对此深有感触,他在《医学捷径六书.二十四方》序中曰:"方愈多而治愈舛何也?即一门一证,群方百种,益浩繁无约。四顾无隅,万径千蹊,莫知所适。"乃作《医学入门捷径六书》(简称《捷径六书》)。这是一部讨论治法与方剂的专书,是徐春圃晚年总结一生临床经验的力著,成书于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