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离测定四逆汤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及其6种水解产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婷婷  栾立标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9):1634-1638
四逆汤为中医的经典名方,由附子(制)、干姜及炙甘草(蜜炙)组成,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具有强心,抗休克,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1]。该方的君药为附子,其主要成分为乌头类生物碱(包括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此类生物碱属于双酯类生物碱,毒性极大。酯类生物碱分子中的酯键是产生毒性的关键部位,在水中加热易水解,首先生成苯甲酰乌头原碱,进一步反应产生乌头原碱,两类水解产物毒性极小,但仍有药....  相似文献   

2.
HPLC控制参附注射液及附子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参附注射液是古方参附汤经剂型改变而来,由人参、附子2味药组成,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作用;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证等。虽然附子是由乌头加工炮制并经过了减毒处理,但是附子中仍含有双酯型剧毒生物碱,即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所以在参附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对其又进行了减毒处理,双酯型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单酯型乌头  相似文献   

3.
附子回阳救逆、补益阳气、祛寒止痛,乃"回阳救逆第一药",临床应用广泛。附子功效与毒性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附子主要含乌头类生物碱,其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较高,如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既是有效成分,同时具有强烈毒性剧烈,其中乌头碱最为突出,其强心作用最强,毒性亦最大,研究发现2~4mg乌头碱即可导致死亡。不合理使用导致附子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可累及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系统,用药后可在3h内发生不良反应,亦有长达15d后发生不良反应,考虑可能与药物累积作用有关,危害性较大,严重甚至导致死亡,多为煎煮不当、炮制不当、过量应用、配伍不当等,临床应用应从医、药、患三方面予以重视,规范炮制、准确控制剂量,合理配伍,合理煎煮,避免乱服乱用,注意个体差异,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确保用药安全。一旦出现中毒反应,应立即停药,反应较轻可反复催吐、洗胃等以清除毒物。救治附子中毒以西医为主,室性早搏或心动过速,可加用利多卡因;呼吸衰竭、休克等重症应酌情使用中枢兴奋剂等;亦可西医基础上加用甘草、绿豆等加强解毒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膨化炮制技术对附子进行加工,测定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计算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结果附子经过膨化后,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为0.01524%.与生品相比.显著降低.结论膨化法可显著降低附子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正交法用于附子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子根是常用中药附子,其主要功效是回阳救逆、温阳扶正、温经止通、温中散寒.古文献及各版药典记载有毒,一般临床应用都需炮制加工减毒.但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不同采收季节,不同加工炮制方法[1~3],其总生物碱含量及乌头碱含量都有变化,临床应用很难把握其量和度.我们拟采用直接水解双酯生物碱,应用正交设计法对水提乙醇沉淀法工艺优选.使生产的附子颗粒剂达到安全、方便、有效、质量可控,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附子回阳救逆量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附子回阳救逆功效的量效关系,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客观实验依据.方法 制备附子供试药液,测定酯型生物碱乌头碱含量、半数致死量,筛选附子有效剂量范围,分别测定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动过缓小鼠模型HR,统计实验数据绘制量效关系曲线,线性回归分析附子不同剂量与相应实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附子供试药液酯型生物碱乌头碱的含量为0.036 4%,LD_(50)=31.24 g/kg;附子能显著扩张血管升高MAP,加快HR,在0.5~6 g/kg剂量范围内,剂量与其升高MAP作用呈正相关,在0.5~4 g/kg剂量范围内,剂量与其加快HR作用呈正相关;附子能显著对抗心动过缓,在0.72~2.89 g/kg剂量范围内,剂量与其对抗普萘洛尔所致心动过缓作用呈正相关.结论 附子回阳救逆功效显著,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一旦超出相应剂量范围动物易出现毒性反应,影响实验动物存活率,提示附子临证用药的可能安全范围为5.56~44.44 g/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炒法、蒸法、胆水浸泡及混合溶液浸泡对附子进行炮制。采用UV和RP-HPLC方法分别测定附子四种加工品中总生物碱和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附子不同炮制品中生物碱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差异,蒸制品和炒制品含量可以达到中国药典规定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过0.15%的规定。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生物碱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附子生物碱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凯  李佳  张永清 《吉林中医药》2013,33(3):286-288
目的:探讨附子中生物碱的分布规律,为确定合理的加工炮制方法、有效控制附子饮片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附子横向与纵向分割为不同部分,分别以HPLC法测定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等成分含量.结果:在横向上,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总生物碱均以韧皮部含量最高、表皮与皮层含量最低,而乌头碱却以髓部含量最高、韧皮部含量最低;在纵向上,各种生物碱含量变化的大体趋势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结论: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掌握此规律性,可为附子的加工炮制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附子对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子大辛、大热 ,有毒。入心、脾、肾三经。功能回阳救逆 ,温补脾肾 ,散寒止痛。现代药理研究报道其化学成分含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非生物碱成分等。药理作用 :强心 ,镇痛 ,抗炎 ,兴奋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经炮制与煎煮 ,其生物碱分解 ,毒性减弱 ,药理作用仍保留。临床处方用名 :制附片、熟附片、淡附片、黑附块等。别称有黄附块、明附块 ,系因其炮制方法而别称谓。  附子药性刚燥 ,走而不守 ,能上助心阳以通脉 ,中温脾阳以健运 ,下补肾阳以益火 ,被历代医家称为“温里回阳救逆的要药”。临床常用于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 ,…  相似文献   

10.
乌头类药物包括川乌、草乌、附子,来源于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乌头、北乌头的块根及乌头的侧根,主要成分为乌头碱等双酯类生物碱,具有去风散寒、除湿止痛、回阳救逆等功效。但应用不当极易发生毒性反应,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王懿孙蓉 《世界中医药》2014,9(2):155-158,165
目的:基于"回阳救逆"功效研究附子对小鼠心电图的影响,探讨附子药效和毒性的关联性。方法:灌胃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附子各组分后,观察小鼠的心电图变化,检测血清中AST、LDH、cTn-I的含量以及心体比值变化。结果:附子各组分引起心电图QRS间期延长和S-T段抬高,血清AST、LDH、cTn-I的含量依剂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以醇提组分的升高幅度显著,从药效剂量的9 g开始呈现出一定毒副作用。结论:附子药效剂量会引起小鼠心电图室早的改变和心肌损伤,缺血的血清心肌酶含量升高,必须重视附子药效剂量下毒副作用的监测工作,研究在"回阳救逆"功效下的药效作用发挥和毒性作用表达的关联性,使药效作用发挥达到最优话,毒副作用产生降到最低值,使附子的临床应用更具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Aconitum species have been used in China as an essential dru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or 2000 years. Reviewing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onitum, thei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oxicity and detoxifying measures, herb–herb interactions, clinical taboos, famous herbal formulas, traditional and current herbal processing methods based upon a wide range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s serve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the multidisciplinary implications of botanicals used in TCM. The toxicological risk of improper usage of Aconitum remains very high, especially in countries like China, India and Japan. The toxicity of Aconitum mainly derives from the diester diterpene alkaloids (DDAs) including aconitine (AC), mesaconitine (MA) and hypaconitine (HA). They can be decomposed into less or non-toxic derivatives through Chines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methods (Paozhi), which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detoxification. Using Paozhi, the three main forms of processed aconite – Yanfuzi, Heishunpian and Baifupian – can be obtained (CPCommission, 2005). Moreover, some new process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China such as pressure-steam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fingerprint assays, in particular HPLC, has set a good basis to conduct an appropriate quality control for TCM crude herbs and their ready-made products. Therefore, a stipulation for a maximum level of DDA content of Aconitum is highly desirabl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clinical safety and its low toxicity in decoctions. Newly developed HPLC methods have made the accurate and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DDA content interesting.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用近红外(NIR)透射光谱法快速测定赤芍水提过程有效成分含量的新方法.方法:以HPLC为对照分析法测定了芍药苷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NIR光谱与芍药苷HPLC分析值之间多元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本进行含量预测.结果:校正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96 2,预测相关系数达到0.989 5,其RMSEC和RMSEP分别为0.109,0.138 g·L~(-1),RsEP为5.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无损、准确可靠,可用于中药提取过程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监测.  相似文献   

14.
附子为回阳救逆之要药,也是著名的有毒中药。为了确保附子的疗效和安全用药,多以加工品的形式入药。历代医家对附子加工方式的记载多不相同,且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记载的附子加工方式与古代本草所记载的也存在差异。该文回溯核查汉代至民国时期的本草著作,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附子加工方法内容加以归纳整理。结果表明,历史上附子的加工方法和入药方式随着朝代的变迁发生改变,且古今加工方法存在差异。唐代之前附子加工多为炮和浸法,唐代至明代期间多为炮、浸、煮和炒法,清代主要为浸和煮法,现代加工方法为煮和浸结合。附子在唐代之前多以整枚和劈破的方式入药,而现代入药方式多采用切片。不同的加工方法对附子的毒性影响很大,建议对古今附子加工方法开展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黑骨藤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对黑骨藤中的活性多糖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方法:以精制黑骨藤多糖测得黑骨藤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测定黑骨藤粗多糖部位的多糖含量.结果:黑骨藤粗多糖部位的多糖含量为54.68%(RSD3.0%,n=6),平均加样回收率101.7%(RSD 6.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16.
五拗汤及其组方药材挥发油GC-MS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五拗汤各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拗汤及其富含挥发油的组方药材麻黄、苦杏仁、桔梗和荆芥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五拗汤挥发油的GC-MS TIC化学信号主要来源于组方药材麻黄、桔梗、荆芥的贡献,但是也发现单味药材中一些化学信号在复方五拗汤中未检测到.结论:利用GC-MS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五拗汤各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揭示其效应物质基础和配伍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3'-甲氧基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梗死体积、自由基变化的影响,探讨3'-甲氧基葛根素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3'-甲氧基葛根素2个剂量组(5,10 mg·kg~(-1)·d~(-1))和尼莫地平组(5 mg·kg~(-1)·d~(-1)).观察行为学的改变,脑梗死体积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3'-甲氧基葛根素具有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梗死体积,显著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其中10 mg·kg~(-1)的3'-甲氧基葛根素作用尤为显著.结论:3'-甲氧基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浸漂、煮制、盐制等炮制工序对淡附子所含的3种双酯型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按中国药典炮制淡附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3种双酯型生物碱、3种单酯型生物碱和苯甲酸的含量,并与盐附子浸漂对照饮片、清水煮制对照饮片进行比较。结果:盐附子浸漂后,3种双酯型生物碱总量、3种单酯型生物碱总量和苯甲酸含量均降低,各类成分含量降低率为55%~90%。煮制后,淡附子和清水煮制对照饮片中的3种双酯型生物碱总量分别降低了95%、93%;3种单酯型生物碱总量分别升高了0.5倍~1.8倍、2倍~3倍;苯甲酸含量虽然分别降低了65%~75%、55%~60%,但其含量却高于盐附子浸漂对照饮片。结论:在制备淡附子时,浸漂工序除去盐分的同时,其成分也大量流失;煮制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发生水解,甘草、黑豆煮制对双酯型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含量的影响与清水煮制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9.
白芷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热处理白芷Angelica dahurica,并寻找其中的酪氨酸酶抑制成分.方法:采用生物活性-高效液相色谱跟踪方法,以及硅胶柱色谱法,分离、鉴定热处理白芷中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结果:热处理白芷提取物比原药显示出更强的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并从其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8-羟基-5-甲氧基补骨脂素(IC_(50)=0.008 6 mmol·L~(-1)),比阳性对照曲酸(kojic acid)(IC_(50)=0.090 7 mmol·L~(-1))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更强.结论:热处理明显提高了白芷酪氨酸酶抑制活性,8-羟基-5-甲氧基补骨脂素为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夏枯草种子品质检验及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目的:研究夏枯草种子的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不同居群夏枯草种子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进行检测,各项指标综合进行K聚类.结果与结论:测定了不居群夏枯草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发芽情况各项指标,并以此初步制订了夏枯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