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辨证论治为中医精髓,六经辨证为其重要内容,指导方药应用和针灸临床治疗,由此在临证诊治疾病时,运用六经辨证,做到辨证清晰、准确,才能下针有"神"。  相似文献   

2.
黄琴 《四川中医》1997,15(3):11-12
温病临证失误是临床难以避免的问题。临证工作中,由于病情复杂,病变多端,变化迅速,症候相似,脉症矛盾以及疾病过程中的假象等等,常给准确的辨证造成困难,使临证难免失误。失误易使病情发生变化,以致轻者转重,重者致危,甚至阴竭阳脱而死亡。为了引起医务界对临证失误问题的重视,减少或防止误治,笔者欲对如何避免温病治疗失误作些探讨。1.辨明寒热对假辨外感之寒热,是对外感病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温病之所以有别于风寒类外感疾病,更有别于内伤杂病,其根本原因是在于它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1,道出了辨明外感…  相似文献   

3.
徐毅  王守富 《中医研究》2000,13(4):21-23
陈阳春研究员 ,临证近 4 0年 ,经验丰富 ,治病屡起沉疴。笔者有幸侍诊于侧 ,受益匪浅 ,今将学习心得整理如后。陈老师临证极为倡导中西医结合 ,强调中西医各有所长 ,二者相互为用、取长补短 ,以求探索治疗疾病的新方法、新路子 ,在临床实践中以现代医学微观手段检查诊断疾病 ,为中医望诊之延续 ,把中医望诊为宏观延伸致微观 ,强调中医辨证治疗 ;强调人体的整体性 ,从宏观看待疾病。1 以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强调中医治疗辨证为主 ,对疾病首先采用现代医学检查 ,明确其病因、病理及生化变化 ,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诊断与辨证…  相似文献   

4.
林培政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中医基础扎实。临证经验丰富。他主张临证治疗采取辨病、辨证相结合,以证为先,不拘病种,“有是证,用是药”,临床擅活用经方治疗各科疾病,每获奇效。现介绍其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于眼睛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眼科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复杂多样,很多眼病治疗棘手,中医治疗眼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现代先进科学仪器的使用使得中医眼科学进入新的阶段,因此对中医治疗眼病临证思路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医治疗眼病时需先辨病(包括中医之"病"及西医之"病"),再辨证,诊疗过程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科学的临证思路有利于正确运用中医理论知识把握眼病发生发展规律,规范中医眼病诊断和治疗,提高中医治疗眼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赵佩毅 《光明中医》2014,(6):1280-1281
柴芩温胆汤是由名方温胆汤加入柴胡、黄芩组成,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临证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辨证为痰证类的心脑系疾病,常常可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如下。  相似文献   

7.
探微中医思维,特别是中医临证思维,对中医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指导价值。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在长期实践中归纳总结的整体、辨证、平衡、共性、模式思维是其对中医临证思维的独特见解,通过系统归纳分析其中医临证思维学术思想,以期为提高临床医师的中医临床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中医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祖国医学体系中,治疗疾病主要运用“辨证施治”的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而且,中医认为,对疾病治疗的恰当与否、治疗效果之好与坏,与辨证施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此,可以体会出“辨证施治”是中医临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通过临床实习,比较深刻地体会到中医治疗疾病,一般地,只要辨证正确、治疗恰当,往往就收到很好的疗效,说明中医理论体系及其辨证施治法则,在指导临床实践上确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中医辨证施治规律的实际运用1.伤寒(以桂枝汤证及小柴胡汤证为例):  相似文献   

9.
加强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中医临证思维,有利于学生把握疾病规律;有利于学生准确的施方用药;有利于学生在临证时实施“治未病”.因此,在本科临床实习中,可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中医临证思维、指导学习中医经典、注重引导传统文化的学习这三方面,来加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医临证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中医传统诊法是以望闻问切四诊为纲,触诊则是传统四诊合参之余应中医辨证需求而发展起来的特色诊法。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中医诊法是辨证论治的基础,郭志强教授认为,妇人之体其重要特征为"阴常不足,阳非有余"。临证诊疗疾病除传统四诊之外,郭老尤注重触诊之法,通过触摸患者鼻准、手足及胸腹、腰骶等部位判断疾病之虚实寒热,并以此为据遣方用药,尤重顾护、温养、培育脾肾阳气,临证中力专而效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