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玉 《世界中医药》2012,7(5):369-370
毒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尤其是浊毒、瘀毒、热毒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从毒邪论治高血压病,不仅能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而且还能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西药的降压作用,并可预防或减少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著名中医心血管专家黄永胜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方法:作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采用临症跟师学习方式,将黄永胜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归纳。结果与结论:更年期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在于瘀血、痰毒内生,毒(燥)伤血络,根据本病病机确立以补肝肾,祛浊邪为主的标本兼顾,求因治本的中医治则,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医大师李佃贵所创浊毒理论构建中医浊毒理论体系,基于浊毒研究的现状和自身特点,规范浊毒的概念,整合浊毒的病因、病机,梳理浊毒证主症、兼次症及临床类证的表现,拓展并明确浊毒证诊疗思路及疾病应用范畴,同时建立相关证候模型并推进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浊毒的致病机制、以浊毒立论的化浊解毒法对疾病的干预调节机制,使浊毒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与科研。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与浊毒关系密切,浊毒相干为害贯穿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全过程,化浊解毒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临床上本病单纯的浊毒证相对较少,浊毒常与气滞、血瘀、脾虚等夹杂出现,表现为浊毒证的不同类证。笔者以浊毒理论为主线,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主病证——浊毒证,开展其临床类证探讨,归纳了气滞浊毒、脾虚浊毒、血瘀浊毒、阴虚浊毒的证治规律,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细化辨证、用药及探索同病类证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浊毒理论由国医大师李佃贵首创提出,浊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浊毒泛指一切对人体有害的不洁物质,而狭义的浊毒是指由于湿浊、谷浊久蕴化热而成的可对脏腑气血造成严重损害的黏腻、秽浊之物。浊毒致病广泛,浊毒理论可用于指导各种疾病的辨证及治疗。本文概括总结了李老的浊毒理论,并在浊毒理论的指导下辨治葡萄膜炎。葡萄膜炎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情志不畅,化生浊毒;脾胃损伤,浊毒内蕴;正气不足,外感浊毒;浊毒伤阴,阴虚火旺。治疗以健脾益胃、化浊解毒、凉血通脉、调畅气机为主。化浊解毒为核心治则,健脾益胃、凉血通脉与调畅气机辅助化浊解毒功效的实现,脾胃健运,则气机调畅,血脉畅通,一则可从根本上截断浊毒的生成,二则可有利于浊毒物质的排出。  相似文献   

6.
浊毒略论     
赵伟 《四川中医》2010,(1):34-35
通过分析古今文献对浊毒的认识,结合解毒化浊药物的临床应用体会,论述浊毒与疾病的关系,认为浊毒与多种慢性难治性疾病密切相关,浊毒已成为多种慢性难治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对浊毒致病及防治浊毒致病的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为本虚标实之患,标实之邪即为浊毒之邪,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浊毒之邪密不可分。通过阐述浊毒理论的发展、浊毒产生原因以及致病特点,试析浊毒导致慢性肾脏病的理论基础。治疗以化浊解毒为原则,采取发表透浊、芳香化浊、渗湿利浊、清澡去浊、通络散浊、通腑泄浊等方法因势利导,驱邪扶正,为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浊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浊毒是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现代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的主要致病因素。从脾胃脏腑功能分析,脾胃与浊毒的产生密切相关。对这些疾病临证应注重从脾胃对浊毒进行辨证论治,常用治法如解毒化浊法、排毒泄浊法及抗毒消浊法。  相似文献   

9.
从浊毒概念、浊毒产生原因、浊毒病理属性、浊毒致病特点,以及浊毒施治规律等方面论述,阐明浊毒病机理论的相关内容,以期为迁延性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病机学支持,为临床治疗浊毒病证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浊毒论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浊毒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及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临床宜从浊毒论治,化浊利湿与清热解毒同时进行,使浊毒分离分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