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目的:对贵州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石吊兰黄酮类成分含量进行对比研究,为石吊兰药材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石吊兰中石吊兰素、总黄酮的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不同加工方法、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石吊兰中石吊兰素、总黄酮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该结果可为石吊兰药材质量标准提升及GAP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比较、评价贵州石吊兰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贵州境内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石吊兰药材中石吊兰素、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对比研究。结果:石吊兰7月采收、烘干、纳雍冷冲村石吊兰综合质量最好。结论: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石吊兰的质量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可为石吊兰质量综合评价及品种选育、GAP基地建设、药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交设计优选石吊兰中石吊兰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卫国  熊阳  徐莲英 《中药材》2008,31(11):1751-1753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优选石吊兰中石吊兰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液中石吊兰素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考察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其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A1B2C3,即药材加4倍量95%乙醇提取3次,每次回流1.5小时,该结果在验证试验中得到验证。结论:正交设计优化的提取工艺可较好的提取石吊兰中石吊兰素,是石吊兰素提取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黔产石吊兰水、醇提取物中石吊兰素转移率做对比研究,确定最佳提取方法,为石吊兰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68: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4nm,流速1mL·min-1,进样量10μL,分别测定。结果:水提物中石吊兰素转移率为67.451%,醇提物中石吊兰素转移率为227.783%。结论:提取方法准确、简便、快捷,可为石吊兰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黔产苗药石吊兰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了贵州不同产地石吊兰的差异,为科学评价石吊兰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0.0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34 nm.结果:建立了黔产石吊兰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12批样品的相似度进行了比较,标定了15个共有峰;贵州不同产地石吊兰的主成分组成基本相同,但各组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重复性良好,特征性强,可用于黔产石吊兰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并可为其今后规范药材资源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及主要成分含量影响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考察影响广藿香挥发油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因素 ,为广藿香的内在质量评价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挥发油含量测定法及GC MS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方法 ,以及不同水平施肥和施用农药等因素对广藿香挥发油和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和比较。结果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均对广藿香挥发油含量有影响 ,不同水平施肥和施用农药则对其无显著影响。结论 :在制订广藿香药材及中成药质量标准时必须考虑原药材的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贵州虎耳草的质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贵州虎耳草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并结合虎耳草现行质量标准对贵州虎耳草品质进行对比研究,为虎耳草质量控制方法的提升和GAP规范化种植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对虎耳草中没食子酸、岩白菜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贵州各地虎耳草药材中岩白菜素明显高于现行质量标准中最低含量限度0.080%,没食子酸的平均含量为0.121%,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虎耳草药材中没食子酸和岩白菜素含量均具有一定差异。结论:该研究运用多种成分指标来综合判断虎耳草质量,为虎耳草质量控制方法的提升和GAP规范化种植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刺五加工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为合理利用这一药用植物资源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刺五加不同器官中的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四年生铁西产的刺五加工总黄酮含量最高。在阴干、晒干及60℃烘干3种加工方法中,以晒干的效果较好。结论:为考察刺五加药材质量优劣提供了内在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葛根药材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不同产地葛根化学成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进行测定,为制定葛根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含量;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总黄酮这4类成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有较大差别。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作为制订葛根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金樱子最佳采收期、最佳采收成熟度和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采收期、不同成熟度和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樱子果实和果肉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上旬这一段时期金樱子果粉和果肉粉中多糖含量积累较高,为金樱子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采收时应分期分批适时采收金樱子的成熟果实,采摘过早或过迟,不但影响药材的外形质量,也影响药材的内在质量。金樱子产地加工方法以40℃烘干的效果较为理想。结论:为确定金樱子最佳采收期、最佳采收成熟度和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方法和加工方法对杭菊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主要指标,挥发油含量为参考指标,对不同采收方法和加工方法的杭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收时间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较明显,但对挥发油含量的影响不明显,11月中旬前采收,绿原酸含量差异比较小,11月中旬后绿原酸含量有所下降;胎菊中绿原酸含量为最高,达到0.619%;杀青回潮烘干法杭菊中绿原酸含量为最高,达到0.426%,挥发油含量也为最高,达到0.005mL·g^-1。结论:杭菊应适时采收,11月中旬前采收的鲜花品质较好,采收时花朵开放程度以胎菊比较好;加工方法采用杀青回潮烘干法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不同产地蒲公英的采收、初加工、贮藏、包装现状并进行有效成分的含量评价,了解蒲公英的多个产后环节,为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多个产区和药材市场进行实地调研,辅以文献查阅和分析,通过实际生产和有效成分的含量综合,探讨影响蒲公英质量的各种因素。结果:归纳总结蒲公英采收、初加工方法、贮藏条件和包装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对蒲公英进行了质量评价。蒲公英在生长旺盛期时,绿原酸、咖啡酸、多糖、总黄酮、总皂苷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普遍较高。结论:蒲公英以人工栽培为主,采收期对蒲公英质量的影响较大。蒲公英市场需求大时,不能为了产量忽视质量。为控制和提升蒲公英的质量,需要从上述多个环节进行质量全过程控制系统的构建,并制定采后标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刺五加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为合理利用这一药用植物资源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刺五加不同器官中的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四年生铁西产的刺五加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在阴干、晒干及60℃烘干3种加工方法中,以晒干的效果较好.结论:为考察刺五加药材质量优劣提供了内在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山东平邑不同采收期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动态变化,为山东平邑金银花药材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相及干花得率为指标考察金银花药材三青期、二白期、大白期、银花期、金花期5个不同采收期药材的质量。结果:不同采收期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有明显变化,干花质量与产量也有明显变化。结论:金银花质量与采收期密切相关,在二白期、大白期采收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藤茶样品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并利用Na NO3-Al(NO3)3-Na OH显色方法,对藤茶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黄酮在8.24-49.44ug/m L(r=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8%,RSD=2.07%,不同产地藤茶中总黄酮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以湖南藤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与采收时间玉竹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为确定玉竹最佳采收期,控制玉竹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与采收时间玉竹药材中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醇浸出物的含量,运用多重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玉竹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在采收时间内的变化规律为前期增长较慢,中期增长较快,后期增幅变缓,且在9月底之后各成分含量基本上都趋于平稳,此时玉竹中多糖、皂苷、黄酮、醇浸出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69%,0.453%,0.141%,57.48%。玉竹中多糖、皂苷、黄酮、醇浸出物的质量分数并没有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持续高速增加,3年即达到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7.67%,0.436%,0.141%,55.59%。结论:玉竹主要活性成分随玉竹的生长发育不断累积,但含量并非都保持高速增长状态。最佳采收年限为3年生,最佳采收期为9月底,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为提高玉竹药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交法优选菟丝子黄酒炮制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波  金承勇 《中成药》2003,25(1):43-45
目的:筛选菟丝子黄酒炮制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炮制工艺,测定不同工艺样品总黄酮含量作为工艺评价指标,并且另做了3个比较实验,考察本实验炮制所用各种辅料对炮制结果的影响。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A2B3C1D2。并且验证实验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高于比较实验各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结论:就黄酒炮制菟丝子来说,本文最佳炮制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8.
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对湖北产连钱草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对湖北产连钱草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干燥温度处理的连钱草和不同采收时间的连钱草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连钱草总黄酮含量随干燥温度降低而显著升高,鲜品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干品,8—9月采收的连钱草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是影响连钱草总黄酮含量的重要因素,如只考虑总黄酮,药用以8—9月采收的新鲜连钱草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