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前伤寒学研究未见在岭南萌芽,直至何梦瑶,粤省才有伤寒研究专著的出现,后郭元峰、陈焕堂、麦乃求继之,岭南伤寒研究逐渐形成规模.清至近现代是岭南医家研究《伤寒论》成果显著、理论丰沛、实践形成规模的时期,笔者按照时间先后,结合阶段特点,将建国前岭南伤寒300年发展历程划分为清代、清末民初、民国三段,以明晰学科起步、兴盛、再发展的脉络及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2.
当代岭南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岭南医学及其研究意义、岭南医家医著、岭南伤寒金匮、岭南温病瘟疫、岭南地方性疾病、岭南医疗机构和古迹考证、岭南医学教育、港澳医学史、海南岛医学史以及岭南医学多学科研究等方面。而岭南医家医著研究、岭南温病研究、岭南瘟疫病史研究则是当代岭南医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绍派伤寒的理论发展及学术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把以俞根初为代表的“绍派伤寒”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论奠基时期、理论发展时期和理论完善时期;同时,对注释、勘订《通俗伤寒论》的医家同“绍派伤寒”创始人之间的学术传承关系加以梳理,以便使我们对“绍派伤寒”的学术发展脉络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黎庇留的学术著作,探究黎庇留的学术经验及经方运用特点。认为岭南伤寒名家黎庇留尊崇经典,以实证经,灵活运用,善用经方治疗急危重症。  相似文献   

5.
挖掘近代岭南伤寒学派名医易巨荪《集思医案》)论治鼠疫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尤其是对岭南甲午鼠疫爆发性流行性传染病的论治思想,扩大经方临床运用范围,展示近代岭南伤寒派治疗大疫的观点,进一步指导临床,乃至为防治SARS、禽流感等烈性疫病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6.
《伤寒从新》,休宁王少峰撰.少峰先生生于清末,博学多才,投师湖州名医凌晚五,又与上海名医陈莲防(陈莲航曾5次应召为光绪帝诊治)交往甚密.涉猎古今医著,于《内经》、《伤寒论》致意尤专。元、明以来,伤寒与温病学说存在门户之见、偏执之风.加之欧风东渐,中医实不能固步自封,所以少峰欲古为今用,悉心尽力而作《伤寒从新》。是书包罗丰富,近90万字,可谓洋洋大观,把温病、伤寒学理论有机结合,集百家之注文,补充发明,在清末、民国初期以来,研究集住伤寒学者,可谓首屈一指.今就此书之学术特点,谈谈个人之管见。王集注广…  相似文献   

7.
汪机是明代著名新安医家,其著作《伤寒选录》从论、证、脉、治、方药等不同侧面对伤寒学说作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归纳和整理,载入了大量伤寒、温病方面的文献。其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大量伤寒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编撰,创新发扬;对先贤温病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提出了温病六经辨治的原则和措施;系统整理了伤寒脉症,采集诸家脉法,继承发展;对伤寒、温病等方剂和药物作了系统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岭南内科学术流派的发展促进了岭南医学的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岭南地区疾病的诊疗有指导意义.从分析岭南内科学术流派的形成发展历程,探讨其形成因素,研究各个学术流派的特征及代表人物,并总结其意义,可为各地医学学术流派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代岭南名医陈伯坛传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伯坛乃近代岭南伤寒派著名医家,笔者通过文献考证和实地调研搜集到重要资料,概述了陈伯坛不平凡的一生。内容涉及其家庭环境、师承渊源、弃儒从医的成长过程,乃至后来在广州、香港等地行医、教育经历,及其见解独到、影响巨大的著作和乐善好施、豪爽直率的性情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温病学说羽翼伤寒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病在历代医学家的实践和总结中被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伤寒”,“温病”,并形成了两种理法方药体系。从明清起,数百年的学术争鸣,产生了伤寒、温病的许多学派。由于学术争论,使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