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补开泄法治疗胸痹心痛的实质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补开泄法就是补心肺脾肾精元之气及心肝之血;芳香开闭,舒展清阳,通调神机以祛无形之邪气;辟秽泄浊、利湿化痰、温化水饮、宁心活血、通阳宣痹而祛有形之实邪。通补开泄法治疗胸痹心痛是新疆已故名医张绚邦教授基于新疆地域、体质特点、临床实践基础而首次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的著名论断,打破了温通法治寒症的僵化思维。笔者对阳气不通的病因和治法进行了深入思考,拓展了“通阳不在温”的理念,提出了多种通阳法,用具体病例证实了化瘀泄浊通大便亦可通阳治疗久病畏寒肢厥,并在《伤寒论》中找到了理论源头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通补胃气、温通胃阳、建中补虚、缓调脾胃、通络补虚五个方面,对叶氏“通补阳明”法的主要运用作了探讨,认为“通补阳明”法是叶氏论治胃腑疾病的一大治法,其为完善脾胃内伤证治作出了贡献,实可与养胃阴学说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4.
陈彩霞  梁勇超 《河南中医》2009,29(12):1182-1183
岭南地区原发性痛经具有阴湿、寒湿、阳气偏弱的区域性特点,其防治宜采取“清”、“调”、“补”三法,运用中药的周期序贯疗法,健脾化湿、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以治标;宣通阳气、振奋正气以治本。  相似文献   

5.
从“胃腑以通为补”的理论渊源 ,临床实践 ,以及通与泻 ,通与补 ,通法的运用变化等方面探析叶天士“胃腑以通为补”观点的内涵、运用原则、规律、方法。认为叶氏这一观点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通补任督冲脉法与“甲亢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渔琴 《陕西中医》1989,10(12):539-540
本文认为“甲亢症”属中医“瘿气病”范畴,采用通补任督冲脉法可收到满意疗效。文中从任督冲脉的生理关系及其与“甲亢症”之病理关系、通补任督冲脉法的临床应用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属于中医头痛范畴,具有慢性、持续性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通阳化郁”法所通之“郁”是针对经络整体的气血运行而言。当痰、湿、瘀等病理产物堵塞经脉,经气运行不畅,阳气不能充养脑窍,加之风邪侵袭阳位,则整体形成邪实、失养共存的虚实夹杂状态。治病贵通,阳气是体内经气运行的重要推动力,故宣通阳气以祛邪是疏通经络之气,治疗偏头痛的重要法则。笔者在临床中根据“通阳化郁”理论,以腧穴、经络学说为指导,基于补泻理论,总结出治疗经气郁滞所致偏头痛的针刺处方,即百会、玉枕、率谷、风池、列缺,实现“通阳经、祛阳邪”的目的,从而迅速改善疼痛症状,缩短偏头痛治疗周期。通过分析“通阳化郁”法内涵,旨在充实并传承传统中医理论在现代临床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作者根据泌尿系结石的病因病理,在师承前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提出“通、化、止、补”四大治则。所谓“通”,是通气和利尿;“化”是化气、化瘀、化积、化石;“止”是止血、止痛:“补”是补肾补脾,并各举治验以论证。同时指出,在具体运用上述四法时,必须辨明虚实,掌握缓急,或“通”、“化”并用,或“止”中兼“化”,或“补”中兼“通”,灵活配合方可达到排除结石,恢复健康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 1 通补督任法 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不固则阳虚外侵,尤怡曰:“背为督脉所过之处,风冷乘之,脉不得通,则恶寒法宜固阳”。(《静香楼医案·下卷》)。然此通阳法需充而通之,始不伤正。如治牟某,女,59岁,工人,1987年10月8日初诊。10岁时患咳嗽,每遇冬季前发,久治不愈。怜冷身倦,动则气喘,隔室可闻及咳喘声,昼夜咳喘不休,入夜时加剧,背如负冰夜尿频数。症属督脉亏损,任脉气逆,风寒外袭,肺失宣降之候,治以通补督任法,补阳关,泻列缺。膻中、后奚、平补平泻。每日1次,留针40min,针刺6次后咳喘减半,继针6次,阳关改平补平泻,余手法同前,诸症皆愈,为巩固疗效,继针C次。随访10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0.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总结温病临床经验时着重强调“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创造性地提出了“救阴”“通阳”两大法,说明通阳法和救阴一样在温病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温病为何要通阳?临床怎样运用通阳法?为何通阳不在温?都值得吾人研讨。笔者结合临床观察运用,对温病通阳作一探讨。一求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