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艾苏煎剂浴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艾苏煎剂对上感发热的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加用艾苏煎剂浴足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苏煎剂对治疗小儿上感发热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柯萨基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64例柯萨基病毒感染引起的外感风热证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单纯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他们入院初和出院前外周血中作为各功能群淋巴细胞标志的几种CD抗原,并将检测结果与当地健康人群和这2组患者之间作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入院初外周血CD8+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4+、CD16+和CD56+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2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出院前单纯西医治疗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仍异于对照组(P<0.01),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利于柯萨基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一服清颗粒洽疗小儿上感发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服清颗粒治疗小儿上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感发热患儿10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用一服清颗粒,对照组30例用静脉滴注青霉素、病毒唑(高热的患儿首次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24h内体温降至正常(不再回升)者为71.14%,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24h内体温降至正常(不再回升)者为60.00%,总有效率为93.33%。24h内退热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一服清颗粒治疗小儿上感发热具有退热快、疗效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极大多数由病毒引起,无特效疗法。我们采用中药“青羌”冲剂治疗与西药安乃近、金刚烷胺治疗,分设A、B组相对照(每组50例以上),观察了治疗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病例:选择发热在两天以内,上呼吸道感染有鼻塞、流涕、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白血球正常或低下的患者。剔除误诊为“上感”的其他病患者,或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透表清气之上感颗粒治疗上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服用上感颗粒,对照组服用日夜百服宁片;观察并比较两组即刻退热作用和解热时间,以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退热及改善症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透表清气之上感颗粒治疗上感发热有较好疗效,能够缩短退热时间,缓解发热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5,(5):540-542
目的:观察病毒上感合剂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使用炎琥宁粉针静脉滴注,同时口服病毒上感合剂;对照组单用炎琥宁粉针静脉滴注。两组均以3d为1疗程,观察体温、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56%,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两组退热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病毒上感合剂联合炎琥宁静脉滴注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清解汤治疗小儿上感发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国菁  唐为勇 《中成药》1996,18(5):26-27
应用清解汤治疗小儿上感发热54例为治疗组,与西药病毒唑治疗上感发热54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患儿不仅退热快,症状消失早,而且无倦怠、纳差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是柯萨基A组16型病毒引起的小儿手足皮疹及口腔粘膜的疮疹疾患[1]。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可并发心肌炎.脑炎等。近几年在我国某些大城市曾经流行此病,目前,对病毒引起的疾病尚无有特效药物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手足口综合征。自1989年以来,我们对168例手足口综合征患者根据临床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措施,症状重者以西医抢救为主,症状轻者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无一例心脑并发症。Ilde床资料1.l性别:168例中男性99例,女性69例,男女之比为1.6:1。回.2年龄:最小为8个月,最大为3.…  相似文献   

9.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简称上感发热 )是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用自拟银石丹丝汤治疗上感发热 90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 0例上感发热患儿 ,年龄 6月~ 12岁 ,均以发热为主证 ,初诊时 <38℃ 2 8例 ,38~ 39℃ 5 9例 ,39~ 4 0℃ 4 7例 ,≥ 4 0℃ 2 6例 (体温均为肛表测量值 )。伴流涕 5 9例 ,咳嗽 38例 ,咽痛 4 6例 ,喷嚏 2 6例 ;体检咽红 131例 ,咽部小溃疡者 19例。患儿按其家长要求选择服药形式分为两组 :口服银石丹丝汤中药组 90例 ,西药组 7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发热程度及其它症状等方面无…  相似文献   

10.
刘涛 《新中医》2004,36(2):32-33
目的:观察上感退热方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井发热的疗效。方法:将10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上感退热方(药用小环钗、青蒿、浙贝母、瓜蒌皮、岗梅根、苍耳子、木蝴蝶、甘草)口服加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以3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8%;对照组痊愈32倒,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8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上感退热方口服加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学习薛伯寿辨治非典八法及方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伯寿教授为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高徒,遵照敬爱的周总理关于“继承、发扬、推广蒲老医学经验,造福于人民”的指示,在蒲老学术思想继承方面颇有心得,结合自己多年来治疗急性热病的经验,在“非典”流行期间,率先撰写有关“非典”辨证论治八法及方药的文章,人民卫生出版社加班印刷,赠予抗击“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被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首批抗击“非典”的医务人员称为“及时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九味感冒口服液对动物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及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1)解热实验:用2,4-二硝基苯酚和内毒素分别制作大鼠和家兔发热模型,九味感冒口服液分3个剂量组经口给药,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测定动物体温,比较组间体温差异.(2)体外抗病毒实验:选择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基B3病毒和流感病毒B进行抗病毒观察.结果:(1)解热实验:对2,4-二硝基苯酚和内毒素诱发的发热模型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给药后l h作用最为明显.(2)体外抗病毒实验:可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基B3病毒和流感病毒B在细胞上的繁殖,抑毒指数分别为83.4、125和125.结论:九味感冒口服液具有明显的解热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上感颗粒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采用双盲双模拟1∶1∶1比例分组,分为上感颗粒(治疗组)20例,日夜百服咛(对照组)20例,上感颗粒安慰剂(安慰剂组)20例.观察患者即刻退热作用、解热时间、临床症状消失率、临床痊愈率.结果 (1)即刻退热作用: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即刻退热效果优于安慰剂组(P<0.05).(2)解热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痊愈率: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P<0.05).结论 上感颗粒治疗外感发热能有效退热,改善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健儿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秋季腹泻又称病毒性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或柯萨基病毒引起的。1993~2002年,笔者自拟健儿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0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3年3~9月这一特有的非典时期,气侯湿热,SARS流行,发热病员骤增。为了预防控制非典及此期的发热,笔者及时研制出抗瘟降露散,内服外洗治疗非典时期的外感发热,取得了即时解热和远期治愈的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常规西医抗酸止血治疗期间,有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大便秘结情况。笔者应用生大黄粉口服治疗39例,并与用抗生素治疗的36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75例均以呕血和黑便为主症,经胃镜和病理活检最后确诊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在西医常规制酸止血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大便秘结、腹胀等,并排除了其它因素引起发热的可能。75例患者按随机原则为两组:治疗组39例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15~56岁,平均年龄31.1岁;轻度贫血者3例,中度贫血者20例,重度贫血者16例;轻度发热者10例,…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2003年经住院确诊治疗并康复出院后的“非典”患者194例临床症状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分析可加深对“非典”的认识,并为“非典”的防治与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韦润生 《陕西中医》2014,(3):286-287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佐治小儿急性上感发热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探讨该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诊治的164例急性上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82)和对照组(n=82),治疗组患儿常规治疗并加用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常规治疗加用病毒唑,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各种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与患儿年龄、性别和中医证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感发热,能够缩短病程,且疗效不受年龄、性别和中医证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道岚 《河北中医》2004,26(1):60-60
自从我国流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以来,为了有效地防范“非典”的输入和传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2003—04—28,我国各地医院成立了发热门诊及隔离观察病房。因为隔离患者普遍有着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不利于治疗和康复,不能顺利度过隔离观察期,我们针对此类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谢少龙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2):154-154,174
目的观察上感合剂合炎琥宁粉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炎琥宁粉针联合上感合剂,对照组予青霉素联合病毒唑;比较两组体温、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上感合剂合炎琥宁粉针对风热外感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