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中风相当于西医的脑梗死、脑梗塞,是脑组织因血管阻塞及非外伤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致局部脑组织坏死,并引起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中风后遗留的肢体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急性期的诊断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风证与免疫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脑梗死,ACI)始发状态风证与免疫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关系。方法:采用中风病专家经验辩证量表对151例ACI患者的始发状态进行证候评分,同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其IL-6、TNF-α含量,再按证候评分将患者分成风证组与非风证组,对比两组患者IL-6、TNF-α的变化水平,并与健康人组(60例)作对照。结果:风证组的IL-6、TNF-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非风证组(P<0.001);风证组及非风证组的IL-6、TNF-α含量与正常健康人组比较也呈上述变化(P<0.001)。结论:IL-6、TNF-α高升水平可作为判定急性脑梗死始发状态风证与非风证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对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发病72h内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420例,分别采集10个证候要素(包括内风、内火、内湿、痰、瘀、气虚、气滞、阳虚、阴虚、阳亢),并于发病第3天以及2周时分别测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根据发病第3天和发病2周时NIHSS测评结果差值计算改善率,并用Spearman等级相关的统计方法检验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类型(单一证候要素以及证候要素两两组合)与早期疗效的关系。结果急性期证候要素以内风为主要表现的患者(P=0.039)较非内风患者具有在发病2周时预后好的特点;急性期证候要素表现为瘀+内风的患者(P=0.028)较瘀不合并内风的患者具有在发病2周时预后好的特点;而内风+内火(P=0.025)、内风+痰(P=0.021)、内湿+气虚(P=0.011)以及气滞+内火(P=0.005)的患者分别较内风不合并痰火、内湿不合并气虚、气滞不合并内火者在发病2周时病情容易加重;而内火、内湿等其他类型证候要素两两组合与发病2周时预后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以内风或瘀+内风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病情较易改善;而以内风+内火、内风+痰、内湿+气虚或气滞+内火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早期病情易出现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对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发病72h内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420例,分别采集10个证候要素(包括内风、内火、内湿、痰、瘀、气虚、气滞、阳虚、阴虚、阳亢),并于发病第3天以及2周时分别测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根据发病第3天和发病2周时NIHSS测评结果差值计算改善率,并用Spearman等级相关的统计方法检验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类型(单一证候要素以及证候要素两两组合)与早期疗效的关系。结果急性期证候要素以内风为主要表现的患者(P=0.039)较非内风患者具有在发病2周时预后好的特点;急性期证候要素表现为瘀+内风的患者(P=0.028)较瘀不合并内风的患者具有在发病2周时预后好的特点;而内风+内火(P=0.025)、内风+痰(P=0.021)、内湿+气虚(P=0.011)以及气滞+内火(P=0.005)的患者分别较内风不合并痰火、内湿不合并气虚、气滞不合并内火者在发病2周时病情容易加重;而内火、内湿等其他类型证候要素两两组合与发病2周时预后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以内风或瘀+内风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病情较易改善;而以内风+内火、内风+痰、内湿+气虚或气滞+内火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早期病情易出现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AI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给予脉络宁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候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1.7%,对照组为4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医症候改善明显.结论 疏血通治疗AI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缺血性中风恢复期(2~24 周)患者的体质、证候分布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6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及中医四诊资料采集,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量表判断中医体质,根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确定中医证候,并进行中医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体质主要为瘀血质(20.97%)、痰湿质(18.71%)、气虚质(16.29%),证候主要为血瘀证(25.81%)、痰证(20.97%)、气虚证(16.45%)、阳虚证(15.16%).主要体质与证候相关分析显示,瘀血质与血瘀证、痰证、气虚证显著正相关,痰湿质与痰证、血瘀证、阳虚证显著正相关,气虚质与气虚证、血瘀证、痰证显著正相关.结论 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主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资料来源]选取通辽市中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所有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填写调查表(按《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充实制定)。[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问卷调查。②研究对象:年龄3585岁,意识清楚,符合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诊断标准。③诊断分型:确定风证、痰证、火热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等六种中医证候类型。[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临床出现频次并排序;根据症状评分进行证候分类,统计各证候出现频数,归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出现频率排序前10位:肢体瘫软,发病即达高峰,便干,头晕目眩,口苦咽干,面红目赤,耳鸣,口多黏涎,心烦易怒,神疲乏力等。证候出现依次为:火热证130例次(26.6%);风证128例次(26.2%);阴虚阳亢证80例次(16.3%);痰证57例次(11.7%);血瘀证52例次(10.7%);气虚证41例次(8.4%)。[未来展望]扩大样本量,增加观察指标,深入研究,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AC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证候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7天之内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18例,进行ACE基因(D/I)多态性检测,同时进行证候分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II型痰证比例明显升高,χ2=4.882,P=0.036;非DD型气虚证比例明显升高,χ2=4.750,P=0.03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等位基因与痰证、I等位基因与气虚证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AI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给予脉络宁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候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1.7%,对照组为4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医症候改善明显.结论 疏血通治疗AI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张杨  高颖  马斌  张华  王琪 《天津中医药》2012,29(2):124-127
[目的]通过比较气虚证出现频率不同分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探讨缺血性中风气虚证出现频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发病72h内患者605例,动态采集患者发病1-14 d及发病28、90 d时《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根据气虚证出现的时点频率将患者分为气虚证出现时点≤8个组(298例),气虚证出现时点>8个组(307例)。比较气虚证出现频率不同分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结果]各时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内各时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时间的延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逐渐降低。两组发病14 d与入组当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证出现时点≤8个组发病14 d与入组当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大。[结论]缺血性中风气虚证出现时点多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气虚证出现时点少的患者更重,且气虚证出现时点多的患者发病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无气虚证出现时点少的患者明显,积极扶助正气治疗对改善中风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