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单盲法将80 例患者分为2 组,针灸组40 例采用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西药组40 例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 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5.0%, 西药组为7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针灸门诊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配合隔姜灸组(治疗组)30例、普通针刺组(对照组)30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76.7%。结论穴位埋线配合隔姜灸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铺药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采用铺药隔姜灸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两组经3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9.2%,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率18.7%,总有效率56.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药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对缓解疼痛效果明显且可靠,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这与铺药隔姜灸的药物、灸材、隔灸物的作用和温热效应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用痛经片治疗,治疗组用隔姜灸灸神阙穴配合针刺治疗。月经前5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24%、对照组7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患者中有10例脱落,余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隔姜灸组31例和针刺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隔姜灸治疗,隔姜灸组单用隔姜灸治疗,针刺组单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隔姜灸组77.4%、针刺组81.3%,后两组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按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针灸组40例,西药组4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针刺组愈显率为80%,西药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西药组为7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用针刺治疗,观察组用隔姜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朱现民  陈煦  胡兴旺 《四川中医》2010,(12):106-107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隔姜灸组和针刺组,每组46例。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86.9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隔姜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安全简便,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敏 《中国针灸》2009,29(11):876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隔姜灸与常规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纽采用针刺内关配合隔姜灸心俞、脾俞、公孙等穴;对照组按常规给予美托洛尔、普罗帕酮、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经2~4个疗程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优于对照组为81.1%(P<0.05),观察组严重复发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针刺加隔姜灸)、针刺组及西药组(匹维溴胺),每组30例。观察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积分变化。结果针灸组总体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针刺组及西药组(P0.05),但针刺组总有效率与针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药组腹痛、腹胀或不适、大便性状、大便次数积分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腹痛、腹胀或不适、黏液便、胃纳减少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而针灸组腹痛、腹胀或不适、大便性状、大便次数、黏液便、胃纳减少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各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刺组及针灸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值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1);而针灸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值显著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加隔姜灸及单纯针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均优于西药匹维溴胺;而针刺加隔姜灸法又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次髎结合关元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隔姜灸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次髎结合关元隔姜灸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透刺配合隔姜灸与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透刺配合隔姜灸)75例与对照组(温针灸)5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6.0%,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治愈率36.0%,总有效率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优于温针灸法。  相似文献   

13.
电针配合神阙穴隔盐隔姜灸治疗产后尿潴留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神阙穴隔盐隔姜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三阴交、阴陵泉、关元、中极穴配合神阙穴隔盐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三阴交、阴陵泉、关元、中极穴配合神阙穴隔盐隔姜灸对产后尿潴留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隔薄姜片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配合隔薄姜片灸治疗观察组30例,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于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针刺配合隔薄姜片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效率为93.33%,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显效率为66.67%。结论:针刺配合隔薄姜片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面优于药物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1%和96.8%,对照组分别为25.8%和80.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是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74例确诊为原发性痛经患者辨证分型分为气血虚弱、肝肾亏损、气滞血瘀、寒湿凝滞4型,随证选用不同穴位进行隔药饼灸治疗,观察各证型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原发性痛经患者各证型的临床有效率分别是93.3%、87.5%、93.7%和88.9%;总有效率为90.5%;各证型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证型间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总有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隔姜灸配合中药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肝肾不足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隔姜灸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养血生发胶囊口服,并配合外搽生发酊。两组均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各观察疗效1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斑秃皮损区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P<0.01);对照组治疗2个月、3个月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2个月、3个月斑秃皮损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治疗组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隔姜灸配合中药治疗斑秃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粗针齐刺加隔姜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粗针剂刺加隔姜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粗针齐刺加隔姜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6例,并与局部封闭治疗32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治愈率为80.6%,总有效率100.0%,后者分别为40.6%和90.6%,前者与后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结论:粗针齐刺加隔姜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隔药饼灸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内美通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及治疗后3个月痛经程度及痛经时间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及6个月后痛经程度评分及痛经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痛经程度评分及痛经时间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痛经程度评分及痛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痛经程度及痛经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隔药饼灸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均有效。在缓解痛经的起效速度上,常规口服西药治疗占优势,但针刺联合隔药饼灸治疗的远期疗效优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