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1]。少腹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所创,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凝血瘀证少腹诸症。导师康志媛教授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时,主要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收效良多。病因病机痛经主要病因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实者可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而致胞宫气血不通而痛,虚者有气血虚弱、肾气亏损致胞宫失于濡养而痛。  相似文献   

2.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西医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青年妇女多见。近年来,笔者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灸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痛经是指经期及经行前后在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时,以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中医亦称之为经行腹痛,虽有寒热虚实之分,但原发性痛经大多以寒凝血瘀型为主,尤其是重度痛经患者。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妇女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近年来,有关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报道很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西医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青年妇女多见[1]。近年来,笔者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灸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4例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5.
郭娜  许莉  杨丽 《河北中医》2009,31(3):348-349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故亦称经行腹痛。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因痛经病因复杂多变,且易复发,而成为妇科疑难病症之一,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007-03-2008-09,我们跟随张淑杰教授采用暖宫定痛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65例,并与元胡止痛滴丸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原发性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以行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阵发性小腹部绞痛或腰骶部疼痛或小腹、腰骶部均感疼痛,甚者剧痛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在中医辨证中可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不足等多种证型,寒凝血瘀型痛经在中医辨证中以小腹疼痛,得热则舒,经行不畅,经色紫暗伴血块,痛时形寒肢冷汗出,甚至晕厥为主症。近年来笔者应用重灸法配合刺血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痛经,祖国医学称之为经行腹痛,是指女性在行经期及行经期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周期性发作,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1,2]。我院于2011年9月-2013年3月运用中医方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痛经为妇科月经不调的主要病种之一,寒凝血瘀是其常见证型.其易反复,治疗棘手,中药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副作用小,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有虚实两方面的原因,其中寒凝、血瘀、瘀热可致不通则痛,而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可致不荣则痛.  相似文献   

9.
张晓东教授临证30余载,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辨识病机,辨证论治,认为痛经的主要病机为寒凝血瘀,治疗上强调平时治本,病时标本同治,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自拟“化瘀止痛汤”,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对痛经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痛经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经又称“经期腹痛”,是由于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肾气亏损等原因引起的子宫气血运行不畅,或子宫失于濡养而导致“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现将笔者对痛经的辨证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