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痞是临床常见病,冀爱英教授认为胃痞的发病,病位在中焦脾胃,与脾胃运化功能失司密切相关,但在胃痞的发病过程中,与肝的功能失常亦联系紧密,肝主疏泄,肝之疏泄功能失常,势必影响中焦脾升胃降之气机,乃发为胃痞。故在胃痞的治疗中,无论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从肝论治常可获奇效。  相似文献   

2.
张珍玉教授基础理论深厚,临证经验丰富,他强调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藏象学说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他亦强调辨证论治,重视脏腑辨证。肝与脾胃关系密切,二者同位膈下,共居中焦,位置相邻,经络相系。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临床上,当肝气逆乱,横逆乘脾犯胃,木土相克;或肝气郁结,木不疏土。或脾气虚弱,土虚木乘等都是导致脾胃病发生的常见发病途径。因此张老提出:肝失疏泄包括“太过”和“不及”两端,辨证就有“肝气郁”与“肝气逆”两证,辨证施治应有“舒肝”和“疏肝”二法。他认为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为主,逍遥散偏于疏肝解郁;肝气逆证首选柴胡疏肝散,肝气郁证则先用逍遥散。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张老擅长从肝入手,立足于气机失调,以调肝为基础进而调节全身脏腑气机,从根本上恢复人体肝与脾胃气机为要。肝复疏泄之职,则气机调畅,有助于脾胃之气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了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深化肝与脾胃藏象理论,对临床临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调五脏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多由于情志、饮食、劳倦等多种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减弱,中焦痞塞不通.病位虽在脾胃,但又涉及肝、肾、心、肺.FD既是脾胃系的一个病证,又是涉及到全身的、多系统的疾病.在临床上或虚实并见,或寒热错杂,或病机单一,一脏独病,或多脏同时受累.因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所以在临证之时,要有整体观念,全面分析,把握动态变化,从而达到"安五脏以治脾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炎是由急性肝炎迁延而成 ,它以多脏腑功能失调 ,正气虚衰 ,虚实夹杂为特征。故病程较长 ,病情复杂 ,临证用药当立足于辨证论治 ,标本兼治。疏肝的同时应重视调理脾胃气机的升降肝炎的病位在肝 ,病机为肝气郁结 ,治疗理应疏泄。然慢性肝炎亦有疏之不应者 ,虽属邪气郁结 ,肝失疏泄 ,但脏腑相关 ,久病必伤脾胃。中医学的基本观点强调整体调节 ,不拘于病灶之所在 ,故在疏肝不应的情况下 ,必须重视调理脾胃功能 ,尤其是脾胃气机的升降 ,以纠正肝脾失调及肝胃不和 ,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人体脏腑功能的发挥离不开阴阳的升降 ,而升降的枢纽在…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其功能表现于促进水液代谢、促进脾胃运化功能、调畅情志、调畅气机等方面。多年来,这一认识早已为中医界所熟知而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肝主疏泄是如何调控水液、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其作用机制为何"却少有研究。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疏肝健脾法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治法,提出了通过对疏肝健脾法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疏肝达肺运脾胃 斡旋气机建中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疏 ,疏泄 ;达 ,达之意。疏肝达肺即使肝肺气机疏畅条达 ,各司其职 ,则脾胃功能不失其常。因脾胃居于中焦 ,为气机升降之枢 ,在五行属土 ;肝主疏泄 ,调畅全身气机 ,属木 ;肺为气之主 ,主宣发肃降 ,属金。木能克土 ,金赖土生 ,肺金又能制约肝木 ,使木受制而横 ,则中土得安 ,升降有序 ,此“亢则害 ,承乃制” ,五行生克制化之妙也。故肝、肺与脾胃关系至为密切。临床上调理脾胃的同时 ,宜兼顾疏肝达肺。今就此浅述管见 ,与同道商榷。1 调治中州 ,以利气的升降有序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与气血阴阳的相互联系 ,无不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 ,而“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王道坤教授临床运用疏肝和胃汤治疗便秘、呕吐、胃痞案,总结王教授从肝论治脾胃病之思想。王教授认为,脾胃气机升降有赖于肝气的疏泄,肝气郁不舒则脾胃气机不畅,无以斡旋中焦,运化失司则诸病生。故治疗脾胃病时,应重视调理肝气,以畅达周身气机,肝气条达则脾胃升降功能恢复,诸症向愈。  相似文献   

8.
桂裕江是武汉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从医30余年,精研歧黄,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整理桂师临床运用疏肝法经验,以飨读者. 1疏肝当兼顾脾胃 肝属木,主疏泄且藏血,脾属土,主运化而统血,两者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脾胃对水谷精微的转输和运化是以脾胃的气机升降为根本,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全身气机疏通畅达,有助于脾胃升降的协调,即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气机疏通畅达的一个重要条件,故《素问》曰:“土得木而达”.若肝失疏泄,影响于脾,脾气不升,则飧泄,脾气不通则腹痛,而成为痛泄之证;影响到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胃气不通则脘腹胀痛.  相似文献   

9.
万海林 《陕西中医》2010,31(11):1538-1539
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一书,本方原治伤寒小柴胡汤证误用下剂,损伤脾胃之气,使少阳邪热趁机内陷,寒热错杂之邪干犯于中焦,致脾胃升降失常,气机痞塞,故尔出现“但满而不痛”的心下痞证。  相似文献   

10.
气机升降学说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医家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 ,认为气机升降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机升降 ,各脏皆有 ,然而气机升降的枢纽则在脾胃。没有脾胃的升降运动 ,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 ,后天之精不能归藏 ,饮食清气无法进入 ,废浊之物亦不能排出。脏腑气机升降受脾胃升降的影响 ,脾胃升降运动的维持也有赖于其它脏腑升降的协调。其它脏腑对脾胃升降的影响 ,常表现为 :肝失疏泄 ,气机郁滞则无克脾犯胃 ,肺失宣降则不能助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