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项七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大兔模型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7只正常新西兰白兔局部注射异体血液制成椎动脉型颈椎病大兔模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分别针刺项七针和颈夹脊穴,并测定NO、ET、TXB2的含量.结果: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针刺治疗后NO、ET、TXB2的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项七针组优于颈夹脊穴组(P<0.05).结论:针刺可引起血液内ET、NO、TXB2含量的变化,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项七针优于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2.
针刺四天穴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针刺四天穴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随机分为四天穴方治疗组46例、颈夹脊穴对照组22例,治疗2个疗程后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症状量表分析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四天穴方组显效率为78.3%,颈夹脊穴组为54.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四天穴方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缓解疼痛方面较针刺颈夹脊穴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四天穴方"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的红外热像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四天穴方”(天牖、天容、天窗、天鼎 )与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比较。方法 运用红外热像技术对“四天穴方”和颈夹脊穴两种取穴法治疗后项背部皮肤温度的变化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后两组项背部皮肤温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且“四天穴方”组的改善幅度优于颈夹脊穴组。结论 “四天穴方”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项背部病理性高温的改善作用优于传统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4.
针刺四天穴方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针刺四天穴方对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96例。与55例颈夹脊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针刺四天穴方对神经根型和椎动脉颈椎病有肯定的治疗效果。其疗效优于传统颈椎夹脊穴。  相似文献   

5.
颈外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海锋  沈小雷 《中国针灸》2005,25(3):173-175
目的:比较针刺颈外夹脊穴为主与针刺传统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颈外夹脊穴组(40例)与传统颈夹脊穴组(32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和头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结果:颈外夹脊穴组总有效率为87.5%,传统夹脊穴组总有效率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TCD检测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PI)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5,P<0.01). 结论:颈外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优于传统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颈夹脊穴傍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颈夹脊穴傍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以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对2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和综合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颈夹脊穴傍针刺法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综合疗效,是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研究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血栓素B2 (TXB2 )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的关系 ,及针刺四天穴方的治疗干预作用。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针刺治疗前后血清TXB2 的含量 ,并与 15例健康正常组对比。结果 :治疗前TXB2 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针刺治疗后TXB2 值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后患者在疼痛程度等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的发生与血清TXB2 水平的升高有一定关系 ,四天穴方针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根性痛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学余  余绍清 《中医药导报》2006,12(10):53-54,56
目的:对比针刺颈椎病穴与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颈椎病穴组应用针刺疗法,以颈椎穴为主穴,与针刺颈夹脊穴治疗作对照;每组各40例。结果:针刺颈椎病穴组痊愈18例,总有效率95%,针刺颈夹脊穴组分别为6例、72.5%;且止痛效果针刺颈椎病穴组更好。结论:针刺颈椎病穴治疗颈椎病疗效及对疼痛的改善优于针刺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尤其是颈1、颈2夹脊穴与口服氟桂利嗪和曲克芦丁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4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人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治疗10天(一疗程)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颈夹脊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口服氟桂利嗪加曲克芦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椎病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为针刺颈椎病穴,对照组为针刺颈夹脊穴。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0%,对照组愈显率为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椎病穴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针刺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11.
头针快速捻转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相同穴位不同手法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组针刺采用施快速捻转手法,对照组针刺不使用手法,分别观察治疗前、第一次治疗后和疗程结束后的视觉模拟评分和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的眩晕评分量表变化。结果治疗组第一次治疗后和疗程结束后的眩晕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捻转手法可以增加刺激量,使眩晕症状得以迅速改善。  相似文献   

12.
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6.7%,对照组愈显率为4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愈显率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用京骨穴透涌泉穴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于我院门诊就治的10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用京骨穴透涌泉穴针刺配合麦肯基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京骨穴透涌泉穴针刺治疗。四周后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弓弦值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左右侧屈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京骨穴透涌泉穴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颈部疼痛,有助于恢复颈椎曲度,改善颈椎活动度,优于单纯针刺法,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针刺"四天"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四天”穴、列缺为主;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为主,结果:治疗组在疼痛、麻木,工作生活改善及综合评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以颈部肌肉群,局部神经血管走行取穴,可以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行为干预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即单纯电针组、电针水针组、温针水针组和药物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者同时给予拔罐和行为干预(经常做抬头望月动作和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通过症状体征评定量表,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单纯电针组、电针水针组、温针水针组各治疗组,治疗4星期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30.0%、36.7%、33.3%,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10.0%;治疗8星期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60.0%、80.0%、73.3%,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30.070:治疗或随访4个月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76.7%、86.7%、80.0%,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50.0%。结论针灸配合行为干预是有效防治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决方案,本法具有简、便、易、廉的特点,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位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照组加取百会、四神聪、神庭、头维、率谷、太冲、三阴交,观察组A加取风池、完骨、天柱、颈夹脊、太冲、三阴交,观察组B同时加取前两组穴,观察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比较3组患者的有效显效率及PSQI量表评分,观察组A与对照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B疗效显著性优于前两组.结论:风池、完骨、天柱、颈夹脊穴治疗失眠疗效确切,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针刺颈、腰部夹脊穴治疗中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颈、腰部夹脊穴针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4星期。结果治疗组对痉挛状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水平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针刺颈、腰部夹脊穴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7例,分为3组,针灸观察组39例,针刺观察组38例,灸法观察组40例,针灸观察组采用针刺和灸法相结合治疗,针刺观察组合灸法观察组分别单独采用针刺和艾灸治疗,在不同时间点上分别观察记录3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McGill疼痛量表(McGill pain Questionaire,MPQ)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时和治疗后针灸观察组VAS值均显著低于针刺观察组和灸法观察组(P 0. 05);针灸观察组的MPQ、NPQ评分均低于针刺观察组和灸法观察组;治疗结束时的短期有效率针灸观察组92. 3%,针刺观察组89. 4%,灸法观察组87. 5%,3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个月后的长期有效率针灸观察组87. 2%,针刺观察组76. 2%,灸法观察组75%,前针灸观察组与针刺观察组和灸法观察组比较,有效率显著提高(P 0. 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针刺和灸法单独治疗,且安全性和持续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SR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例。由于治疗过程中三组均有病例脱落,最终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参与疗效评价者分别为28例、29例、28例。三组患者均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针刺穴位选取颈夹脊、天柱、后溪、申脉、悬钟、手三里、少海;对照1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针刺选穴与操作手法同观察组;对照2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针刺选穴与操作手法同以上两组。三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三组患者颈肩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NDI评分、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颈肩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颈肩部VAS评分低于对照1组(P<0.001)和对照2组(P=0.042)。三组患者治疗后的N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NDI评分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36,P<0.001);对照1组治疗后的NDI评分低于对照2组(P=0.010)。三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治疗后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47,P<0.001)。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刺治疗CSR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NDI,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及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