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施治规律若干问题探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一清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57-1459
根据对检索到的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痘文献资料273篇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热毒”、“血瘀”常见。辨证分型以血热妄行、气不摄血、阴虚火旺、脾气虚、瘀血阻络等为其主要证型。用药以补益药、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清热燥湿药为主。本文对该病的辨证施治的若干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一般认为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抗自身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在ITP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以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为特征,以全身皮肤黏膜甚至内脏出血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属中医“虚劳”、“发斑”、“血证”、“肌衄”、“葡萄疫”等范畴。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不明原因与免疫因素有关以血小板减少为主的出血性疾病。轻者是皮肤、黏膜出血,重者是内脏出血,甚则颅内出血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切脾、免疫抑制剂,但对少数病人运用疗效较差,属于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理论在血液病变上有很大的相通性,从中医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理及五行生克学说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发病机制及病机演变,对中医认识及治疗该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血小板自身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从而使皮肤、黏膜、内脏出血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综合征,骨髓主要表现为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并伴有成熟障碍。本病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6.
全日城  麻柔 《北京中医》2010,(4):260-261
麻柔教授从事血液病科研及临床工作近40载,擅长治疗各类血液科疑难杂症,尤其对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提出了一套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思路,强调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病机、病位,辨证准确,方是临床取得良效的基础。麻教授认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因病机有其自身的特点,急性期以"火盛"为特点,慢性期以"气伤"为特点,故将CITP辨证为肺脾气虚型和脾肾两虚型,立参桂益气温阳汤作为治疗CITP的基本方,并随证加减运用,处方既有助于紫癜的吸收,又有利于抵御外感邪热侵扰,有一举两得之功。  相似文献   

7.
麻柔辨证施治漫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城 《北京中医药》2010,29(4):260-261
麻柔教授从事血液病科研及临床工作近40载,擅长治疗各类血液科疑难杂症,尤其对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提出了一套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思路,强调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病机、病位,辨证准确,方是临床取得良效的基础。麻教授认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因病机有其自身的特点,急性期以"火盛"为特点,慢性期以"气伤"为特点,故将CITP辨证为肺脾气虚型和脾肾两虚型,立参桂益气温阳汤作为治疗CITP的基本方,并随证加减运用,处方既有助于紫癜的吸收,又有利于抵御外感邪热侵扰,有一举两得之功。  相似文献   

8.
自拟止血消斑汤施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按《血证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用自拟止血消斑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施治经验。  相似文献   

9.
麻柔教授从事血液病科研及临床工作近40载,擅长治疗各类血液科疑难杂症,尤其对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提出了一套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思路,强调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病机、病位,辨证准确,方是I临床取得良效的基础.麻教授认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因病机有其自身的特点,急性期以"火盛"为特点,慢性期以"气伤"为特点,故将CITP)辨证为肺脾气虚型和脾肾两虚型,立参桂益气温阳汤作为治疗CITP的基本方,并随证加减运用,处方既有助于紫癜的吸收,又有利于抵御外感邪热侵扰.有一举两得之功.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由免疫异常导致血小板被破坏过多的出血性疾患,故近年又将其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其独到之处,不但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可靠,而且没有明显毒副作用.同时,对一些非激素依赖性病例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笔者临床参与治疗ITP25例,取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施治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文献资料 513篇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其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重在血瘀、痰浊、气滞;辨证分型以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浊、痰瘀互结、气滞血瘀、心血瘀阻等为主.用药以补益药、活血祛瘀药、理气药、化痰药等为主.本文对该病的辨证施治的若干问题作了某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杨青峰 《光明中医》2016,(21):3130-3132
目的探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两组过敏性紫癜患者均连续治疗1年为宜,记录其临床疗效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数据对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组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疗效更优。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联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获得理想的疾病控制效果并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曹向黎 《光明中医》2016,(9):1265-126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气血亏虚型、肾阴不足型、肾阳亏虚型、血热内盛型、气滞血瘀型、肝郁化火型、脾虚肿满型)论治(以补气养血升提,滋肾养阴固冲,温肾助阳固冲,清热凉血固冲,活血化瘀止血,疏肝解郁清热止血,健脾利湿化气行水止血)为主,随症加减,治疗本病55例。结果总有效率96.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气升提、滋肾养阴、温肾助阳、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清热、健脾化水,消肿止血的功效,达到安冲止血,使月经量减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传珍 《山西中医》2003,19(2):50-51
目的:探讨泻脾法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P)的效果及泻脾法的机理。方法:选ITP患者88例,随机分为泻脾组44例,对照组44例。泻脾组服用泻脾汤和肾宝,对照组服用足量强的松.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l7例,好转l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45%(95%CI=85.05%-99,45%);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l0例,好转7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56,82%(95%CI=42.18%-71.46%);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M=3,3828,严=0,0009);且两组95%可信区间不重叠;治疗组发生无效患者的危险性明显降低(0R=0.06,95%CI=0,0l—0.28);治疗组每治疗3人,可较对照组减少l例无效患者(NNT=3,95%CI=1.77—4,80);治疗组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下降优于对照组。结论:泻脾法是治疗ITP的-种有效方法,其机理可能与调整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综合征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对其相关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尚不成熟.笔者认为,痰瘀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中心环节,临床中针对痰瘀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不同发病机制分期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  幺远  甄小芳  潘宇琛  何强 《中医杂志》2006,47(8):599-601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4年确诊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7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独活寄生汤合宣痹汤加减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及二线慢作用药柳氮磺氨吡啶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副作用少,但辨证施治时必须结合小儿生理特点与病理变化。西药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但长期服用对消化系统、肝肾功能均有不良反应。临床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血脂异常中医辨证治疗的思路。方法:在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论证血脂异常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及其优越性。结果:规范的辨证治疗是血脂异常中医治疗的优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结论: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来研究血脂异常的辨证治疗,更具有科学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肺系咳嗽一证,从辨病、辨证、辨药三方面分析其病因、病证及治疗要点。病因: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来论述咳嗽的成因特点,结合现代医学的免疫学说、神经学说、病理生理学说等方面的理论观点,依次介绍其形成因素。病证:从新感和久病两方面介绍病邪由外而内的衍变规律,累及脏腑及寒热虚实等结合病势进退来判断邪正虚实,伴见症状及辨证要点提出病情发展的三种趋势,预测病情传变规律,知变预防,知变预治。辨药:讨论治标与治本的关系,论述外感与内伤的用药特点,外感从春夏秋冬四季节气变化来分析用药特点,内伤从脏腑辨证特征潜方用药,注意兼挟证的辨识,有机化裁,尽力做到对咳嗽一证的正确认识,准确辨证和精确用药。  相似文献   

19.
万英  赵相雨 《光明中医》2016,(9):1311-1313
近年来小儿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日趋上升,中医认为其多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血热内盛及后天调摄不当而致肺脾俱虚加之感受风、湿、热邪导致发病。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分期分型内服外治,注重调护等治疗方法,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的疗效显著,并在防止复发方面,显现出比单纯应用西药更明显的优势,同时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