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伤寒论》中有"有利不渴者,属太阴"的论述,结合《内经》中关于太阴病"口渴"的形成机理及典型案例,探析太阴病口渴与不渴的辨证关系."不渴"是其常,"渴"是其变.故不可以口渴与不渴来辨其属不属于太阴.  相似文献   

2.
<正>张仲景《伤寒论》所建立的六经辨证方法,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历代注家或强调明辨六经,或强调方证对应,至于六经病证之间的关系,则言之甚少。偶有讨论的,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经历代名医贤哲的整理研究,有了较大发展,但因他们对《伤寒论》科学本质的研究探讨多为临床验证,文献整理,或注疏,或衍义,而较用实验手段,笔者认为,尚有美中不足之嫌。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进行文献整理的同时,吸收现代科学知识的方法,加强实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太阴病篇,在《伤寒论》全书中,所占篇幅虽不多,却有极重要地位。对太阴病本质及“四逆辈”方药进行深入探讨,对于《伤寒论》研究将有极其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创建了太阴病变(脏有寒)模型,并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对“四逆辈”方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冀…  相似文献   

4.
论文从寒热、汗、脉象、四肢、二便等诸方面,结合<伤寒论>的有关条文,对太阴病表证期的症状特点与病理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与辨析,以期提高对太阴病表证的辨识能力,并从中领悟到仲景对太阴病表证为什么只言"脉浮"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脑梗塞病例的介绍,探讨了《伤寒论》第278条"太阴病阳复欲解之下利"关于"暴烦与下利"的发生先后和"太阴病转愈"是否是"太阴病自愈"的问题,从而提出烦躁与下利的发生先后并不重要,关键是伴有症状决定其转归.同时认为此证病机不是阳郁,而是脾胃阳虚轻证并胃中停有积滞的虚实夹杂之证,从而提出该证不是太阴病的自愈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客观评价竹药罐治疗太阴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将120例太阴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予药罐治疗;对照组60例,予桂附理中丸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竹药罐疗法疗效突出,无副作用,易为患者所接受,简便易行,为太阴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9.
张仲景在《伤寒论》原文第277条中提到了太阴病的治疗,此条指出太阴病下利的基本病机是太阴脾脏虚寒,因此仲景在治疗上选用四逆辈,其“辈”为类之意,即四逆汤类的温里散寒之剂。选用四逆汤类方治疗太阴病及相关的变化,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以防微杜渐,体现了张仲景在临床上治未病和保阳气的思想。张仲景不拘泥一方,而用类方也体现了其临床精于辨证论治和灵活用药。张仲景在临床过程中对于四逆辈运用的灵活和严谨,及善于掌握脉证分析,对于现在临床的辨病和诊治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太阴病篇是六经病篇中内容最少的一篇.篇中阐述了足太阴脾病,缺乏手太阴肺病.辨明虚实变化,方能掌握太阴病的实质.太阴病的治疗散见于<伤寒论>各篇,不以一法一方为据,而以脉证为凭,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1.
消渴合并百合病,病因病机为阴液不足,虚火内扰。治宜补气养阴清热,疏肝解郁佐以健脾利胃。方用张仲景百合地黄汤。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五运六气理论解读太阴病,以太阴主冬三月至阴最寒冷时候为依据,阐述太阴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原则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3.
陈源  李振华  岳仁宋 《光明中医》2016,(19):2761-2763
糖尿病隶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自《黄帝内经》始,各代医家对本病均有丰富的论述。据最新统计数据资料显示,我国现20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者达9240万,患病率达9.7%,此外还有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比例达15.5%,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限,并给社会和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加强其综合防治和管理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提出了创建以六驾马车为核心防治理论的有中国特色的消渴病单元综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曹辉琴 《光明中医》2016,(15):2269-2270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消渴症(糖尿病)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消渴症(糖尿病)的患者136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8.5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渴症(糖尿病)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水平,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浅议虚渴     
从虚渴的相关原文可看出,虚渴或因劳伤脏腑,或因大病后未复,或因产后血虚内亡津液而致,临床应注重行气利水、益气生津,常用人参配黄芪、木香配槟榔、黄芪配茯苓等利水渗湿、益气生津;温补肾阳、化气止渴,用地黄丸方,配附子温肾阳散寒,加强利水湿之力,同时用熟干地黄配山茱萸滋阴益精,大补元气,肾气足,则蒸腾水气上潮与口;滋阴养血、清热生津,常用药对有麦门冬配半夏、人参配麦门冬、生地黄配芍药、芦根配麦门冬等,同时熟地黄、当归、川芎、芍药等养血药贯穿其中。还应结合其他兼症随证变方,同时,可结合食疗进行治疗。对于渴欲饮水者,当徐徐少与之,不可纵意而饮,恐水多峻下,易传变诸疾,百脉不安,不可不预度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家兔前肢太阴经五腧穴:少商、鱼际、经渠、太渊和尺泽的层次结构。方法先对腧穴定位标识,逐一对腧穴层次解剖。结果五腧穴浅层穴树多以头静脉、桡神经浅支为基础,深层穴树以桡动脉及分支和正中神经为基础。结论家兔前肢太阴经五腧穴与头静脉、桡动脉及分支、桡神经、正中神经有密切的关系,这也许是针刺五腧穴治病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九味麦冬方对Iso致急性心肌缺血太阴小鼠模型气管夹闭心电消失时间、Ⅱ导联心电图ST-T波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1气管夹闭心电消失时间影响,将48只昆明种小鼠,编号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四组:空白组,模型组,九味麦冬方组,丹参组,12只/组。2Ⅱ导联心电图ST-T波影响,将40只昆明种小鼠,编号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四组:空白组,模型组,九味麦冬方组,丹参组,10只/组。灌胃干预:九味麦冬方组(25.6g生药/kg),丹参组(13.0g生药/kg),模型组(等量蒸馏水);1次/d,连续21d。末次给药45min后,除空白组外,各组均皮下注射0.015g/kg Iso制备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测指标:气管夹闭心电消失时间、Ⅱ导联心电图ST-T波。[结果]气管夹闭心电消失时间九味麦冬方组明显高于丹参组、模型组(P0.01)。Ⅱ导联心电图ST-T波变化率九味麦冬方组优于丹参组。[结论]九味麦冬方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18.
水乃生命之源,适量饮水对身体有益,但不合理饮水则可以招致疾病甚至加重病情。古往今来,唯医圣张仲景对此极为重视,在其著作中反复阐述"口渴"与"饮水"水饮"与"疾病"的关系,对后世诊疗及护理口渴相关性疾病提示良多。故而笔者精研深思,系统整理了仲景"口渴"症的辨证施护理论,以期能对相关疾病的诊疗及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瘾疹是一种以皮肤突然出现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纵观历代医家论治瘾疹洋洋大观,然鲜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论治小儿瘾疹。从吴鞠通提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联系到小儿外感疾病初期证候入手,根据临床上小儿瘾疹的发展传变规律,结合小儿体质特点,建立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的太阴传变体系,不仅对于不同时期的小儿瘾疹的治疗进行指导辨证论治,也对预防小儿瘾疹的传变和进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实现了小儿瘾疹的治未病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