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种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伴发帕金森综合征(MSA-P)和(或)小脑性共济失调(MSA-C)为特征的散发的、缓慢起病并逐渐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小脑性共济失调是MSA-C型的突出症状,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多从下肢开始,并以下肢突出,且伴有明显的构音障碍和眼球震颤等[2]。目前本病病因不明,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患,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口腔干燥症及结缔组织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三大组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后,且以女性居多。作为世界性难治病,近年来现代医学虽然从免疫学、遗传学等多方面对本病作了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3.
多系统萎缩以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共济性失调和锥体束征为主要表现。中医治疗本病具有特色与优势,且能明显改善症状,近年来成为中医脑病科研究热点。文章旨在从病因病机、证候类型、治则治法等方面归纳总结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经验,为临床选用治疗方案探索提供相关研究,分析了本病中医药治法的发展前景,为中医诊治多系统萎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bellar atrophy,OPCA)是共济失调中较常见的一种,属于多系统变性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多部位萎缩性变性疾病。部分病例呈家族性发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称为家族性发作;其余多为散发病例,成年起病,男女均可罹患,临床上以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伴有植物神经及锥体外系症状以及其它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其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较易忽视。本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滋补肝肾 益气升阳法治疗多系统萎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  高颖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539-540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较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起病年龄50岁左右,男性居多,多无家族史,起病隐匿,发病较缓慢.根据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自主神经受累型(SDS)、小脑机能障碍型(MSA-C以往称OP-CA)、帕金森综合征型(MSA-P以往称SND),三型在后期往往互相交叉[1].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阳萎,括约肌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潴留、便秘、腹泻以及出汗减少或无汗,皮温低、皮肤粗糙等症状.小脑症状主要表现为小脑语言、眼震、意向性震颤、行走不稳.帕金森样症状表现为四肢以强直为主,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或齿轮样,表情少,行动缓,但震颤常少或轻,对左旋多巴疗效不佳或无效;此外常有椎体束受损表现.病理改变主要为弥漫性神经元萎缩、变性、消失,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少突胶质细胞内存在嗜银性胶质包涵体.本病平均生存期为9年.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以一般支持治疗为主,配合α受体激动剂治疗体位性低血压[2].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自发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 CT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 :总结分析 45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 CT资料。结果 :本病多见于 6 0岁以上 ,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症状有小脑本身症状及邻近组织受压症状两类 ,预后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相关。结论 :出血量≤ 10 m L、无或四脑室变形受压较轻 ,表现小脑本身症状 ,预后良好 ;出血量 >2 0 m L、有意识障碍、脑室系统及脑干受压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李卿 《河北中医》2001,23(12):942-943
慢性前列腺炎 (以下简称本病 )的临床症状极为复杂 ,证候特点表现多样 ,治疗往往较为棘手。笔者认为在一般诊治的基础上 ,尚可注意以下几点 ,以得到更满意的治疗效果。1 症状复杂多变 ,病理虚实夹杂本病临床症状繁杂 ,且一般没有固定的症候群 ,笔者体会本病常见的症状依次为 :尿道滴白 ,尿后余沥 ,腰膝酸软 ,神疲乏力 ,失眠多梦 ,尿道灼痛 ,睾丸胀痛 ,阳萎 ,早泄 ,血精 ,不育等。这些症状或多或少地在患者身上出现 ,但也有一些患者无典型症状、体征 ,如仅有双侧腹股沟处胀痛或少腹坠痛 ,或仅以阳萎、不育等就诊。本病大多数患者病机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淤胆型肝炎可发生于任何一种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期.其临床特征是: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血清胆汁酸增高,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γ GT)水平增高.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休息,加强护理、保肝、抗病毒等常规方法,其手段单一,疗效差异较大,且对黄疸症状无特殊的针对性治疗.而中医学以症状为病名,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对黄疸进行分型辨证论治,疗效确切,且对肝细胞损害、肝功能减退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应正确认识本病的发病机制,并确立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系指以泌乳素(PRL)升高(≥25ng/ml)、闭经、溢乳、无排卵和不孕为特征的综合征。下丘脑一垂体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肿瘤、产育后等多种原因可导致本病发生。因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闭经、溢乳,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情志郁结,冲任失调所致。西医常用药物为溴隐亭,该药虽能较快控制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多。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1例,得以痊愈,报道如下,以资研讨。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无排卵和卵巢多囊性改变等一系列表现为主要特征,属于妇科疾病中最常见且较复杂的病种之一。笔者以"肾脾两虚,痰瘀壅络"探讨本病的中医病机,认为本病多由肾脾两虚、阴阳失调、化生无力、精亏血少、炼液成痰、痰瘀互结、壅塞胞络且久而不化发为本病,临证治疗以"补肾健脾、调和阴阳,活血祛瘀、化痰通络"为本病的主要治则,强调以调和肾脾阴阳为治疗之本,从祛痰湿、化瘀血入手治疗本病,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