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观察薯蓣丸对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IgE和IL-17的影响。方法: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通窍鼻炎片组,每组10只。在造模后分别按相应剂量灌胃各组动物。检测各组豚鼠血清IgE和鼻腔灌洗液IL-17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白组、通窍鼻炎片组、薯蓣丸高剂量组IgE值均低于薯蓣丸中、低剂量组及模型组(P0.05);薯蓣丸中、低剂量组IgE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薯蓣丸低剂量组和模型组IL-17值均高于空白组、通窍鼻炎片组、薯蓣丸高、中剂量组(P0.05)。结论:薯蓣丸高、中剂量可调节豚鼠动物模型的IgE和IL-17,高剂量效果更佳,低剂量对IgE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向阳  王寅  李宁 《吉林中医药》2014,(6):620-623
目的探讨经方薯蓣丸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通窍鼻炎片组、辛芩颗粒组、经方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32、16、8 g/kg),每组10只。采用OVA复制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干预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薯蓣丸浓缩水煎液灌胃。干预14 d后,比较干预前后各组大鼠行为学积分、血清IgE、IL-4含量及鼻黏膜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干预后各组行为学积分、血清IgE含量(辛芩颗粒组13.30±4.76μg/mL、通窍鼻炎片组11.45±5.27μg/mL、高剂量10.78±5.32μg/mL、中剂量8.10±6.16μg/mL、低剂量13.56±3.41μg/mL)、血清IL-4含量(辛芩颗粒组20.03±3.91 pg/mL、通窍鼻炎片组17.26±8.02 pg/mL、高剂量14.84±7.37 pg/mL、中剂量14.40±5.22 pg/mL、低剂量15.91±6.93 pg/mL)较模型组(19.42±2.97μg/mL、30.60±4.83 pg/mL)均有降低(P<0.01);中剂量组的行为学积分和血清IgE、IL-4含量较辛芩颗粒及通窍鼻炎片明显降低(P<0.01,P<0.05);干预各组鼻黏膜炎症细胞浸润减轻,中剂量组对组织的修复效果突出。结论经方薯蓣丸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有显著干预作用。降低血清IgE、IL-4含量,减少鼻黏膜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从而缓解变应性鼻炎大鼠行为学症状,可能是该方干预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方薯蓣丸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通窍鼻炎片组、辛芩颗粒组、经方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OVA复制AR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治疗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薯蓣丸浓缩水煎液(3.2、1.6、0.8g/0.1kg)灌胃。治疗14天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变化情况,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AQP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组行为学积分较模型组均有降低(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平均光密度值(MOD)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除辛芩颗粒组外,各治疗组MOD值较模型组均有升高(P0.01);高、中剂量组MOD值高于低剂量组及通窍鼻炎片组(P0.01),而高、中剂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方薯蓣丸对AR大鼠疗效显著。上调鼻黏膜中AQP5蛋白的表达可能是该方治疗AR良好疗效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通窍止鼽汤对变应性鼻炎SD大鼠血清中IL-4、IL-5和IFN-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健康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和热灭活百日咳杆菌为致敏原制备SD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2mL/只;对照组灌服辛芩颗粒6g/(kg·d);通窍止鼽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中药液8.75g/(kg·d)、17.5g/(kg·d)、35g/(kg·d),共14d。ELISA法测定大鼠鼻黏膜血清中IL-4、IL-5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通窍止鼽汤不同剂量组和对照组均可以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中IL-4、IL-5的表达(P0.01),提高IFN-γ的表达(P0.01)。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通窍止鼽汤通过影响IL-4、IL-5和IFN-γ水平,纠正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促进Th1/Th2比值恢复平衡,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薯蓣丸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IL-4、AQP5的影响,并探讨二者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每组各10只。对除正常组外的其余组大鼠采用卵清蛋白(OVA)刺激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口饲,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用薯蓣丸药液灌胃治疗。测定比较各组大鼠血清IL-4水平以及AQP5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薯蓣丸能改善实验动物鼻炎症状,各治疗组IL-4水平降低、AQP5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与AQP5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薯蓣丸能通过影响IL-4和AQP5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二者呈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通窍止鼽汤对变应性鼻炎sD大鼠鼻黏膜及外周血中EOS数量、血清IgE和组胺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纽、模型组、对照纽和通窍止鼽汤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和热灭活百日咳杆菌为致敏原,对大鼠进行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造模。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2mL/只;对照组灌服辛芩颗粒6g/kg;通窍止鼽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中药液8.75g/kg、17.5g/kg、35g/kg;以上用药均1次/d,共14d。测定大鼠鼻黏膜和外血中EOS数量、血清IgE水平和组胺含量。结果:通窍止鼽汤各剂量组和对照组均能减少EOS数量;降低血清IgE水平和组胺含量,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通窍止鼽汤能有效抑制EOS活化,减少IgE合成与组胺释放,减轻鼻黏膜炎症浸润,从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对庆大霉素(GM)中毒性耳聋豚鼠线粒体凋亡通路中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级白色红目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GM)组、金匮肾气丸干预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组,GM组豚鼠每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20mg/kg连续10 d,金匮肾气丸干预高、中、低剂量组豚鼠分别每日肌注庆大霉素120mg/kg的同时以药量为20.3g/(kg·d)、13.5g/(kg·d)、6.08g/(kg·d)的金匮肾气丸制剂灌胃给药连续10 d。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耳蜗毛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并比较。结果豚鼠毛细胞Cyt-C光密度值比较,模型组较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1),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减轻GM的耳毒性反应,对GM所致的豚鼠耳中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辛夷鼻炎丸及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辛夷鼻炎丸治疗,对照组采用通窍鼻炎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65.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夷鼻炎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21,(10)
目的探讨鼻敏通窍方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小鼠免疫球蛋白E(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和滴鼻的方法建立变应性鼻炎BALB/c雌性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鼻敏通窍方高、中、低剂量组及孟鲁司特钠组。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评分、HE染色,并对鼻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IgE表达量,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EOS比例。结果模型组小鼠行为学评分高于空白组(P0.05);孟鲁司特钠组及鼻敏通窍方各剂量组小鼠行为学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病理学评分高于空白组(P0.05);孟鲁司特钠组及鼻敏通窍方中剂量组病理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中总IgE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孟鲁司特钠组及鼻敏通窍方各组小鼠IgE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PBMC中EOS比例高于空白组(P0.05);鼻敏通窍方各剂量组小鼠PBMC中EOS比例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鼻敏通窍方可能通过下调IgE和EOS的高表达发挥抗炎抗过敏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黄雅珍  朱曼荆  朱久龙  谢青  谢甦 《中成药》2023,(5):1454-1462
目的 探究薯蓣丸联合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模型细胞及小鼠中抗三阴性乳腺癌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制备大鼠空白血清和薯蓣丸含药血清,体外培养MDA-MB-231细胞,设置空白组,紫杉醇组,薯蓣丸低、中、高剂量联合紫杉醇组(10%、20%、30%含药血清),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将4T1细胞荷瘤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薯蓣丸组(0.024 g/kg)、紫杉醇组(10 mg/kg)、薯蓣丸联合紫杉醇组,每组12只,治疗期间记录小鼠一般状况及肿瘤大小,4周后处死小鼠,获取肿瘤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RT-qPCR、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MMP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紫杉醇组与薯蓣丸各剂量联合紫杉醇组MDA-MB-23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其中薯蓣丸各剂量联合紫杉醇组降低更明显(P<0.05)。荷瘤小鼠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紫杉醇组、薯蓣丸联合紫杉醇组小鼠肿瘤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