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施益农 《四川中医》2010,(10):31-3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且并发症多样,甚至危及生命。本文结合多年中西医临床实践分析认为MpP中医辨证应分常证和变证。常证较有基础性的中医病机是肺脾不足,木火刑金;变证其证型可辨为邪扰营血、邪陷厥阴等。MpP治疗原则应为清温开肺,平肝凉营,运脾化痰。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热、咳嗽、气促是其最主要的症状。病情轻重可不同,病位无不在肺中,部分患者进展迅速,符合“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这一温病发病特点和传变规律。疫毒犯肺-疫毒闭肺既是核心病机也是病变过程。轻症者系疫毒犯肺,病在肺卫;重症者则疫毒闭肺,病势深重,波及营血,若不能及时截断扭转,势必转为闭脱之证。治疗贵在快速阻遏病势,解毒凉血尤为关键。轻症解毒凉血意在先证而治防传变,重症解毒凉血旨在截断扭转阻闭脱。目前应用宣肺透邪、解毒凉血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取得初步疗效。  相似文献   

3.
认为逆传心包是指邪入营血,非指窍闭神昏的证候而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对温病卫气营血顺次传变规律的高度概括。所谓逆传只是相对于伤寒足六经顺传而言,温病本身并无顺传、逆传之分。  相似文献   

4.
1对传变规律的评议叶天上创立“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温病传变理论,阐明温病的进展过程,居功实大。然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的总称,病证至为复杂,其发展变化各有不同;既有无表证的伏邪,又有风温的逆传心包;既有暑湿的伤气伤津,又有常见的气血两播。倘将其视作规律,强硬规定为传变途径实难信服。况且传变一词易被误解为病位的更易,病邪由气人血,便与气分无关,岂能如此分割。本来任何疾病的病情发展均是病位扩散和病理的扩展,不能想象敌人深人,边境便了无敌踪和一切复常,故肺卫合病,气血同病在所常见。当然,临床上自…  相似文献   

5.
1.清代医家吴塘在叶桂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根据温病的发展传变规律,提出以三焦辨证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将卫气营血的变化列入其中。即温病始于上焦,病在肺与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病在脾与胃: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病在肝与肾。三焦辨证补充了卫气营血辨证的不足,又是脏腑辨证在外感热病方面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6.
从络病理论解析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其变证的病机,认为肺络痹阻为小儿支原体肺炎之中医病机实质;提出小儿支原体肺炎初期当重视清热解毒、散血通络,使邪在卫分而解,止于气络。  相似文献   

7.
热入营分与逆传心包是温病学中的两种证候类型,逆传心包又包括热入心包和痰热蒙蔽心包,它们都属温病的营分证阶段。其形成可由顺传或逆传而来。营气通于心,心包为心之外围而代心受邪,故营气亦通心包。营与心包虽代表不同的生理位置,但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以营气受病往往影响心包,而心包的病变又以营分证为基础。故在营分证阶段中,逆传心包是热入营分的发展。热入营分是营分证阶段的初期证候。病机是营阴受劫。其证候除身热夜甚等特点外,舌质必绛无苔而干燥,夜间心烦躁扰不寐。若从气分传变而来,口不渴亦为要点。因气分热  相似文献   

8.
叶天士所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此乃温病发病机转。外感温热之邪,必须首先侵犯于肺而出现肺卫见症。温病邪在肺卫,病尚轻浅,如治疗得法,可使邪从外解;如邪不外解,则可由肺内陷心包,造成病情恶化。所谓“逆传”,乃是与“顺传”相对而言。张鸿祥老师认为,温病产生逆传证候,主要决定于邪正两个方面。凡心气或心阴不足以及受邪太重的患者,最易出现逆传的证候。《内经》亦有“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  相似文献   

9.
骆常义 《四川中医》1998,16(6):13-14
清代温病大师叶天上说:‘“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可见,湿病过程中的气分证,不但是个重要的病机问题,而且也是复杂的治疗问题。因为,某些不进入气分证的温病患者,则病情轻浅;某些必然进入营血证的湿病患者,则病情深重。所以,对温病气分证的治疗必须抓紧,遣方用药宜早不宜迟,宜重不宜轻。治疗恰当,就可使邪去病愈。否则、邪盛正伤,则可内陷营血发生危香证候,所以温病气分证的治疗是防止传变的关键。1.清宣泄热,达邪外出治风湿风湿,是风热病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一年四季皆发,冬春尤多见。青少年患者不少…  相似文献   

10.
温病营分证血瘀病机与证候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分证是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过程中较为严重的一个阶段.对于营分证的病机认识及证候分析多从热灼营阴,心神被扰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