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国内2位著名译者罗希文和李照国翻译的《伤寒论》为例,对比分析2个译本在方剂文化负载词翻译方面的异同,尝试探索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指出中医方剂文化负载词包括方剂名称、中药名称、煎药用水、剂量剂型等,这些中医特有的名词术语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语,应由中医文化持有者给出适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常用文化负载词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首。《黄帝内经》中的文化负载词是《黄帝内经》英译的难点和重点。研究《黄帝内经》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黄帝内经》乃至中医英译都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两个《黄帝内经》英译版本中文化负载词英译比较的实证性研究,探讨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及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医英语的学科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3.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黄帝内经》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必读的古典医籍。《黄帝内经》中的文化负载词是其英译的重点和难点。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尝试探究《黄帝内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期为中医典籍的翻译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谌子诺  王阶  何浩强  沈艺 《环球中医药》2021,14(9):1697-1700
本文结合中国学者罗希文、黄海、李照国的《伤寒论》英译本综合分析,以中医典籍《伤寒论》桂枝汤方证为例,探索中医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思路,将中医文化负载词分为病证、症状、方药、哲学以及修辞五类.通过对比分析罗希文、黄海和李照国的3个英译本,发现黄本《伤寒论入门》侧重于理论阐述,罗本与李本为中英对照版,翻译忠于原文.其中以李本最...  相似文献   

5.
<正>《金匮要略》随着中医西传的浪潮被译成多种文字,其英译本就多达数种。本文以罗希文教授1987年所译《金匮要略》为研究文本,从交际翻译策略视角分析该译本在中医学医理、病症描述、方剂治法三个层面的英译逻辑和方法。本文认为,罗译本借助交际翻译策略,灵活运用多种归化译法,实现了译文与读者间的有效沟通,为中医典籍在西方的有效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1 《金匮要略》及其英译  相似文献   

6.
中医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而《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典籍,因此《黄帝内经》的翻译在中医文化乃至中国古典文化的对外宣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负载词作为承载中医文化的载体,其翻译对于是否能准确传达中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关联论的视角下讨论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应采用何种翻译方法,以期对中医典籍的对外传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选取《伤寒论》中4个重要的重言词作为研究对象,以翻译美学为理论框架,对比分析魏迺杰译本Shāng Hán Lùn(On Cold Damage)、罗希文译本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Cold(Shang Han Lun)、李照国译本On Cold Damage中重言词的不同英译方法,剖析译者的翻译审美心理机制,阐释翻译审美再现的过程。魏迺杰译本和李照国译本善于采用直译法和增译法使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原文传达的审美信息保持基本一致,罗希文译本善于采用意译法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读者语言习惯的审美要求。对于具有相似逻辑关系的重言词,魏迺杰译本采用合译法使译文实现缩其“形”、表其“意”的简洁效果。为实现重言词韵律和蕴涵的美学再现,译者要准确地把握重言词的审美信息,客观地进行审美判断,合理运用省译法,最大限度地实现重言词原文和译文的翻译对等。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中医药事业整体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某种程度上,中医药在美国的传播是其在全世界传播的一个“风向标”。近年来,中医药在美传播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谭富园的著作《东方医学科学》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译者主体性的三个层面即译者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再现该书的编译情况,并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为当下中医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助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9.
选取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伤寒论》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以一词多义的英译为切入点,参照斯坦纳的阐释翻译学理论对《伤寒论》中"热"字及相关词语的英译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医典籍的英译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中的方剂名内涵丰富,契合医理,历来是国内外医家研究的重点.在中医药"走出去"背景下,为推动中医方剂学走出国门,书中方剂名的准确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通过实例分析发现书中方剂名译名不统一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方剂名对外传播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性和民族性.针对这一问题,遵循一定的英译原则并选用合适的...  相似文献   

11.
黄婧 《中医教育》2021,(2):27-31
目的 探究文树德《黄帝内经》英译本助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有效途径,为中医药典籍外译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 以译介学理论为基础,对文树德《黄帝内经》英译本进行解析.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以及"译介效果"五大因素对译本进行译介和海外传播模式的分析.结果 文树德版《黄帝内经》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  相似文献   

12.
在中医药悠久的发展历程中,语言的字、词含义也在不断丰富扩充,为避免词汇系统庞杂,一词多义成为普遍现象。《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经典,其文言简意深,存在较多一词多义现象,也是造成其翻译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代表性著作,其准确恰当的译文对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国际医学界接纳,其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中国中医药文化载体的中医文化著作外译也逐渐走入翻译界的视野。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医药著作的翻译质量,国内外官方和民间都做出了努力。2011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上海召开了“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术语工作会议。会议系统梳理和研究了一些中医临床术语的英文翻译,并总结了相关翻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内经》距今年代久远,想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概念,必须回溯至其产生的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从文化的角度对《内经》针灸概念的形成进行考察,探寻文化对医学影响的机制,对于进而深入理解《内经》针灸概念及其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寸口、脉口、气口"概念内涵的文化诠释,笔者认为,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相关针灸概念术语的诠释,是古代针灸理论现代表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