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仰卧双肩固定法在小儿颈外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采血化验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固定方法行颈外静脉采血,观察组采用仰卧双肩固定法行颈外静脉采血。比较两组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皮下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双肩固定法可提高小儿颈外静脉采血的一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血气分析患者桡动脉抽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行血气分析桡动脉采血患者47例(共穿刺125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穿刺65次)和研究组23例(穿刺60次),对照组按照30~60度进行穿刺采血,研究组则以90°进行穿刺采血,比较两组患者一次采血成功率、穿刺疼痛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5);两组在疼痛、穿刺并发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90°进行穿刺的桡动脉采血方法,能有效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提高了桡动脉采血速度,对疾病的迅速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婴幼儿采血过程中胫后动脉采血法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入罗定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200例婴幼儿,按照其采用的不同采血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采用胫后动脉采血法的100例观察组婴幼儿与采用桡动脉采血法的100例对照组婴幼儿。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瘀斑血肿形成率、哭泣次数、哭泣时间。结果:观察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上高于对照组,在瘀斑血肿形成率上低于对照组,在哭泣次数和哭泣时间上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婴幼儿采血中使用胫后动脉采血法可以获得更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其创伤较小,不易形成瘀斑血肿,不易造成明显疼痛,因此患儿哭闹时间与哭闹次数也有明显减少,操作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桡动脉采血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神志清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需要动脉采血的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51例。研究组采用90°进针,对照组采用45°~60°进针,比较两组进针疼痛程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研究组疼痛程度轻,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桡动脉采血90°进针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头皮针行肱动脉采血的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肱动脉采血,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结果:15例(25%)无痛,35例(58%)轻度痛,10例(16.7%)中度痛;出现血肿及淤血2例,发生率为3.3%,未出现严重疼痛或神经损伤症状,如手麻、胀等不适。结论:经改良方法行肱动脉采血在采血成功率、血肿及淤血发生率、疼痛方面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桡动脉穿刺采血中进针角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的穿刺方法。方法将97例行桡动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42例,2组均采用"一"字定位法,对照组采用45~60°进针刺入桡动脉,观察组采用垂直进针,比较2组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感受。结果观察组穿刺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显著减轻(P<0.01)。结论垂直进针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傅莹  傅虹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79-180
目的:与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比较,评价负压真空采血法在手足口病患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与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2010年4月以来,我院对手足口病患儿采血共200例,按照住院号的不同,设单号为试验组,共100例,双号为对照组,共100例,试验组采用静脉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斜角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两组护士操作时采血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不同。结果:试验组采血量与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真空采血斜角进针法在手足口病患儿股静脉穿刺中可减少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血液污染,较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4个部位采集血气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从行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肱动脉、肱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60例,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4个部位采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行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与其他3个部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股动脉采血血肿发生率、对疼痛的反应程度及按压时间与其3个部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肱动脉、足背动脉采血误穿静脉发生率与其他2个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行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成功率高,患者疼痛轻,按压时间短,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涂抹利多卡因胶浆用于缓解桡动脉穿刺中引起局部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穿刺,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局部皮肤涂抹盐酸利多卡因胶浆2~3min后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动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一次采血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应用于患者桡动脉穿刺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穿刺采血法,观察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一次成功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使用外周动脉采血较静脉穿刺采血更安全、可靠,且成功率高,新生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传统穿刺法即直进针法和股静脉体表投影点斜角穿刺法进行采血,比较一次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股静脉体表透影穿刺法一次成功率为90.9%,发生局部瘀斑仅3例,发生率4.5%,没有1例发生血肿。传统穿刺法一次成功率仅为74.2%,发生局部瘀斑为23例,发生率为34.8%;发生血肿为2例,发生率为3%。两组比较P〈O.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静脉体表透影穿刺法明显优于传统穿刺法即直进针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00例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桡动脉采血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穿刺成功率、局部瘀斑发生率,以及啼哭例数、穿刺前后心率上升幅度。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84%),局部瘀斑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6%);研究组啼哭例数、穿刺前后心率上升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桡动脉采血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时的成功率,对减少局部瘀斑、啼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小儿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需经桡动脉采血患儿120例,根据采血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采血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穿刺采血法,对比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7%明显较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8.3%高,观察组穿刺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3%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穿刺采血法行桡动脉穿刺,可有效提高小儿桡动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减轻患儿家属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负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输液针采血对新生儿的影响,为新生儿动脉采血选择合适的采血针。方法:将2017年6~11月新入院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7号输液针采血,对照组采用5.5号输液针采血,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长、加压止血时间、哭声持续时间、标本合格率以及血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时长、加压止血时间及哭声持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动脉采血可选用7号输液针采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善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操作难度,提高穿刺成功率,确保血标本的质量.方法:将300例足月新生儿分为150例观察组行股静脉斜穿刺采血,150例对照组行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结果:两种方法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经统计学处理X2=21.49,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动脉采血的患者进行的心理评估及护理,从而改善患者对该项操作的心理负担,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我科住院肺胀患者中动脉采血的患者30例,均未接受过心理评估,根据住院次数分成两组:观察组为第一次入院的患者;对照组为多次入院的患者。观察组病人采血前进行心理评估,并做出相应心理护理。对照组病人采血前不做心理评估,不做相应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心理接受情况高于对照组。结论采血前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可以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并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行足背动脉采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一2016年10月该院收治共50例危重患者采用足背动脉采血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50例危重患者行足背动脉采血时,一次穿刺成功48例(96.0%),二次以上穿刺成功2例(4.0%),发生血肿1例(2.0%),青紫直径低于2 mm为36例(72.0%),平均按压时间3.4min。结论对进行足背动脉采血的患者实施护理有助于保证穿刺成功,减少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留置针弯针法颈外静脉穿刺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留置针弯针法在颈外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200例手术患者颈部两侧的颈外静脉任一侧,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穿刺,观察组采用弯针法穿刺;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穿刺时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利用留置针弯针穿刺方法,可提高临床穿刺成功率和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对需要接受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技术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采血时间、完成静脉输液时间与静脉采血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8%,穿刺回血率95.6%,留置针采血成功率97.8%;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7%,穿刺回血率51.1%,留置针采血成功率55.6%。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成功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穿刺时间、采血时间以及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成功率较高,穿刺时间短,留置针采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180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患儿哭闹发生率、输液故障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几家长满意度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儿哭闹发生率、输液故障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应用舒适护理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降低患儿哭闹发生率、输液故障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