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20种中药中糖的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费林氏容量法测定20味中药总糖的含量,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碱式硫酸铜法测定单糖的含量,并利用Fisher统计方法分析实验数据。结果:10种热性中药的总糖和单糖含量都明显高于10种寒性中药,统计分析显示:P<0.05;总多糖含量测定的统计结果显示:P>0.05;Fisher法建立判别函数,判别正确率为85%。结论:Fisher统计分析方法可以从糖含量方面对20味中药的寒热药性进行判别,20种中药中糖的含量与寒热药性具有相关性,提示糖类物质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40种中药多糖成分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中药多糖,用三氟乙酸彻底水解成单糖,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进行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利用Fisher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结果:Fisher法建立判别函数。判别函数常数项为4.35146,判别函数为Y=4.35146+系数×X保留时间。计算判别函数得分,得分为正值判为寒性中药,为负值判为热性中药。判别结果显示,只有寒性中药甘遂和天冬判别错误,其余均判别正确,组内回代一致率为95%。结论:中药寒热药性与多糖成分存在相关性,多糖成分是表征中药寒热药性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多糖水解成分乙酰化气相色谱-质普联用(GC-MS)指纹图谱与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0种中药多糖水解物乙酰化GC-MS图谱,筛选最适统计识别模型,以最佳模型识别多糖乙酰化GC-MS图谱寒热表征.结果:确定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为最佳模型,得出多糖水解物乙酰化GC-MS的寒性标记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为3.489,3.557,3.695,3.849,3.986,6.047,6.132,6.241,6.510,6.836,7.294,12.564min;热性标记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为3.861,3.929,5.526,6.006,6.269,6.516,6.842,7.397,10.778 min.结论:多糖成分与寒热药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蛇床子挥发油GC和GC-MS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GC和GC-MS色谱法研究并建立各产地蛇床子药材挥发油成分的指纹图谱。方法用DB-5石英毛细管柱(0.25 mm×30 m,0.25μm);以高纯氮为载气;流速1.0 mL·min-1;FID检测器。结果蛇床子药材指纹图谱选定了10个共有峰,峰面积之和大于总峰面积的90%,并且通过质谱进行了鉴别。结论本法重现性好,可结合蛇床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评价其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热毒宁注射液GC指纹图谱,比较注射液与药材之间指纹图谱的相关性,为该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过程及成品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采用氢火焰检测器及质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测定热毒宁注射液挥发性成分,标出其中8个共有峰,说明了其药材归属,并采用GC/MS对主要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定性。结论:建立了GC法测定热毒宁注射液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方法,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为热毒宁注射液挥发性成分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303-1305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所含脂类相关性。方法:取寒性、热性中药各30种,提取粗脂并按1 m L/0.1g加入2%硫酸-甲醇在70℃下甲酯化,GC-MS联用测定脂类图谱,并利用5种判别分析方法进行药性判别建模。结果:SVM方法优于其它判别方法,组内判别一致率为100%,5折交叉验证正确率53.2%,测试集预测率58.3%。结论:中药寒热药性与脂类成分存在一定相关性,脂类是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SVM可以作为判别中药寒热药性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蟒蛇油GC指纹图谱,为蟒蛇油的行业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油酸甲酯为内参照物,采用石英毛细管柱007-225(0.25 μm×30 m×0.25 mm),进样口温度280 ℃,检测器温度280 ℃,载气流速0.8 mL·min-1,分流比20:1,进样量为1 μL。对24批蟒蛇油进行研究,采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 2004A对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B对蟒蛇油与棕榈油、花生油、猪油、普通蛇油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 结果: 24批蟒蛇油样品有9个共有峰,与蟒蛇油GC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对比均>0.998,24批蟒蛇油样品的参照峰的丰度范围在0.454~0.493。并采用相似度及参照峰丰度区分了蟒蛇油与棕榈油、花生油、猪油、普通蛇油等油脂。 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密性,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作为蟒蛇油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牛至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DB-5石英毛细管柱为色谱柱,以高纯氮为载气,以二阶程序升温法,记录时间为80min,以氢火焰检测器检测,并以GC-MS对各共有峰进行了归属。结果用程序升温法得到了各色谱峰较好的分离,确定了22个共有峰。结论为更好地控制牛至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柴胡挥发油质量的G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秀琴  孙秀燕  陈晓辉  王玺  毕开顺 《中草药》2006,37(8):1165-1167
目的建立评价柴胡挥发油质量优劣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DB-1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柱温50℃(保持5min),以3℃/min升至170℃,再以5℃/min升至230℃(保持5min);气化室温度:250℃;载气:氮气;体积流量:1.03mL/min;进样量:0.5μL;分流比:10∶1。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温度:250℃。以正壬烷为内参照物,测定了25批不同产地柴胡药材的GC指纹图谱。结果根据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处理结果,将柴胡分为两类:推荐药材与不推荐药材。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可靠,可用于柴胡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老龙皮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老龙皮药材的成分进行分析,为其质量控制及成分分析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法对老龙皮葯材的脂、醇溶性组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老龙皮脂溶性部分共分离出34种组分,鉴定出19种化合物;醇溶性部分共分离出27个组分,鉴定出7个化合物。测定结果表明,老龙皮中含量较高的 成分主要有2,6-二(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1,2-笨二羧酸二(2-甲基丙基)酯、十六碳酸、9,12-十八碳二烯酸、麦角甾醇等。结论:分析结果有利于老龙皮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研究及有关药理作用的进一步探索,亦为老龙皮药材的质量控制初步建立了定性方法。  相似文献   

12.
8种化湿药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8种化湿药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比较挥发性成分的异同.方法 在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的基础上采用HELP(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对产生的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对组分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鉴定出相对共有成分达60余种,8种药材挥发性成分中均含有桉叶油醇(Eucalyptol,0.01%~82.41%)和环氧石竹烯(Caryophyllene oxide,0.02%~5.5%).结论 8种化湿药挥发油共有成分大多数为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但其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萼果香薷挥发油,用毛细管GC/MS和GC/FTIR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GC/MS分析鉴定了20个成分,占总油量的66.97%,GC/FTIR补充定性了其中12个成分。其主要成分是2-(2’,3’-二甲基丁基)-3-甲基呋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GC/MS分析广西产龙眼叶及花挥发油的成分。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广西产龙眼叶和龙眼花中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技术对龙眼叶和龙眼花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 龙眼叶和龙眼花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35%和0.20%,龙眼叶挥发油共鉴定出了3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6.2%;龙眼花挥发油共鉴定出了3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7.01%。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为合理使用龙眼叶和花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茶芎挥发油成分的GC—MS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永明  潘家祜 《中药材》1996,19(6):302-303
应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从茶芎挥发油中分离和鉴定了21种化学成分。其中苯酞类成分5种,萜类成分13种,其他类成分3种。并且发现这5种苯酞类成分的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90%左右,是茶芎挥发油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6.
酸枣仁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酸枣仁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脂肪酸,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由酸枣仁中分离鉴定出17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5.33%,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0.20%,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5.13%。结论酸枣仁中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7.
忍冬、山银花HPLC/UV/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张尊建  余静  杨春华  王兴旺  徐向阳  张蕙 《中成药》2003,25(11):863-865
目的 :采用HPLC/UV/MS法对忍冬和山银花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 ,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方法 :采用AgilentZORBAXSB C18柱 ( 15 0mm× 4 .6mm ,5 μm) ,甲醇和 0 .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流速 :1mL·min-1。结果 :得到分离度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忍冬和山银花药材HPLC/UV及HPLC/MS指纹图谱 ,分别对忍冬指纹图谱中 8个色谱峰和山银花图谱中 5个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定性 ,并比较了 2种药材指纹图谱的差异。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忍冬和山银花药材指纹图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公丁香与母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公丁香(丁香花蕾)和母丁香(丁香果实)挥发油的分离、鉴定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及相时含量,并比较公丁香与母丁香挥发油成分在结构和含量上的异同。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计算机联合定性、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定量。结果 公丁香出油率为16.2%,远高于母丁香的出油率2.4%,其挥发油分别为无色和淡黄色。共鉴定了41个化合物,分别从公丁香和母丁香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9种和33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8.42%和93.22%。结论 二者在出油率、挥发油颜色、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丁香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建立附子理中丸GC/MS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GC/MS对附子理中丸及其组方中干姜、白术、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别研究,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结果 在附子理中丸总离子流图中,共检出17个分别归属于干姜和白术的挥发油特征性化学成分.结论 GC/MS应用于附子理中丸的鉴别能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