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离鉴定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中化学成分,为选定该药材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奠定基础。方法:淡竹叶乙醇提取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聚酰胺、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月桂酸(lauric acid,1),羊齿烯醇(fernenol,2),木犀草素(luteolin,3),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tricin-7-O-β-D-glucopyranoside,4),牡荆苷(vitexin,5),异荭草苷(isoorientin,6)。结论:化合物1,2为淡竹叶属中未知化合物,系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2.
凤尾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积成  张锐  张维  潘景行  任晓静  刘建群 《中成药》2012,34(6):1122-1126
目的研究凤尾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对凤尾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凤尾草乙酸乙酯及水部位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1),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2),野漆树苷(3),芹菜素7-O-β-D-葡萄糖-4’-O-α-L-鼠李糖(4),新西兰牡荆苷(5),木犀草素(6),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7),忍冬苷(8),木犀草素-6-C-β-D-葡萄糖-8-C-β-D-木糖苷(9)。结论化合物3及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及9为首次从凤尾蕨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金丝草中的一个新黄酮碳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和 SephadexLH-20柱层析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为:芹菜素6-C-β-波依文糖-7-O-β-葡萄糖苷(1)、苜蓿素(2)和槲皮素 7-O-鼠李糖(3)。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黄酮碳苷,化合物2~3为首次从金发草属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藏药独一味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独一味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独一味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木犀草素7-O-β-吡喃葡萄糖苷(2)、芹菜素(3)、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芹菜素7-O-(6″-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半乳糖苷(5)、小麦黄素(6)、刺槐素(7)、芫花素(8)、独一味素A(9)、独一味素B(10)、山栀苷甲酯(11)及丁香酸(12)。结论:化合物5-8及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6具有显著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NO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叶中黄酮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等柱色谱技术,对牡荆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其理化性质及MS、NMR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牡荆叶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7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4′-O-(6″-O-对羟基苯甲酰基)-β-D-葡萄糖苷(1)、木犀草素-7-O-(6″-O-对羟基苯甲酰基)-β-D-葡萄糖苷(2)、木犀草素-6-C-(6"-O-反式-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6-C-(2″-O-反式-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4)、perfoliatuminA(5)、异牡荆素(6)、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牡荆宁G;化合物2~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牡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忍冬藤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MCI HP-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忍冬藤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1),咖啡酸(2),灰毡毛忍冬素G(3),七叶内酯(4),木犀草素(5),槲皮素(6),芹菜素(7),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异鼠李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11),忍冬苷(12),Hydnocarpin D(13).结论:化合物4,7,9~11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报道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木脂素.  相似文献   

7.
翻白草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的黄酮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柰酚(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3-O—α—D-阿拉伯糖苷(5)、芦丁(6)、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8)和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4~7为首次从翻白草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8、9为首次从委陵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藏药阿夏塞尔郡(打箭菊)中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现代色谱技术对打箭菊药材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质谱(MS)及核磁共振光谱(1H-NMR、13C NMR)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和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阿夏塞尔郡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4个黄酮类化合物:苜蓿素(tricin,1)、4,-甲氧基-苜蓿素(4,-methoxy-tricin,2)、洋芹素(apiolin,3)、木犀草素(luteolin,4)、槲皮素(quercetin,5)、甲氧基寿菊素(axillarin,6)、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7)、洋芹素-7-O-β-D-葡萄糖苷(apiolin-7-O-β-D-glucoside,8)、洋芹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apigenin-7-O-β-D-glucuronic acid methyl ester,9)、槲皮素-3-O-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side,10)、6-羟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6-hydroxy-luteolin-7-O-β-D-glucoside,1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uteolin -7-O-β-D-glucoside aid,12)、洋芹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scopoletin-7-O-β-D-glucoside aid,13)、金圣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chrysoeriol-7-O-β-D-glucoside aid,14)。结论 化合物8~14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白木香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白木香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本文鉴定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1)、金合欢素(2)、木犀草素(3)、芫花素(4)、芫花苷(5)、腺苷(6)、芫花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7)、高次衣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次黄嘌呤(9)、尿嘧啶(10)、8-C-β-D-半乳糖基异牡荆素(11)、4-(1,2,3-三羟基丙基)-2,6-二甲氧基苯-1-O-β-D-葡萄糖苷(12)。结论:除化合物1,3,4外,化合物2,5~12均为首次从白木香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金丝草中的新黄酮碳苷(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聚酰胺柱和SephadexLH-20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 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个黄酮碳苷木犀草素6-C-β-波依文糖-7-O-β-葡萄糖苷(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黄酮碳苷。  相似文献   

11.
藏药脉花党参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藏药脉花党参 Codonopsis nervosa ( Chipp.) Nannf.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 D101 大孔树脂柱、硅胶柱、ODS 柱、凝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分离和纯化, 并利用各种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 15 个化合物, 分别为柯伊利素(1), 苜蓿素(2), 芹菜素(3), 琥珀酸(4), β-胡萝卜苷(5), 木犀草素(6),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7),ethylsyringin (8), 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基-(1→6)-[(6’’’-O-咖啡酸)-β-D-葡萄糖苷](10), 木犀草素-7-O-β-D-龙胆二糖苷(11), 丁香苷(12), 绿原酸(13), 新绿原酸(14), 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苷(15)。结论:化合物 1 5, 8, 9, 12, 14,15 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当归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当归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和抗凝血以及抗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鉴定其结构;采用凝血酶时间法测试化合物的抗凝血活性,采用连续二倍稀释法测试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从当归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24-二甲基-9,19-环羊毛甾烷-3β-醇(1),β-谷甾醇(2),2,3,6-三甲基苯甲酸(3),尿嘧啶(4),胡萝卜苷(5),金丝桃苷(6),尿囊素(7),甘露醇(8),1S-(4’-羟苯基)-1,2-乙二醇(9),咖啡酸(10),绿原酸(11),蔗糖(12),D-葡萄糖(13)。化合物3,4,6,7,9,10和11能显著延长凝血酶时间。化合物1,4,6,7和9显著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结论:化合物1,3,6-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3,4,6,7,9-11为当归地上部分重要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2α,3α,19α-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1)、arjunolic acid(2)、methyl 2α-hydroxyursolate(3)、马斯里酸甲酯(methyl maslinate 4)、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5)、熊果酸(ursolic acid 6)、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 7)、2α-羟基齐墩果酸(maslinicacid 8)、2α,3α-ursolia acids(9)、蔷薇酸(tormentic acid 10)、vomifoliol(11)、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 12)、槲皮素-4′-O-β-D-半乳糖(quercetin-4′-O-β-D-galactoside 13)、eugenyl β-rutinoside(14)。结论:化合物1~3、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秃瓣杜英茎叶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秃瓣杜英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 Merr.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等方法对秃瓣杜荚茎叶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对实验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伊谷甾醇(2)、葫芦素D(3)、没食子酸甲酯(4)、没食子酸乙酯(5)、槲皮素(6)、3,4.二羟基苯甲酸(7)、MogrosideIE1(8)、5R,积-Epoxymogroside IE1(9)、山奈酚-7-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0)、芦丁(11)。结论: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杜荚属植物中分得,对化合物8的结构首次进行了X-衍射分析。化合物9在体外实验中能增加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的水平(25μg·mL-1浓度时增加1.32倍)。  相似文献   

15.
对穆库没药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运用现代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穆库没药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pi—magnolin(1)、1,7,8,10,11,12,13,14,15,17-decahydro-17-decahydro-17-(S)-1-hydroxyethyl-10,13-dimethyl-2H-cyclopenta[α]phenanthrene-3,16(16H,9H)-dione(2)、1,7,8,10,1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沙蓬药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微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MS、1H-和13C-NMR等谱学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沙蓬干燥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菠甾醇(spinasterol,1)、Δ7-豆甾烯醇(stigmast-7-en-3β-ol,2)、麦角甾-7,24(28)-二烯-3-醇[ergosta-7,24(28)-dien-3-ol,3]、星鱼甾醇(stellasterol,4)和胆甾-7-烯-3β-醇(cholest-7-en-3β-ol,5)、羽扇豆醇(lupeol,6)、β-香树脂醇(β-amyrin,7)、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oxycoumarin,8)、棕榈酸(palmiticacid,9)和顺-15-十八烯酸(cis-15-vaccenicacid,10)。结论:化合物4、5、7、8、10为首次从藜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为首次从沙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密花樫木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密花樫木(Dysoxylum densiflorum(Blume)Miq.)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白檀酮(β-amyrenone,1)、richenone(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cabraleadiol(4)、β-香树脂醇(β-amyrin,5)、龙脑香醇酮(hy-droxydammarenone-Ⅱ,6)、cabraleadiol monoacetate(7)、ocotillone(8)、3β-hydroxy-5-pregnen-20-one(9)、3β-hydroxy-5α-pregnan-20-one(10)、cabraleahydroxylactone(11)、川楝子甾醇B[(3α,20S)-dihydroxy-5α-pregnan-16-one,12]、表儿茶素[(-)-epicatechin,13]。结论:甾体、三萜和黄酮类化合物是密花樫木根的主要成分。化合物1-13为首次从密花樫木中分得,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属中得到。  相似文献   

18.
海南狗牙花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海南狗牙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层析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用光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化学结构鉴定为:8-羟基-6-甲氧基-3-正戊基异香豆素(1),环阿尔廷醇(2),23-环木菠萝烯-3β,25-二醇(3),钝叶甾醇(4),α-香树脂醇(5),α-香树脂醇乙酸酯(6),11-氧代-α-香树脂醇乙酸酯(7),β-香树脂醇乙酸酯(8),豆甾醇(9),[24S]-豆甾-4+烯-3-酮(10)。结论:化合物1,4,9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和4为首次在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