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少宗  葛雪  杜帅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25-1026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胆囊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低张力胆囊动力学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 B超测定电针前即时及电针60 min内第5 min、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的胆囊体积,描记电针对胆囊动力学影响的时效规律曲线。结果电针的最初20 min内胆囊体积呈舒张性变化,在随后的20 min内又有一次较明显的舒缩运动。结论电针阳陵泉、胆囊穴修复低张力胆囊动力学的最佳留针时间以40 min左右为佳,以每天治疗2次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电针阳陵泉、阳陵泉配胆囊穴对慢性炎性低张力胆囊动力学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B超测定电针前即时及电针60 min内第5 min、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的胆囊体积,描记电针对胆囊动力学影响的时效规律曲线。结果:两组穴位均表现为电针的最初20 min内胆囊体积呈舒张性变化,在随后的20 min内又有1次较明显的舒缩运动,时间效应明显( P<0.05),但交互作用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远端穴治疗慢性胆囊炎时,留针时间以40 min为宜,治疗频次以每天2次为宜,阳陵泉穴与胆囊穴不宜同时取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期门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B超测定针刺前即时及进针后第5 min、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的量胆囊体积、收缩率,描记针刺期门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曲线。结果:针刺的最初40 min内胆囊发生2次收缩,并在进针40 min后达到收缩峰值( P<0.05)。结论:针刺期门修复低张力胆囊动力学的最佳留针时间以40 min左右为佳,以每天治疗2次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高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 :B超测定针刺前即时及进针后5,10,20,30,40,50,60 min的胆囊体积、收缩率,描记针刺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曲线。结果 :进针后的最初40 min内胆囊有1次明显的舒张-收缩运动,舒张运动在20 min达到极值。结论:针刺阳陵泉修复高张力胆囊动力学的最佳留针时间以40 min为佳,以每天治疗2次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针刺期门与期门配阳陵泉穴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两组穴位(期门和期门配阳陵泉)的针刺,并通过B超下监测针刺后胆囊体积的变化,描记出针刺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曲线。结果:针刺两穴位组20 min之后,胆囊均出现明显的舒缩性变化。两组间时间效应与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时,留针时间以50 min为宜,并且期门与阳陵泉穴在调节胆囊动力方面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手针与电针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手针与电针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为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确定更佳处方和留针时间提供参考。方法:26例患者随机分为手针组、电针组,每组13例,每次留针60 min,并在B超下观察胆囊运动情况。结果:两种刺激方法均能促进炎性低张力胆囊的舒缩运动,电针组胆囊舒缩运动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结论:手针以留针30 min为宜,电针以留针50 min为宜,每天针刺2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针刺肝胆募穴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为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确定更佳处方和留针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期门组、期门配日月组,每组12人,每次留针60 min,并在B超下观察胆囊运动情况。结果:两组穴位均能促进炎性低张力胆囊的舒缩运动,期门配日月组胆囊舒缩幅度更明显。结论:针刺期门穴、日月穴治疗慢性胆囊炎(低张力型)留针时间以40-50 min,每天针刺2次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0 min内不同留针时间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最佳留针时间、针刺频次提供参考。方法:将1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两组,记录B超下两组中不同时间点的胆囊容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0 min时两组胆囊容积均达到最小值,并与针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针30 min组在50 min时达到半衰期,而留针60 min组在检测结束后尚未进入半衰期状态。结论:针刺阳陵泉穴能够明显促进慢性炎性胆囊的张力性舒缩运动,最佳留针时间以30 min为宜;对于慢性胆囊炎的针刺治疗,以每天针刺2次,饭前为宜。  相似文献   

9.
郭振丽  徐庆会  陈少宗 《中医杂志》2011,(20):1755-1758
目的观察留针时间长短对慢性炎性胆囊运动的影响规律,为确定最佳留针时间、针刺频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30min组和60min组各11例,两组均针刺双耳胰胆穴,分别以中等强度刺激手法捻转行针30s后留针,留针期间每隔10min用同等强度刺激手法捻转行针,每侧穴位30s,两组分别留针30min、60min。分别记录针刺前5min,针刺后10、20、30、40、50、60min时胆囊容积的大小及胆囊收缩率。结果 30min组在针刺后20min时,胆囊容积与针刺前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min组在针刺20、40、50min时胆囊容积与针刺前5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针刺前30min胆囊容积减值幅度变化基本一致,均在针刺后20min时达到收缩的峰值,针刺后30min胆囊容积减值幅度60min组强于30min组,并于留针40min后维持一种稳定的张力状态。两组间不同时间点胆囊容积及胆囊收缩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耳廓胰胆穴能够明显促进慢性炎性胆囊的张力性舒缩运动,其最佳留针时间为40min,针刺频次以每天2次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天枢""期门""阳陵泉"对豚鼠胆囊压力、oddi括约肌肌电及胆汁流量的影响,探讨针刺"阳陵泉"穴调节肝外胆道系统运动功能的效应是否优于其他穴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豚鼠15只,雌雄不限,分成"天枢""期门""阳陵泉"组,实验采用oddi括约肌双钩金属电极埋植测肌电场电位与胆囊内置小型人工球囊技术测压,对麻醉豚鼠行在体记录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及胆囊内压力变化,并记录干预前后胆汁流量情况,针刺激频率为60r/min,刺激穴位为:单侧"期门""天枢""阳陵泉",每次刺激1 min,选取连续刺激5次的数据用来分析。结果:针刺"天枢""期门"穴,oddi括约肌肌电频率与幅值与针刺前相比均明显增多(均P0.05),胆囊压力幅值无明显变化(P0.05);针刺"阳陵泉",oddi括约肌肌电频率和幅值与针刺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胆囊压力幅值明显上升(P0.01);针刺"阳陵泉"1 min,胆汁流量有显著性升高(P0.001),针刺"天枢"或"期门"1 min,胆汁流量略有升高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豚鼠"期门""天枢"能明显抑制胆囊的运动、促进oddi括约肌的肌电发放,减少进入十二指肠的胆汁流量,而针刺"阳陵泉"能显著促进胆囊的收缩运动、抑制oddi括约肌的肌电发放,促进豚鼠胆汁流量的增加;2)"阳陵泉"的效果要明显于其他穴位,由于"阳陵泉"为本经穴位,因此在本研究中存在明显的循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CFA大鼠脊髓背角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DNA结合活性的干预作用以探讨电针的镇痛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模型对照组(CFA组)和电针治疗组(EA组),CFA组和EA组大鼠通过足底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炎症痛模型,EA组大鼠于造模后5.5 h选取双侧"足三里"、"昆仑"穴进行电针治疗。分别观察造模前、造模后5 h、6 h、2 d、7 d和14 d六个时点的足跖容积和痛阈(PWTs),及造模后6 h、2 d和14 d患侧脊髓背角CRE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与N组大鼠比较,造模后各时间点,CFA组大鼠足跖显著肿胀,PWTs明显降低,CREB的DNA结合活性增加;造模后各时间点,EA组大鼠PWTs均显著高于同期CFA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减少,但足跖容积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电针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其镇痛作用可能与调节脊髓背角CREB的DNA结合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The hypertensive rat model was made by chronic stress of electric foot-shocks and noises. On such hypertensive rats, when anesthetized with urethane and chloralose, the electroacupuncture (EA) to bilateral "Zusanli (st.36)" acupoints for 20 min, could result in a depressor (including both systolic and diastolic pressure) and bradycardiac response as well as an attenuation in the maximum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end diastolic pressure and +/-dp/dt. In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spect, EA could increase all total variance, very low frequency component, low frequency component and the ratio of low frequency component and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 When EA with microinjection of N(omega) - Nitro- L-Arginine , a blocker of the formation of nitric oxide, into the ventral 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 (vPAG), the above effects of EA were abolished or reduced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pressor effect of EA on stress-induced hypertensive rats might be mediated by nitric oxide in the vPAG due to activation of sympathetic inhibitory system and by attenuated cardiac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频率电针穴位的镇痛作用规律。方法 :采用电刺激正常人下肢胫后神经获得痛相关成分P2 50 —N350 复合波作为反映疼痛的客观指标 ,观察不同频率电针穴位对痛相关成分P2 50 —N350 波幅、潜伏期变化的影响。结果 :2Hz组针中 1 0、2 0minP2 50 —N350 波幅明显降低 ,差异显著 ,分别为P <0 0 1、P <0 0 0 1 ;40Hz组针中 2 0minP2 50 —N350 波幅明显降低 ,差异显著 ,P <0 0 0 1 ;2Hz、40Hz组针后波幅仍维持较低水平 ,差异显著 ,分别为P <0 0 0 1、P <0 0 1。结论 :2Hz、40Hz电针对SEPS 皮层痛成分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针后具有强而持久的后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四神聪穴对抑郁症患者血清五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方法i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四神聪穴治疗,每天1次,每次30分钟;药物组予帕罗西汀片治疗,每次20mg,每天1次,2组均治疗4周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疗程后检测血清5-HT、DA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中5-HT含量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组血清DA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药物组血清DA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治疗后电针组血清DA含量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四神聪穴可以通过提高单胺类物质在体内的含量,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耳鸣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进而分析后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1例耳鸣患者给予颈部及患耳电针治疗20次,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耳鸣症状的量化评估并以超声多普勒(TCD)法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分析耳鸣症状的变化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耳鸣的病因。结果:51例耳鸣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表现为各血管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均降低,经电针治疗后耳鸣症状获得改善,其中,31例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舒张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提高则无统计学差异,此结果可在限定年龄组的统计分析中得到重复。结论:耳鸣的发生可能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下降进而导致内耳缺血有关,电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这种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阴陵泉"穴对急性胆囊炎家兔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以及组织病理的影响,探讨"合治内府"理论之胆和阳陵泉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陵泉组、阴陵泉组,每组8只。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液制成急性胆囊炎模型。两个治疗组电针相应穴位,连续7d。对比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B超下观察胆囊壁厚度变化,光镜下观察胆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胆囊壁显著增厚(均P0.05);电针后,阳陵泉组、阴陵泉组的白细胞计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胆囊壁显著变薄(均P0.05);与阴陵泉组比较,电针后,阳陵泉组的胆囊壁更薄(P0.05)。病理观察显示,模型组胆囊上皮黏膜变短,有全层坏死改变,胆囊上皮乳头水肿,间质内炎细胞浸润;阳陵泉组基层增生,散在炎细胞浸润;阴陵泉组血管腔内含有成堆的中性粒细胞。结论:阳陵泉穴和阴陵泉穴都能有效地治疗急性胆囊炎。从改善急性胆囊炎家兔的胆囊壁厚度来看,阳陵泉穴比阴陵泉穴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