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肾祛斑颗粒”治疗黄褐斑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调肾祛斑颗粒治疗黄褐斑33例,并与治疗黄褐斑临床通用的沙棘颗粒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6例黄褐斑患者诊断标准符合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3例,年龄23~45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标准化薄氏腹针辨证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采用标准化薄氏腹针辨证治疗,根据《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观察发现,患者症状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治愈12例,显效9例,好转4例,无效5例,平均下降指数1.04±0.82。结论:标准化薄氏腹针辨证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杨多 《北京中医》2007,26(9):603-603
黄褐斑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色素性疾病,发生于颜面部。我科于2004年8月-2005年8月采用口服血府逐瘀胶囊治疗黄褐斑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7~58岁;病程3周~20年。均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4.
正黄褐斑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属于损美性皮肤病的一种,患者常以面部淡褐色或深褐色色素沉着斑为主要临床表现;虽无自觉症状,但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身心造成伤害[1-2]。本研究探讨30%柠檬酸联合八白散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黄褐斑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3];排除面部同时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修订稿)[1]"。1.2一般资料选择2009-10~2010-12我院皮肤科门诊黄褐斑患者56例,均为女性;年龄27~48岁,平均40.76岁;病程2~16年,平均(6.92±4.11)年。2治疗方法(1)FLAT-TOP技术调Q-Nd:YAG(1064nm)激光的治疗方法:患者治疗前清洁面部,拍照留档,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2003年6月~2007年6月运用中西药内服同时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黄褐斑60例,并与单纯应用西药口服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为我院门诊患者,均为女性,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订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的诊断标准:①面部有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呈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  相似文献   

7.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影响面部美容的色素增加性疾病,其病因复杂,目前尚无满意疗法。中医称之为“黧黑斑”,经我校名老中医治疗黄褐斑数十年的独特经验总结,认为阴血同源,肾阴亏损,致血虚不能上荣于面;阴虚火旺,致火热郁结于面是黄褐斑的主要病因病机,补肾化瘀法是治疗黄褐斑的主要法则。据此,我们应用补肾化瘀汤结合西药治疗黄褐斑81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无明显自觉症状。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病情可有…  相似文献   

8.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性疾病。笔者采用中药化斑汤联合口服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囊治疗黄褐斑36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均来自2002-03~2005-12本科门诊黄褐斑患者。诊断参照《简明中医皮肤学》[1]和《皮肤科学》[2]相关标准。损害为淡褐色到深褐色的斑片,大小不一,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有时呈蝴蝶状。对称分布于面部,以颧部、颊部及鼻、前额、上唇为主。无主观症状。排除标准:孕妇、肝肾功能异常及患严重内科疾患者。符合标准并接受治疗的患者共68例,均为女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平均年龄36岁,平均病程6.4年,平…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黄褐斑54例。54例均为女性,年龄20~49岁;病程1~9年。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及中医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1,2]。2治疗方法中药治疗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服用中药颗粒冲剂(广东一方制药厂生产),每天1剂,分2次冲服。方药组成: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 1992年来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 85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并与西药治疗的 38例作对照比较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皮肤病学》(赵辨 .第 2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92 2 )中的黄褐斑诊断标准拟定。皮损为淡褐色或淡黑色斑 ,对称分布于颊、额、眉、鼻、上唇等颜面皮肤 ,边界清楚 ,形状不规则 ,无自觉症状。根据黄褐斑的颜色及占面部面积百分比情况将黄褐斑分成轻、中、重三度。轻度 :淡褐色占面部面积 2 0 %以下 ;中度 :斑为黄褐色占面部面积 40 %以下 ,或淡褐色占面部面积 30~40 % ;重度 :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