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病证结合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丰平  王学江 《北京中医》2000,19(6):52-53
为了从病证结合角度探讨"血瘀证"动物模型,本文利用S180腹水瘤建立小鼠实体瘤,进行血瘀证有关指标检测,评价其作为病证结合"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意义.同时观察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病证结合角度探讨"血瘀证"动物模型,本文利用S180腹水瘤建立小鼠实体瘤,进行血瘀证有关指标检测,评价其作为病证结合"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意义.同时观察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寒凝血瘀证是临床常见中医证型,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是探索中医寒凝血瘀证候实质的基础,是后续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的前提。该文对近年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理论支撑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不同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目前,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制备思路主要有病因造模、病因病理复合造模和病证结合造模3种。病因模型的制备主要采用冷暴露方法,根据寒冷的施加方法不同分为全身冷冻法、冰水浴法和局部冻伤法等;病因病理复合模型以寒冷刺激结合肾上腺素注射为主;常见的寒凝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有寒凝血瘀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模型、寒凝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寒凝血瘀证动脉硬化闭塞症模型等。三大模型各具优势又各有不足,其中病证结合模型与临床实际的吻合度更高,可靠性和实用性更强,但此类模型的疾病种类较集中且病证结合方式存在争议。寒凝血瘀证模型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寒凝血瘀证表征评价,以及与血流状态有关的理化指标,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微循环等指标,也有学者从血管舒缩功能、内分泌、能量代谢等方面进行探索,现阶段的模型评价方法客观性和特异性均有待完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应以临床实际为基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只有建立与临床病证特点高度吻合的动物模型才能更好地揭示寒凝血瘀证本质,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医证候模型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迅猛,近年来随着中医病证方药的研究不断加深,为了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中医证候模型研究更加具体和深入。气虚血瘀证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证型,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病、癌症等疾病中多有出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因老年人多气虚,多血瘀的体质特点,气虚血瘀证的研究已成为中医学界的热点问题。综合近年来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将其造模思路概括为病理造模、病因造模、病证结合造模三方面。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出现符合中医理论的宏观表征、肢体行为学表现,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评价造模方法,为气虚血瘀证造模方法提供思路与借鉴,针对气虚血瘀证类模型的研究应遵循因-脉-证-治的思路,即病因-外在表征-病理机制-辨证论治,将中医证候模型研究同现代科学结合,令造模方法规范化发展,构建相对完善的气虚血瘀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为今后探究气虚血瘀证的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思路提供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5.
血瘀证与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以细菌内毒素(LPS)与角叉菜胶(Ca)两种因素联合造模,制备一种方法简便、稳定的血瘀证和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Ca造模组。造模组动物先每只给予Ca 5 mgip,16 h后给予LPS 50μg.kg-1iv,以注射LPS时作为试验的0 h。于造模后24 h观察血栓形成,于造模后不同的时间点分批观察微循环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结果:LPS/Ca联合造模可建立稳定、重复性良好的血栓形成模型,不需剖杀动物在尾部即可肉眼观察和定量测量血栓。该模型还表现出微循环障碍以及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率异常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同时还由于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而表现出凝血指标延长。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明显的血瘀证客观指标的改变。模型早期动物血液中的炎性因子TNFα和IL-6明显增高,故该模型符合炎症诱导的热毒血瘀证特点。结论:LPS/Ca联合造模可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稳定的热毒血瘀证与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气虚血瘀证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最常见的几种中医证型之一,多是由于年老体衰、劳累过度或先后天精气不足等病因引起,再因“气虚则血行无力而瘀滞”,最终导致人体内血行不畅、壅阻血脉、停积为瘀的证候。近年来,随着中医证候学逐渐成为中医学研究的特色和重点以及中医药研发的理论需要,许多相应的中医证侯动物模型也应运而生,并在证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许多中医疾病的证侯模型,其中缺血性卒中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便是研究较深入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7.
应用疲劳跑步运动复合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高位结扎的方法建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该实验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JSS)、单纯结扎冠脉组(DZ)、疲劳跑步运动复合结扎冠脉组(PZ)。DZ组进行单纯冠脉结扎;PZ组利用小动物跑台进行为期2周的跑步运动造成疲劳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冠脉结扎,术后以1次/2 d的频率维持28 d的力竭跑步;于术后28~31 d观察大鼠宏观体征,分别采集大鼠超声心动检测指标、呼吸幅度对大鼠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主症进行评价;采集空场实验相关指标、力竭运动时间、足底图像色彩饱和度对兼症进行评价;采集舌面色彩饱和度对舌象进行评价;采集脉搏搏动幅度对脉象进行评价。同时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术后第28天开始,PZ组大鼠主症、兼症、舌象、脉象均符合冠心病气虚血瘀证证候表现,结合相关病理性检测结果证明以疲劳跑步运动复合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高位结扎的方法在大鼠体内可以成功建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  相似文献   

8.
肾虚证动物模型一直是中医证候研究的重点,提供与人类疾病类似的肾虚证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肾虚证本质及其治疗。近年来建立了不少肾虚证动物模型,然而不同的肾虚证模型特点也不尽相同。对临床常见肾虚证型,从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虚方面进行概述,并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以期为肾虚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证候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黄烁  刘建勋  李磊  杨斌  许晴  王琼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2):4216-4225
对单纯结扎冠状动脉、控制饮食复合结扎冠状动脉、疲劳跑步复合结扎冠状动脉、控制饮食+疲劳跑步双因素复合结扎冠状动脉4种方法建立的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进行比较。该实验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纯结扎冠脉组(L)、控制饮食复合结扎冠状动脉组(DL)、疲劳跑步复合结扎冠状动脉组(EL)、控制饮食+疲劳跑步双因素复合结扎冠脉组(DEL)。L组进行单纯冠脉结扎;DL组通过2周控制饮食造成脾胃气虚为主的全身气虚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结扎冠脉,术后继续控制饮食;EL组通过2周跑台运动造成大鼠全身气虚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冠脉结扎,术后以1次/2 d的频率维持力竭跑步;DEL组通过2周控制饮食、跑台运动造成大鼠全身气虚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冠脉结扎,术后继续控制饮食并以1次/2 d的频率维持力竭跑步;于术后4周观察大鼠宏观体征,分别采集大鼠超声心动检测指标、呼吸幅度对大鼠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主症进行评价;采集空场实验相关指标、力竭运动时间、足底图像色彩饱和度对兼症进行评价;采集舌面色彩饱和度对舌象进行评价;采集脉搏搏动幅度对脉象进行评价。同时对脑钠肽、内皮素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术后4周,通过疲劳运动复合结扎冠脉方法建立的模型与其他3种方法建立的模型比较与临床病因学基础以及与中医相关理论体系的联系更密切,在完整体现中医证候的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更符合临床实际发病的原因与特征,是一种条件可控、重复性好的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0.
心肌缺血动物模型气虚血瘀证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心肌缺血大鼠的证候属性。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方法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通过观察和检测大鼠宏观状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变化,对模型进行证候的评价。结果:心肌缺血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体质量下降、游泳力竭时间减少(P<0.05),体温变化不显著,I、avL和胸部导联出现异常Q波(P<0.01),心率减慢(P<0.05),PR间期延长(P<0.05),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end-stolic thickness,IVSTs)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end-diastolic thickness,IVSTd)变薄(P<0.01)、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tolic diameter(LVEDs)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增大(P<0.01),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短轴缩窄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下降(P<0.01),左室收缩末期后壁(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end-stolic thickness,LVPWTs)和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end-diastolic thickness,LVPWTd)无变化。结论:将宏观状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合,可以很好的评价心肌缺血大鼠气虚血瘀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睡眠剥夺(SD)复合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气阴两虚证大鼠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方法 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SD组、ISO组、SD+ISO组。正常组不予处理,SD组使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连续睡眠剥夺96 h,ISO组皮下注射ISO 100 mg·kg-1,隔日1次,共2次。SD+ISO组在连续睡眠剥夺72、96 h时注射ISO 100 mg·kg-1。采用小动物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通过一般状态及体质量、抓力、体温、旷场实验、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及cAMP/cGMP、舌象红(R)、绿(G)、蓝(B)值及脉搏幅度观察气阴两虚证的证候指标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IL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及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水平。结果 疾病指标方面,与正常组比较,ISO组和SD+ISO组心功能降低(P<0.01),各模型组心肌酶升高(P<0.01),ISO组和SD+ISO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证候指标方面,与正常组比较,SD组和SD+ISO组的各时间点体质量下降(P<0.01)、ISO组48、72 h体质量下降(P<0.05,P<0.01),各模型组抓力减弱,舌面R、G、B值降低(P<0.01),SD组爪温、肛温升高(P<0.01),各模型组不动时间延长(P<0.01),总路程和进入中心区次数下降(P<0.01),平均速度减缓(P<0.05,P<0.01);cAMP、cGMP升高(P<0.05,P<0.01),SD+ISO组cAMP/cGMP增加(P<0.01),SD组和SD+ISO组脉搏幅度降低(P<0.01)。血清学指标方面,与正常组比较,ISO组和SD+ISO组IL-18、TNF-α、SOD、MDA升高(P<0.01);各模型组的CRF、ACTH、CORT、T3、T4、CD4、CD8升高(P<0.05,P<0.01)。结论 连续睡眠剥夺96 h复合大剂量ISO能够成功建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气阴两虚证大鼠模型,以西医疾病指标、组织病理形态学、中医宏观指标及血清学指标为模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医类的动物模型从无到有,从单纯因素刺激到多因素刺激,从个体上升到基因研究,从不可重复的模型到重复率较高的模型,结果表明中医因素与现代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所造的动物模型无疑是未来发展探索的主流。中医类的动物模型应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根本,继承传统中医经典理论是发展中医的基础与关键,在继承的同时,也应充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创新思维,运用多学科交叉等更多科学的方法及手段开展研究,可使中医理论得到不断地充实与完善。所以在造模的同时,面临各种挑战:1证的不客观性,故积极探索中医领域中人类未发觉或是容易忽略的异常指标是很有必要的。2证的兼证很多,故要探索如何排除干扰,做针对性更强的动物模型。3少见考虑用内因,不内外因等中医因素作用于动物模型的制作上并且缺乏稳定、可靠、可重复的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以注射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利血平和强迫游泳实验为基本依据,从动物模型的外观表征、生化机制等方面探讨抑郁症与中医阳虚证之间的关系。发现抑郁症与阳虚证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许多补肝肾、助阳气的药物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从而推测抑郁症的中医病机以肝肾阳虚为基础,利用抑郁症的动物模型、病理机制有助于中医肝肾阳虚证的证候本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姜智浩  王怡  范祥  诸凯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98-1099
目的:探索应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建立猪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分别经静脉点滴10%高分子右旋糖酐,观察血流变检查动态变化,对模型制作进行评价。结果:血瘀模型动物出现血粘度升高及瘀血表现,说明造模方法为可行。结论:造模方法安全可靠,组织形态学改变确切,成模后动物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和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勇  李政木 《河南中医》2007,27(10):14-15
现阶段,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总体上处于停滞状态,由于缺乏恰当的客观化、规范化标准,“证”实质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其研究的思路、方向仍不明确。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离不开中医“证”的规范化研究,也需要结合临床及生化指标、病理形态的改变,制定出能反映“证”本质的特异性衡量指标,并综合考虑到病因、动物的优选,才能研制出真正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方法建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下简称"病窦综合征")与心阳虚血瘀病证结合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取冰敷、置于寒冷环境、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制备非疾病阳虚血瘀证候模型;以20%甲醛注射浸润窦房结区建立慢性病窦综合征阳虚血瘀病证结合模型,观察2组兔造模前后一般情况、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心律、6 min游泳时间及速率、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根据中医临床阳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对2种模型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2组兔造模后均出现体温下降、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减慢、游泳距离及速率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升高;且除心率、游泳距离及速率外,2组兔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别。结论手术方法建立之慢性病窦综合征阳虚血瘀病证结合模型与非疾病阳虚血瘀证候模型在中医证候方面无明显差异,符合中医临床心阳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大鼠肺气虚“证”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徐锡鸿  孔繁智 《中医杂志》1994,35(4):230-232
采用风寒和二氧化硫综合刺激大鼠,大鼠出现了咳嗽、气急、乏力,易感等肺气虚症状。检测表明肺气虚模型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负重游泳试验时间减少;体表温度,尤其是背部体表温度下降;超微结构观察发现气管、支气管粘膜存在广泛的缺损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已研制的血瘀证动物模型达几十种,对其中部分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情况作一介绍。根据血瘀证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神经精神因素、环境因素、虚弱体质、外伤、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入侵、免疫调节失常、物理及化学刺激等均可在动物体内诱导不同程度的血瘀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