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满药赤雹果不同成分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赤雹果不同提取物体内、外抗菌活性,筛选抗菌活性提取物。方法:体外抗菌实验采用营养肉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4个菌株进行试管连续稀释法和营养琼脂扩散法测定赤雹果不同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2-6标准株感染昆明种小鼠作为模型测定赤雹果不同提取物对该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赤雹果挥发油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1-26、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2-6、大肠杆菌44102-3a3、白色葡萄球菌26069-5、甲型副伤寒杆菌50001-25、乙型副伤寒杆菌50076-1、伤寒杆菌50071-10的MIC分别为0.17,0.08,0.33,0.17,0.33,0.33,0.66 g.L-1,MBC分别为0.17,0.17,0.33,0.33,0.66,0.66,1.32 g.L-1;对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0415、大肠杆菌0416、粪肠球菌0318、奇异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0207、肺炎链球菌09030813的MIC分别为0.66,0.66,0.66,0.66,0.08,0.66,1.32 g.L-1,MBC分别为1.32,1.32,1.32,1.32,0.08,1.32,2.64 g.L-1。赤雹果水提物和赤雹果多糖仅对部分细菌有作用。赤雹果挥发油和赤雹果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小鼠平均存活天数为(5.90±1.79),(4.89±2.03)d;赤雹果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保护作用较弱。结论:赤雹果抗菌活性部位为挥发油及多糖类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满药赤雹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以药材粉碎粒径(A)、浸泡时间(B)、加水量(C)、提取时间(D)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径10目,浸泡时间4h,加水量12倍,蒸馏时间7 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满药赤雹果乙醇提取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采用缩宫素诱发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和离体子宫平滑肌痉挛,以小鼠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和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为指标,评价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原发性痛经治疗作用。结果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可显著延长缩宫素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或P<0.01);降低缩宫素引起离体子宫收缩的幅度,减少收缩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的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赤雹果不同提取物的镇痛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赤雹果不同提取物的镇痛活性,筛选镇痛活性强的提取物,为进一步提取和分离其镇痛活性部位或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对赤雹果石油醚提取物(F1)、醋酸乙酯提取物(F2)、正丁醇提取物(F3)、乙醇提取物(F4)和水提取物(F5)的镇痛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所用的5种赤雹果提取物对2种疼痛模型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对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率依次为:F553.6%,F339.4%,F436.3%,F234.6%,F119.0%;在小鼠热板实验,痛阈提高率依次为:F554.6%,F442.9%,F315.6%,F213.0%,F19.1%。结论赤雹果5种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活性,其中F5镇痛活性最强;F4和F3也有一定的镇痛活性,F2和F1的镇痛活性较弱,结果提示赤雹果镇痛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F5,其次是F4和F3。  相似文献   

5.
满药赤雹果水提取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赤雹果水提取物(WEFT)对缩宫素诱发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及离体大鼠子宫平滑肌兴奋性的影响,为临床用其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缩宫素制备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以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和扭体次数为指标,观察WEFT对缩宫素诱发原发的痛反应的影响;以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为指标,观察WEFT对缩宫素诱发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兴奋性的影响,借以评价WEFT对原发性痛经治疗作用.结果 ①WEFT 2.0 g/kg,1.0 g/kg组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7.23±1.62)min,(6.49±1.81)min 显著延长,与空白对照组(4.32±1.13) min比较差异显著 (P<0.05或P<0.01);扭体反应次数(14.3±3.46)次/30 min,17.4±3.53)次/30 min,与空白对照组(32.3±5.64)次/30 min比较差异显著 (P<0.01).②在大鼠离体子宫实验中,WEFT的终浓度在0.1~1.6 mg/ml范围内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缩宫素诱发的大鼠离体子宫的兴奋性,显著降低离体子宫的收缩的幅度,减少收缩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WEFT对缩宫素诱发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的痛反应和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兴奋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WEFT对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赤雹根总皂苷(TSRT)的抗炎活性.方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TSRT240,120,60 mg·kg-1剂量组,Asp 200 mg·kg-1组及模型对照组,连续ig给药3 d.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Wistar大鼠,随机分为TSRT 200,100,50 mg·kg-1剂量组,Asp 160 mg·kg-1组及模型对照组,连续ig给药3d.大鼠皮内色素渗出实验,分组及给药剂量同“大鼠足跖肿胀实验”,ig给药1次.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分组及给药剂量同“小鼠耳肿胀实验”,连续ig给药7d.以耳肿胀度、足跖肿胀度、色素渗出量及肉芽肿质量为指标评价TSRT对急、慢性炎症的影响.结果:在小鼠耳肿胀实验中,TSRT 240,120,60 mg·kg-1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在大鼠足跖肿胀实验中,致炎后1-4h,TSRT 200,100 mg·kg-1剂量组大鼠足趾肿度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致炎后2~4h,TSRT 50 mg·kg-1剂量组大鼠足趾肿度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大鼠皮内色素渗出实验中,各剂量组皮内蓝斑的面积及色素渗出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大鼠棉球肉芽肿质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结论:赤雹根总皂苷对急慢性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赤雹根水提取物(WETR)和乙醇提取物(EETR)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赤雹根的临床安全用药和长期毒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赤雹根水提取物或乙醇提取物。观察给药后小鼠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d。结果赤雹根水提取物的LD50为16.80(生药)g/kg,95%可信限为15.91~17.68g/kg;赤雹根乙醇提取物LD50为12.72(生药)g/kg,95%可信性限为11.42~14.15g/kg。结论赤雹根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分别相当成人临床用药剂量(15g/人/日的67倍和51倍,属于小毒药材。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满药赤雹种子生物学特性和最佳萌发条件,为赤雹栽培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赤雹种子形态、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以及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温度、不同超声时间和不同发芽床条件下的发芽情况。 结果: 赤雹种子平均长度约为4.96 mm,宽度约为3.25 mm,厚度约为1.08 mm,千粒重平均约为14.03 g,含水量为10.10%,种子生活力达到90.33%。在光照、温度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赤雹种子在浸种12 h后发芽始期最短,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不同温度对赤雹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赤雹种子在25~30℃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不同超声时间对发芽有影响,其中超声时间10 min,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在不同的发芽床中,纸上发芽率最高为89.33%。 结论: 在双层滤纸床上,浸种12 h,超声10 min,25~30℃光照培养箱中,最适宜赤雹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赤雹果多糖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CY)造模法制作小鼠免疫抑制模型,观察赤雹果多糖对实验动物免疫器官重量指数、碳粒廓清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DTH)、溶血素(IgM)含量的影响.结果 赤雹果多糖400,200 mg·kg-1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免疫脏器指数、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 促进溶血素的生成.结论 赤雹果多糖有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赤雹果水提物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赤雹果水提物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观察赤雹果水提物对急性炎症的作用;采用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模型,观察其对慢性炎症的作用;通过测定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小鼠血清及足爪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足爪中总蛋白含量,评价其抗炎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 赤雹果水提物3.2,1.6,0.8g·kg-1剂量组可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小鼠足趾肿胀及小鼠棉球肉芽的增生(与NS组比较P<0.01~0.05),降低角叉菜胶致足趾肿胀小鼠血清和足爪中NO、MDA及PGE2含量,减少炎症组织总蛋白的渗出(与NS组比较P<0.01~0.05).结论 赤雹果水提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PGE2合成及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牛至油、香芹酚、百里香酚和对伞花烃对6株标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法以及试管二倍稀释法,以头孢曲松钠和氟康唑作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牛至油、香芹酚、百里香素、对伞花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牙念珠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测定抑菌圈的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价各试药的抑菌效果。结果:牛至油、香芹酚、百里香酚对不同标准菌株均有明显抑菌效果;滤纸片法显示牛至油、香芹酚、百里香酚对选定的6株菌株皆高度敏感,对伞花烃对其菌株耐药。试管二倍稀释法结果表明,牛至油、香芹酚抑菌效果稍强于百里香酚,但这3种植物挥发油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与其他菌株相比较弱。结论:牛至油、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牙念珠菌具有显著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缬草油的抑菌活性.方法 以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缬草油为试材,用管碟法和微量稀释法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两种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对细菌和真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缬草油有抑菌作用,具很大应用潜力.实验结果为其在食品、化妆品行业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假益智果实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进行抗菌活性测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假益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假益智的果实中提取出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使用微量稀释法测试挥发油的抗菌活性。结果:假益智果实挥发油提取率为0.17%,检测到42个化合物,鉴定出31个,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18%。挥发油对四联球菌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最小抑制浓度为12.5 g·L-1,对白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细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结论:本文对假益智果实进行挥发油提取鉴定,其主要成分为萜类、长链烃类化合物。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假益智果实挥发油对四联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北马兜铃果实中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或南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用于肺热喘咳、痰中带血、肠热痔血、痔疮肿痛等。关于马兜铃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利用GC-MS联用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土茯苓配方颗粒对临床主要致病菌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NCCLS)推荐的液体稀释法检测MIC,琼脂稀释法检测MBC,K-B纸片法检测土茯苓维生素C联合抗菌作用。结果土茯苓配方颗粒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MIC50分别为25、1.56、12.5、25、0.78、6.25mg/mL;土茯苓维生素C复合纸片的抑菌圈均明显大于土茯苓配方颗粒纸片。结论土茯苓配方颗粒抗菌活性较强,联合使用维生素C可以增强其抗菌效能。  相似文献   

16.
线叶菊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线叶菊体内、外的抗菌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抗菌实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线叶菊对12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内抗菌实验采用小鼠ip细菌的干酵母混悬液,观察7 d内动物的死亡率。利用透射电镜对部分病原菌与线叶菊作用前后的细菌形态学进行考察。结果:线叶菊对12种临床常见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特别是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43 g.L-1,MBC为0.86 g.L-1。体内实验高剂量组对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导致的感染动物均具有保护作用,呈量效关系,中剂量组对绿脓杆菌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作用。电镜结果显示线叶菊能够消融细菌的细胞壁。结论:线叶菊对12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均优于双黄连口服液,特别是对头孢阳性对照组无作用的耐药绿脓杆菌仍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体内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线叶菊对小鼠全身感染动物模型具有保护作用,特别对头孢克肟无作用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感染动物依然具有保护作用。同时线叶菊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相似文献   

17.
Artemisia ketone, artemisia alcohol, β-caryophyllene oxide and 1,8-cineole were confirmed as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Achillea ageratum L. In an antibacterial diffusion assay, the volatile oil showed activity mainly against Gram-positive bacteria Bacillus sp.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 The oil also showed some activity against the Gram-negative bacteria, Escherichia coli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