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的结核性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置管组和常规穿刺组。结果微创置管组的疗效优于常规穿刺组(87.5%比54%),微创置管组均较常规穿刺组的副作用及并发症低,生活质量提高,病程缩短,疗效显著。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疗效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于置管24 h后注入尿激酶10万IU/d;B组常规行胸腔穿刺术抽液治疗,每2~3 d 1次。2组均按同样方案给予抗结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与B组比较,A组胸腔积液引流总量明显提高,治疗后胸膜厚度显著降低,平均住院时间有效缩短。2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胸腔积液是胸膜疾病最常见的表现,对于中至大量胸腔积液,传统治疗方法需反复穿刺抽液,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费用,易出现并发症。我院内科2008年2月~2009年8月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人胸腔,外接一次性引流袋闭式引流治疗中至大量胸腔积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胸腔积液是胸膜疾病最常见的表现,对于中至大量胸腔积液,传统治疗方法需反复穿刺抽液,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费用,易出现并发症。我院内科2008年2月-2009年8月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外接一次性引流袋闭式引流治疗中至大量胸腔积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胸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是儿童和青年最常见的胸膜炎,如未及时诊治,易形成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我院2003年5月-2007年3月收治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8例,均行微管置入注射尿激酶治疗,经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替代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经胸部X线和/或胸部超声检查确诊为中或大量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23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和反复多次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这2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出现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种方法相比,胸水吸收时间、胸膜反应、胸水包裹发生率、气胸发生率、治疗后第3个月的胸膜厚度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胸腔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方法简单、方便、安全、经济,疗效好,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胸腔积液为呼吸科常见病,常规胸腔穿刺抽夜每周2~3次,患者比较痛苦,容易导致穿刺部位感染,皮肤溃破以及诱发气胸[1]。我科2012年2~10月利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配合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取得满意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这种治疗方法诸多优点背后也存在一些缺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加尿激酶注入胸腔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管引流并注入10万U尿激酶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管引流并注入20 ml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疼痛,不影响治疗。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加尿激素注入胸腔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安全、有效、易于实施、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导管柔软富有弹性,创伤小,操作安全,且能较长时间保留,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易被患者接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资料临床分析,此次选择58例患者资料,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9例,前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后者采用常规穿刺方法,然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显著改善,胸膜厚度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的胸膜反应、胸水包裹及气胸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治疗结核陛胸膜炎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其不仅减轻了病痛且为医生的治疗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及胸腔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11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于常规杭结核以及传统单纯胸腔穿刺抽液(每周3次)等治疗;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严重者,予口服泼尼松30mg1次/日,每周减量5mg,疗程约46周。治疗组在以上药物治疗同时,第一次穿刺时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胸穿针穿刺置入并保留于胸腔。结果: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及胸腔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少、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能有效预防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胸腔积液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方法,治疗组采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方法。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安全性好,不易滑脱,且便于日常护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我院对52例患者采用此法治疗的护理.结论:我们在临床上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简化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果.方法:将9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称为治疗组)和胸腔穿刺抽液(称为对照组).结果:两组1周胸水吸收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效果较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中心静脉导管柔软富有弹性,创伤小,操作安全,且能较长时间保留,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易被患者接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8月—2007年3月我院共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13例,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31~73岁,平均46岁。所有患者均收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术中注意事项,如术中不能移动位置,勿深呼吸和咳嗽,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2·1·2术前准备做好皮肤清洁,排空大小便,以保证置管顺利进行[1]。2·2术后护理①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胸腔积液留置引流及局部化流的护理经验。方法用中心静脉导管、一次性无菌吸氧管、胃肠减压盒组成密闭引流系统对24例恶性胸腔积液进行引流和局部化疗,通过护理过程、病情观察、疗效评价,探讨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引流及局部化疗,创伤小、安全,对有效控制胸腔积液,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32例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有针对性地给予术前心理护理,讲述术中注意事项,注重引流系统的护理,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结果:32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术中医患配合良好,病情好转快,无一例出现感染、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并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黄林  黄丽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64-16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6月以来的59例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和护理操作。结果:各类胸液引流至〈50ml/24h后拔管,59例患者置管期间局部元不适、无并发症发生,带管活动方便,引流效果满意。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安全可靠,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胸膜炎合并胸腔积液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对于大量及分隔状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多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既费时又费力,并且行多次穿刺胸水排放不彻底,患者耐受性差。我院自2000年9月以来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术,治疗大量及分隔状胸腔积液,由于操作简单、安全、实用、不良反应少,护理得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