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即抽动一秽语综合征。本病多见于4岁~14岁男童,其临床表现呈多样化,以头面部动作为多,主要有挤眉弄眼、频繁眨眼、鼻动频频、努嘴动唇、抖腿等,部分患儿可伴喉中不自主地发出怪声,以上症状可单一出现也可兼夹出现,一般在紧张焦虑或玩电脑、看电视过久后加重,别人越注意.抽动越厉害,若专心于某事或睡眠时则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2.
周炜  王丽君 《江苏中医药》2005,26(12):23-23
小儿抽动症是儿童神经精神类行为异常疾病的一种,有称一过性小儿轻微脑功能障碍、多发性抽动症、冲动性肌痉挛、抽动—秽语综合征等。本病多见于4 ̄14岁男童。其临床表现呈多样化,但以头面部动作为多,主要有挤眉弄眼、频繁眨眼、鼻动频频、呶嘴动唇、抖腿等,有部分儿童还可伴喉中不自主地发出怪声。以上症状可单一出现,也可兼夹出现,一般在紧张、焦虑,或玩电脑、看电视过久后加重。别人越注意动得越厉害,若专心于某事或睡眠时则症状消失。近10年来,笔者摸索出一些辨治抽动症的规律、方法与用药心得,现简要归纳如下。1治动必治肝小儿肝常有余…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研究抽动一秽语综合征(TS)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为中医辨证治疗寻求依据.方法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TS中医证候学调查量表,对126例TS患儿一般资料、主要临床症状及辨证分型进行调查,统计各证候出现频率.结果 126例TS患儿中,男性患儿97例,约占77%,所有受调查者平均年龄8.31岁,其中有家族史者32例,占25.4%.抽动行为中面部肌肉抽动及肢体抽动二者占肌肉刻板抽动行为的91.6%;发声行为中咽喉、鼻部发声占发声行为居多占42.1%;伴随症状中注意力不集中最多占69.8%;性格偏移中任性冲动占49.2%,急躁多动者占78.6%,沉默寡言者仅占7.1%.舌质红或红绛者超过50%,苔厚或腻居多;脉象弦或滑者占总数的近70%.证型分布中心肝亏虚、虚风内动证和肝肾阴虚、阳亢风动证两型最为常见,分别占总数的41.3%、34.1%.结论 抽动-秽语综合征以心肝亏虚、虚风内动证和肝肾阴虚、阳亢风动证型最为常见,治疗以滋阴潜阳,平肝熄风为基本治则,同时不可忽视健脾养心、化痰开窍等方法相结合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4.
儿童抽动障碍是儿童时期起病的以运动抽动或(和)发声抽动为主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多伴有多动,强迫,抑郁等症。好发于2-18岁,中医无确切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可归属于"慢惊风""筋惕肉膶""梅核气""郁症"等范畴。其临床有如下特征。1症发多端,形式多样1.1抽动起初大多以头面部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渐至四肢及躯干。抽动形式可从一种变化成另一种,也可在原有的抽动上增加新的抽动,抽动频率和强度随疾病发展呈波动式变化,遇精神紧张、情绪刺激等抽动加重,安静及入睡抽动减轻或消失。在短  相似文献   

5.
<正>芍药甘草汤原方出自《伤寒论》,主治营阴不足、肝脾不和证。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部肌肉间断性不自主阵挛性抽动或无痛性强直~([1])。轻者仅出现上、下眼睑或口角不自主间断性抽动,重者患侧出现眼睑、口角及面颊肌肉不自主频繁抽动,眼裂变小,更有甚者面部肌肉萎缩,以致颜面部不对称,并常伴心烦、失眠等症状,重则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本病属于中医"面风"范畴,认为多因肝风内动或血虚生风,扰动面部络脉而致。笔者采用芍  相似文献   

6.
张力 《中医杂志》2007,48(6):531-532
儿童抽动一秽语综合征(TS)简称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4~12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具有反复发作倾向,发病时反复出现不自主、无目的、多肌群的抽动。常见症状有频繁眨眼、耸肩,头部、躯干及上下肢小抽动,咽喉部异常发声,频繁单声干咳,不自主深吸气,时而吐口水及猥秽语言等。此病在患儿睡眠或精神欢愉时抽动可停止,情绪紧张时抽动加剧。如能及早发现,给予心理和药物治疗,一般预后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抽动症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作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且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无目的的1个部位或者多个部位不自主的、快速的、反复的肌肉运动性抽动或是发声性抽动,并可伴随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本病症状时轻时重,可呈波浪式进展,间或静止一段时间。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故而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现将近年来中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齐越  魏小维 《河南中医》2013,33(7):1030-1031
目的:观察风引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肝风内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37例,予风引汤化裁加减治疗.并依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37例患儿中,临床治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9.2%.结论:风引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肝风内动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抽动症状.  相似文献   

9.
面肌痉挛案     
陈某,男,10岁,学生,因反复面肌抽动3a余于1994年10月20日初诊。家长代诉:患者7岁时,被家长责骂后出现面肌抽动、眨眼,曾口服中药汤剂累计100多剂,同时接受针灸治疗多次,疗效不明显,症状时轻时重,遇情绪波动时症状更甚,严重地影响学习。刻诊:面肌抽动,眨眼频繁,情绪易激动,口干,舌红,苔薄黄,脉细弦。诊断:面肌痉挛(肝风内动型)。治疗选用28~30号1~3寸毫针,  相似文献   

10.
小儿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又称多发性抽动障碍,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1].儿童患病率为0.05%~ 3%[2].此病长期发作会影响小儿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导致患儿出现焦躁、自卑等性格缺陷.其发病与遗传、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因素有关,但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TD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刻板的肌肉收缩,抽动的表现形式多样,分为运动抽动、发声抽动以及感觉抽动.目前本病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诊断,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西医治疗多以氟哌啶醇、硫必利、左乙西坦等药物治疗为主,或联合应用心理行为、经颅磁刺激等非药物手段,疗效肯定,但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过度镇静、嗜睡、消化道症状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