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和汤是《外科全生集》中治疗阴疽的代表方,笔者用其治疗内科、妇科疾病,也取得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为清代外科医家王洪绪经验方。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主治阴疽流注等外科阴寒之证。王洪绪用其治疗阳虚寒凝证,犹如仲春温暖和煦之气,普照大地,阴霾四散,而布阳和,故而得名“阳和汤”。方由熟地黄、肉桂、麻黄、白芥子、姜炭、鹿角胶和生甘草组成,主要作为治疗阴疽的重要方剂来使用。  相似文献   

3.
阳和汤临床应用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功效为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主治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属于阴寒之证。笔者引伸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王萍 《江西中医药》2004,35(7):55-55
阳和汤出自清代著名外科学家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阴疽内消名方,世有阴疽活命丹之称。方由熟地、鹿角胶、白芥子、麻黄、炮姜、肉桂、甘草等组成,有和阳通滞、温养补血之功,岳美中先生赞其“如日光一照,凝寒释解,阳和之剂,名副其实”。本方原为消散阴疽、流痰、附骨疽等阴寒之证而设,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大为扩展。笔者以其加减治疗某些疑难顽症,多有奇效,兹举数例,以资印证。  相似文献   

5.
阳和汤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和汤出自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主治鹤膝风、跗骨疽及一切阴疽。是治疗外科阴性痈疽疮疡的著名方剂。药物组成:熟地黄30g,鹿角胶9g,肉桂3g,麻黄2g,白芥子6g,炮姜2g,生甘草3g。综观全方,由2组药物组成,一组为温阳补血,一组是解散寒凝痰滞。方中重用甘温熟地黄,又配伍血肉有情之鹿角胶,意在补血滋阴,填精补髓,温壮元阳,强筋壮骨。两药相配,于大补阴血之中寓“阴中求阳”之意,使阳气生化有其物质基础,又于温补肾阳中寓“阳中求阴”,阴血才能化育有源,以冀阴阳同补,正胜而邪祛。寒凝痰滞,非温通经脉不足以解散。方中肉桂温肾化气,通利血脉;炮姜暖脾阳而温煦肌肉;麻黄宣通上焦肺卫使阳气畅达孔窍,且助肉桂温筋而散寒。  相似文献   

6.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主治阴疽、骨痨、流注、贴骨疽、瘰疬等阴寒之症。近年来,笔运用本方治疗外科杂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阴疽作为一种外科性疮疡疾病,涉及临床病种较多、范围较广,历来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阴疽的历史源流和病因病机,重点归纳和总结阴疽的辨证方法和治疗现状,为阴疽在现代临床上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阳和汤化裁治疗骨转移疼痛验案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和汤出自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是治疗阴疽的名方,有温阳散寒通滞之效,世有"阴疽活命丹"之称.今用其治疗骨转移疼痛,疗效满意.现略举一则示之.  相似文献   

9.
阳和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集》,由熟地、鹿角胶、炮姜、肉桂、麻黄、白芥子、甘草组成.具有温阳通脉,散寒化淤之功,用于外科治疗阴疽寒证.笔者用此方治疗疑难病证,每获异病同治之效.兹介绍治案三则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阳和汤在外科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和汤出自清代外科名医王洪绪《外科全生集》,由熟地、白芥子、鹿角胶、肉桂、炮姜、麻黄、生甘草等7味药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为治疗外科一切阴疽证的著名方剂。王洪绪在阴疽治水法中强调“阴疽色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