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经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鼻腔给药系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 参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 ,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鼻腔制剂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优势 ,其也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可通过加入吸收促进剂等方法促进药物鼻黏膜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结论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经鼻腔给药系统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蔡晶 《亚太传统医药》2010,6(11):168-171
聚乙二醇化是指用一个或多个聚乙烯乙二醇链连接起来针对蛋白质、多肽或非肽分子的一种修饰方法。这种聚合物是无毒,无免疫原性,无抗原性,高度溶于水,已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聚乙二醇偶联药物有几个优点:在体内长期滞留性;更不易被代谢酶降解;减少或消除蛋白质免疫原性。由于这些性质,聚乙二醇提高了多肽和蛋白质作为治疗药物的潜力,从而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聚乙二醇修饰的原理与方法,聚乙二醇化在使用中的限制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蛋白质和多肽是虫类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随着蛋白药物的不断研究和发展,科研工作者对虫类药中蛋白、多肽类成分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从虫类药物中蛋白、多肽类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应用,提取后蛋白、多肽类成分的常用检测方法这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为虫类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蛋白多肽类药物被人们熟知,并不断出现在保健食品中。蛋白多肽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参与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对蛋白多肽类药物的认识,包括蛋白多肽的概念、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特殊性质、多肽类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以及蛋白多肽类药物非注射剂以外的给药途径,主要可以分为口服途径、透皮途径、黏膜途径、肺部途径四大途径。全面的介绍了蛋白多肽类药物的性质及其给药途径,为其今后的研究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提高药物鼻粘膜吸收的途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常情况下,大分子多肽类和蛋白类药物鼻粘膜吸收量很少,故介绍几种提高该类药物经鼻吸收的途径。方法:对近几年来的国内外与鼻粘膜吸收有关的文献进行检索,综述。结果:通过加入吸收促进剂,改变给药剂型,改变药物结构,加入肽酶和蛋白酶抑制剂可提高大分子多肽类和蛋白质药物鼻粘膜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结论: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大分子多肽类和蛋白类药物的经鼻吸收量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陈敏  孙萍  宿洁  康悦  李新朋  张波 《中国药学杂志》2022,57(15):1232-1240
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近20年蛋白多肽类药物在纳米粒、脂质体、传递体、微球、水凝胶等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按照载体材料、所用技术、性能或给药途径等进行分类介绍,为蛋白多肽类药物新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结果发现研究较多的蛋白多肽类纳米粒有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壳聚糖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和无机纳米粒;脂质体有长循环脂质体、靶向脂质体、长循环靶向脂质体和多囊脂质体;微球有口服微球、注射微球和鼻黏膜给药微球;水凝胶主要为环境敏感型水凝胶,如温度敏感型水凝胶和pH敏感型水凝胶。这些新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稳定性,延长其体内半衰期,减少给药次数,增加治疗效果,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实现了该类药物的靶向、缓控释给药。但上述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进一步加强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制药新技术、新辅料、新剂型和新给药系统的研究,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鼻腔作为一种新的全身给药途径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鼻腔对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基因药物、口服难吸收及口服有首过效应的药物是一种有前景的给药途径。本文对鼻腔给药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8.
钟延强  鲁莹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8):1361-1366
 目的介绍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在可注射性聚合物释放系统中稳定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缓释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近10年来聚合物释放系统中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的稳定性研究资料,分析归纳造成此类药物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采取的处方及工艺学措施。结果聚合物表面的吸附、湿度和聚合物中微环境的pH是造成多肽及蛋白质药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结论无水法是减小蛋白在被包封过程中的活性损失的重要方法, 在释放过程中蛋白质在聚合物孔道中的存在状态和酸性环境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可以通过处方或工艺学方法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新型医药用载体——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作为一类新型医药用载体的原理及应用。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作为一种全新的医药用载体,有望解决难溶性药物溶解度、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非注射途径给药、基因治疗等各种医药学难题,将会成为一类非常有应用价值的医药用载体。  相似文献   

10.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分析方法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国外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分析方法和药物动力学研究状况。方法:查阅了近期国外有关文献20余篇。结果与结论:目前用于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检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及免疫学方法正在被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类药物在体内分布、失活和消除及种属特异性方面有其特点,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应引起广泛地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