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和透皮给药系统均属于外治疗法,具有简、便、验、廉且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药物通过皮肤屏障现代医学多采用透皮吸收促进剂、离子导入等方法促使药物穿透皮肤;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以引病外除、整体观及辨证施治等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常采用活血化瘀、促进气血运行蒙药,并与热因子、机械力因子等物理因子和穴位给药相结合,有利于皮肤吸收。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为天然药物自然疗法,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正在利用透皮给药系统等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研究和逐步提高,尤其是有机结合物理因子和穴位给药为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优势所在,其内容丰富,具有奇特的临床疗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中药外用制剂是指不经口服、注射给药,直接外用于皮肤、黏膜或腔道的制剂。治疗皮肤病的常见中药外用剂型从古代的汤剂、粉剂,逐步发展为膏剂、洗剂、酊剂、油剂、散剂、溶液等众多类型。外用制剂由于给药途径不通过胃肠道,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和胃肠道的破坏作用,药物经皮肤或粘膜给药,可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既可发挥局部治疗作用又可透过皮肤或粘膜达到全身的治疗目的。随着新技术和理论的不断完善,中药外用制剂的试用范围不断扩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皮肤外用药剂型种类很多,如软膏、黑膏药、敷散、药袋、药枕、药浴、熏蒸等。其优点在于药物作用于局部皮肤,通过吸收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皮肤外用药物无胃肠道反应,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小,给药方便,因而深受病人的欢迎。 现代医学外用药物均含有促进药物穿透皮肤屏障一类的物质,即透皮吸收促进剂,多数对皮肤具毒副作用及刺激性。而我国传统皮肤外用药为天然制剂,不含促透剂,其透皮机理可从以下几方面认识:  相似文献   

4.
林志红  马超 《光明中医》2014,(7):1570-1571
中药经皮给药是指将中药制成各种合适外用剂型施于皮肤(患处或相应经穴),通过皮肤吸收作用于皮肤局部或进入体内产生药效,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方法。中药经皮给药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属中医外治法之一,它的起源应先于内治。在我国中医药学历史中并没有单独论述中药经皮给药的文献记载,它的研究和应用散见于历代外治法中。这些原始的方法,可以说是医学的萌始,也可以说是药物经皮治疗的萌芽[1]。  相似文献   

5.
中药外用剂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用制剂的特点在于给药途径不通过胃肠道 ,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 ,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和胃肠道的破坏作用 ;外用制剂不通过注射给药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药物经皮肤或粘膜给药 ,可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既可发挥局部治疗作用又可透过皮肤或粘膜达到全身的治疗目的 ,同时 ,以外用形式给药方法简便 ,患者容易接受。因此 ,外用给药新剂型的开发研究日益受到重视[1 ] 。  中药外用制剂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可供查验的历史资料看 ,中医应用最早的剂型就是外用剂型。在距今 170万年前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在寻觅食物、与…  相似文献   

6.
中药外用药理实验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外用药理实验的特点,对外用药理实验在动物模型复制、外用给药时间、外用给药方法、外用给药剂量、外用药物剂型、外用药理实验组别设置、外用药理实验检测指标、外用药理实验与相应疾病关系及与临床的差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归纳出解决思路.认为规范中药外用药理实验的方法及技术,有利于对中药外用效果作出全面评价,是促进中药外用制剂研究开发与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4):128-131
随着中药外用的增多,中药外用药理实验技术也急需完善,中药外用药理实验研究时涉及的动物模型的选择,给药部位的选择,外用药理实验所用药物的前处理方法,给药剂量、给药浓度的确定,外用药物的固定方法,外用药物每天给药持续时间,给药的天数(周期),外用药物的剂量设置,外用对照组的设置,外用结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等均需有明确的原则,在在大量外用药理实验基础上,经专家多次讨论,形成中药外用药理实验技术规范(草案)。  相似文献   

8.
王大伟  吴景东 《四川中医》2008,26(10):17-18
目的:探讨绞股蓝提取液是否具有延缓小鼠皮肤老化的作用。方法:昆明种3月龄小鼠10只为青年对照组(A);昆明种12月龄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老年外用空白对照组(B)、老年阳性外用对照组(C)、老年给药外用组(D)、老年内服+外用给药组(E),分别对不同的组给予不同的药物,并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T-AOC及H2O2含量。结果:老年外用空白对照组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小鼠皮肤组织中的H2O2含量明显增加(P〈0.01),T-AOC含量明显减少(P〈0.01)。老年内服+外用绞股蓝组与老年外用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皮肤中的H2O2含量明显降低(P〈0.01)、T-AOC的含量显著提高(P〈0.01)。老年外用给药组和老年外用阳性对照组与老年外用空白组比较,小鼠皮肤组织中的H2O2含量降低(P〈0.05)、T-AOC的含量提高(P〈0.05)。结论:绞股蓝提取液对自然衰老小鼠的皮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经皮给药系统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是指采用适宜的基质材料将药物制成专供外用的一类固体或半固体剂型.中药经皮给药系统虽然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但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可以直接施于患处或相应穴位,有效成分通过皮肤透入血液循环而发挥全身疗效,可避免肝脏及胃肠道的首过效应,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在体内维持恒定的、持久的血药浓度,提高药物疗效.尤其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经络穴位经皮给药系统在此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现从基质遴选、制备工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中药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用制剂朱红膏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对豚鼠的皮肤刺激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急性毒性实验:建立朱红膏外用大鼠模型,制备破损皮肤,选取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320倍的朱红膏(原药材609.28 mg/kg)进行实验,记录毒性反应和体质量增加情况。皮肤刺激性实验:建立朱红膏外用豚鼠模型,制备破损皮肤,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照法进行单次和多次给药的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未见大鼠出现急性毒性反应,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肤刺激性实验中,未见豚鼠给药处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等情况。结论一定时间内外用一定剂量的朱红膏对大鼠没有出现急性毒性反应,对豚鼠破损皮肤没有产生刺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